所在位置:排行

如何理解孔子的吾与点也

更新时间:2024-04-23 16:14

发布时间:2021-09-20 06:52

为什么孔子说:“吾与点也”?爱问教育

孔子为什么说“吾与点也”,对这个问题,历来是有争议的。 一、对曾皙说的那段话(“暮春”至“咏而归”),有的是从积极方面理解的,认为曾皙是主张以礼治国,他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与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的

发布时间:2022-12-02 14:50

教授冯志亮解析《中庸》:慎独是一种高尚品质和坦荡胸怀孔子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于《白鹿洞书院榜示》中郑重写下“行有

发布时间:2021-05-31 00:00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教学督导第三十一期

3.孔子为何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又如何评价另外三位弟子呢? 明确:曾皙描绘的“暮春郊游图”,是春秋时期难得一见的太平社会图景,合乎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曾皙不想从政做官,符合孔子晚年出世隐居的心态。因而,孔子喟然叹曰“

发布时间:2022-02-15 00:00

对孔子“与点”的不同理解挂云帆

孔子对三子“为国”态度的充分肯定,意味着对曾皙“避世”态度并不赞同。孔子与弟子坐而论志之时,已是孔子的晚年。“所谓与点者,不过与汝偕隐之意。”“吾与点也”,正是夫子从个人情感际遇出发,对曾皙之言作出的反应。

发布时间:2022-10-03 08:08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说课稿(精选12篇)其他范文

3、 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这是一个很难让学生理解的问题,因为曾点的“志”从字面上看,不过是和人出去游玩而已(教参就这样翻译的),其他三人都是从如何治理国家的角度来回答,而孔子也正希望弟子们回答他们的政治理想,所以“与点

发布时间:2022-02-17 18:29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1、介绍语言文化常识,例如古代名与字、“晳”字的写法等。 2、落实文言基础知识,读懂篇章大意,过好语言难关。 3、理解四子之志,以及孔子“吾与点也”的思想内涵。 “吾与点也”也是理解孔子思想的难点所在。

发布时间:2019-05-12 18:0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教案[推荐]写写帮文库

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 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 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 四、思考并回答: 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

发布时间:2023-06-12 00:00

《孔子与学生》阅读答案(精选12篇)

轮到曾点了,他在老师的鼓励下轻声说道:“莫春着,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这一段轻声地描绘,引来了孔子高声地感叹和赞许:“吾与点也!” “只有曾点的说法符合我的心愿啊!”孔子的

发布时间:2016-06-03 00:00

《<论语>选读》探究题(2)

(2)孔子这里就是在教育学生做人要朴实,要以内在德行为务,少一些外在虚伪的花里胡哨的东西。(3)子夏能接受老师的教诲并且能举一反三,联想到礼以仁义等道德修养为基础的看法,而老师肯定并谦虚地接受他的这种理解。(4)师生在教育与

发布时间:2022-07-18 11:3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课例(全文)

生5:我也反对生3的看法,我认为孔子这是因材施教。人各有志,志各不同,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高下之别。所以孔子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不直接评价而给他们难堪,而是婉转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吾与点也。”

发布时间:2020-06-05 00:00

“吾与点也”——通过曾皙的志向管窥孔子的矛盾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如果妄然分析,有两个我读书时没有很深体会到的细节值得注意。 一是在前三位与孔子对答时,曾皙居然一直在鼓瑟伴奏。被老师问到的时候,还“铿尔”,相当于非但在回答前先完成了曲子,还专门收了个尾

发布时间:2021-06-02 22:03

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其次,既然前面四个学生依次言志的四层内容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就不能把孔子总结性的感叹“吾与点也”单独剥离出来,而应联系四层内容及其整体关系来理解孔子的“喟然”长叹和“吾与点也”。我认为,(这样的老师)孔子这一番声情并茂的

发布时间:2015-09-10 00:00

孔子为什么赞赏曾晳?参考网

曾晳的理想是带领一帮人参加祈福的礼仪,而且让这种礼仪能在未成年人中代代延续,然后教化这群青年,这不就是孔子正在做的事情吗?所以,孔子难免发出“吾与点也”的喟叹。 再次,这种理解合乎孔子对“乐”的理解。孔子一直强调音乐的社会

发布时间:2023-04-06 00:00

贾祯祯美善统一还是寓美于善?——孔子审美思想新探中国社会

学界常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及“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作为论述孔子审美境界或艺术境界的直接论据,并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及“吾与点也”(《论语·

发布时间:2023-04-27 00:00

云南省文山州重点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人人

王家少年的事一出,王家稍微大一点的男丁,都出门打工了,哪怕出去搬砖块,也不愿意待在村里,怕人看不起。 (摘选自梁鸿《中国在梁庄》) 5.请结合材料及现实,谈谈你对文中画横线句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读韩愈

发布时间:2023-05-10 10:59

张天航:孔子的真精神凤凰网资讯凤凰网

那么,真精神从哪讲起呢?我想先讲孔子的四个故事,分别是:“吾与点也”、“万仞宫墙”、“一以贯之”、“明知不可而为之”。 第一个是“吾与点也”。有一天,孔子和四个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闲谈,开一个小型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3-10-26 08:05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共17篇)

本篇课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词与句,可以按“言志”这一线索,从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分析人物形象要与分析文章的语言和写作特点结合起来,对孔子思想分析不宜过多,对孔子为什么要“与点”的问题,也不宜讨论过多,教师

发布时间:2023-03-24 09:16

儒家文化论文十篇

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是人就要有人的生活、追求和事业,不能躲到山林中与鸟兽为伍。天下有道,不能改变自己的理想。君子要超越现实的物质需要,努力追求精神性

发布时间:2022-08-20 07:53

孔子的美学思想论文(精选15篇)

(三)孔子认为美要符合“真”。孔子所论之“美”与“真”也是相通的。事实上,在孔子的心目中,仁善真彼此旁通,且有一贯性,相互联结。孔子的“吾与点也”的对话 ,充分体现了孔子对“真”的追求。曾点之“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发布时间:2015-04-05 01:32

庞德如何“篡改”孔子的思想?安立志的财新博客财新网

在史景迁看来,“这是一幅美国儿童的理想图景,就像哈克贝里·芬生活的乡村里的景象。”(同上,P111)比如,“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说明孔子对弟子的评价是选边站的,他不赞成子路的态度,对冉有、公西华的说法未置可否。

发布时间:2019-05-13 00:00

《吾与点也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孔子》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

《吾与点也 子路 曾晳 冉有 公西华 孔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

相关推荐
  • 子路公西华侍坐读后感八百字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子路公西华侍坐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子路课件ppt免费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这一段的大意是: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你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古今异义

    温馨提示 试卷word打印版获取方法:点击阅读原文加学习资料群获取。 《以微课堂高中版》,江苏省数学名师、数学奥林匹克国家一级教练员,联手四名特级教师共同打造。 需要试卷电子打印版

  • 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

  • 子路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常考

    4.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出师

  • 子路四人给我们的启示

    这一日,“小混混”子路又在孔子讲学的半道上拦住了去路,恶狠狠地说道:“大骗子,以后不准开讲座骗人,否则打掉你的门牙,割掉你的舌头。”或许子路自己都不会想到,他今后竟然会死于“孔子学

  • 子路曾皙考试重点句子

    子路、曾皙(xī)、冉(rǎn)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zhǎng)乎尔,毋(wú)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

这里是最全的如何理解孔子的吾与点也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如何理解孔子的吾与点也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最新文章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