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博学于文

更新时间:2024-04-23 17:25

发布时间:2007-02-08 00:00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注释

①畔:通“叛"。矣夫:语气词,表示较强烈的感叹。 【翻译】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再用礼来加以约束,这样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解读】 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该怎么做呢?他认

发布时间:2024-04-07 00:00

博学于文博学于文介绍历史典故词典网

文:指文献。 广泛地学习文献。 孔子教人学习之语。语出《论语.颜渊》:“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清.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清.魏禧《答施愚山

发布时间:2022-10-29 00:00

思想家荀子:成为老师有四个标准,博学并不是必须的臣道君主臣子

能应对各种困难和变化,而且各方面都符合礼义和法度,这就是圣贤的臣子,殷朝的伊尹和周朝的姜太公,就是这样的人。任用圣贤的臣子可以称王于天下,任用建功立业的臣子可以称霸于诸侯,任用篡夺君权的臣子有危险,而任用阿谀奉承的臣子会消亡。

发布时间:2015-04-21 20:48

师说何海波:法学论文写作的60个贴心提示

8.在我看来,文献质量取决于三个因素: 一是思想的原创性或者出处的原生性; 二是论证的严谨性或者报道的准确性; 三是影响力; 思想的原创性,指一个学术概念或者观点最早是谁、在哪里提出的,或者一个事件最早是谁报道的,通常只有阅读了

发布时间:2023-07-13 00:00

博学于文成语博学于文解释及出处博学于文国学迷

文:指文献。`16``1`广泛地学习文献。`16``1`孔子教人学习之语。语出《论语.颜渊》:“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清.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

发布时间:2