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礼记·学记翻译

更新时间:2024-04-23 16:47

发布时间:2022-09-30 06:00

《学记》原文及释义3

《学记》(成篇于公元前四至三世纪) 原文及释义—3 【原文】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译文】《尚书·兑命篇》说:“唯有重视学业,按部就班,及时努力,学业才能有所成就”,正是这个意思!

发布时间:2019-02-12 17:23

学记·《礼记》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古文观止品诗文

学记·《礼记》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学记《礼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

发布时间:2020-12-27 12:52

《礼记学记》白话解

前言:本篇记述学习的功用、方法、目的、效果,并论及教学为师的道理,与大学发明所学的道术,相为表里,故甚为宋代理学所推崇,以为《礼记》除《中庸》、《大学》之外,唯《学记》、《乐记》最近道。

发布时间:2023-06-15 11:54

《禮記·學記》原文加譯文哔哩哔哩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一般认为是战国晚期思孟学派的作品,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乐正克。其文字言简意赅,喻辞

发布时间:2022-07-25 23:08

礼记·学记在线阅读,翻译及赏析

《礼记·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

发布时间:2022-09-10 06:38

《礼记·学记》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

礼记学记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的意思,虽有美味佳肴,不吃,不知道它的味美,虽有公认的道理,不学,就不能体会出多么令人折服,这句话强调重在理论,重在汲取,学习明事理,理论

发布时间:2017-09-22 04:11

《礼记·学记》中的发虑宪,求善良古文翻译这句话作业帮

相似问题 礼记·学记中教学相长的译文 英语翻译 英语翻译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中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末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月考试卷汇总 二维码 回顶部?2021 作业帮?联系方式:service@zuoyeban

发布时间:2022-11-15 08:45

《礼记学记》原文与阅读答案(共11篇)

“呼吸是个麻烦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礼记学记》原文与阅读答案,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礼记学记》原文与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礼记学记》原文与阅读答案 《礼记学记》原文与阅读答案 “虽有

发布时间:2023-08-25 00:00

《礼记·学记》原文译文:

《礼记·学记》原文+译文:家长、教师必读!世界第一部教育著作! 《学记》是中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学记》是以《大学》、《中庸》为其哲学基础。其内容涉及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

发布时间:2024-04-19 19:50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的意思出处及全文赏析学习力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礼记·学记》翻译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

发布时间:2023-03-31 05:27

学记原文翻译及赏析朗读乐正克文言文古诗文网

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发布时间:2022-10-29 00:00

礼记《学者有四失》注释翻译

礼记《学者有四失》注释翻译1 【原文】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英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考,长善而救其失者也(2)。

发布时间:2022-04-30 16:26

2022年初中语文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翻译文言文中考网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翻译:善于学习的人,往往不用老师多花精力,自己就可以获益良多,并且知道这是老师的功劳并感谢老师。出自《礼记·学记》。 1《礼记·学记》节选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

发布时间:2022-03-08 00:00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介绍高中知识零二七艺考

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介绍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介绍》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

发布时间:2023-06-15 03:50

礼记学记礼记学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礼记》 学记 佚名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

发布时间:2020-06-14 11:28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中公教师网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 《学记》 《学记》属于教育学发展萌芽阶段的重要著作之一,在考试中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考查的维度包括从地位,古语出处等,尤其是古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更为多见。因古语较难理解,且影响做题效率,故整理出来具体

发布时间:2024-03-25 10:42

礼记·虽有嘉肴全文拼音原文翻译虽有佳肴原文赏析

宜城教育资源网www.ychedu.com礼记·虽有嘉肴全文拼音原文|翻译_虽有佳肴原文赏析《虽有佳肴》原文及译文原文:《礼记·学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

发布时间:2021-11-16 07:38

《礼记·学记》原文阅读

导语:《礼记》中的学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篇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章,非常有研究价值,下面是《学记》的原文,欢迎阅读!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

发布时间:2022-05-31 12:40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14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免费在线阅读收听下

所属专辑: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 喜欢下载分享 声音简介14【原文】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

发布时间:2022-10-21 08:23

《学记》原文及翻译

第1篇:学记原文翻译 学记原文翻译 《学记》,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我们看看下面的学记原文翻译吧! 学记原文翻译 发虑善,求善良,足以謏(sǒu)文,不足以动众,学记原文及译文

发布时间:2021-10-29 00:00

《礼记·学记》原文及译文赏析.docx原创力文档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 第 PAGE 1 页共 NUMPAGES 1 页《礼记·学记》原文及译文赏析 魏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的意思:虽有美味佳肴,不吃,不知道它的味美;虽有公认的道理,不

发布时间:2014-01-04 17:48

公子重耳对秦客(礼记·檀弓)原文翻译(译文)文言文翻译书摘天下

公子重耳对秦客(礼记·檀弓)原文及翻译原文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1)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2)于斯(3),得国恒于斯。 虽吾子俨然(4)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

发布时间:2023-06-29 00:00

礼记全文注释翻译与解读华语网

①本节选自《乐记·魏文侯》。②铿(keng):钟的声响。③横:指气势充沛。(4)磬:同“硁”(keng),击石的声音。(5)辨:指节义分明。(6)致死:献身。(7)封疆:边疆。(8)滥:聚合。(9)会:汇集。(10)畜聚:聚集。(11)鼙(pi)

发布时间:2020-06-29 08:16

诗歌翻译:《教学相长》(《礼记》节选)英文译文英汉翻译素材

日期:2020-06-29 08:16 (单词翻译:单击)教学相长,汉语成语,意思是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

发布时间:2022-09-15 03:18

礼记学记全文及翻译注释古典名著网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

发布时间:2016-07-01 11:29

《学记》全文节选翻译内容考无忧网校

《学记》全文节选翻译内容 《学记》是中国古代汉民族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

发布时间:2020-10-01 10:32

学记第十八(一)全文翻译注释礼记正义全集

陆曰:『郑云:【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 文疏正义曰:按郑【目录】云:『名曰【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此於【别录】属【通论】.』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宪.法也.言发计虑当拟度於法式也.求.谓

发布时间:2022-01-17 11:59

礼记《学者有四失》注释翻译

今天,小编为您介绍的是礼记《学者有四失》注释翻译,这个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使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并及时弥补,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贪多嚼不烂不求甚解,不有畏难情绪裹足不前,应有计划,讲方法,持

发布时间:2019-05-13 00:00

《礼记·学记》三则·全文鉴赏与注解诗词原文翻译鉴赏阅读理解

《礼记·学记》三则·全文鉴赏与注解 《礼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相关推荐
  • 礼记大学之道原文朗读

    大学之道【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①焉,之其所贱恶②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③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④,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 礼记大学之道全文解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 大学之道礼记原文译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 礼记内则原文及译文

    《学记信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以《礼记正义》为本,参以《礼记集解》《礼记训纂》,梳理先贤对《礼记·学记》的注疏,辅以白话及注释以便今人学习。体例由原文、白话、注释、先贤精义

  • 秋声赋原文及翻译

    二、自由朗读《秋声赋》节选,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找到五个带有声字的句子 1、指名读--齐读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 1)这声音在什么时候传来

  • 礼记,大学之道

    【高考必背 | 《大学之道》基础内容+逻辑结构+理解性默写串讲-哔哩哔哩】https://b23.tv/tuKAs9h 【课文朗诵 | 《大学之道》原文+译文-哔哩哔哩】https

  • 礼记·大学之道课文翻译

    1.《大学之道》中,表明物和事皆有规律,推演万物皆有道的句子是“,,,”。 【答案】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2.《大学之道》中,用“”来表达大学之道的最高境界。 【

这里是最全的礼记·学记翻译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礼记·学记翻译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推荐阅读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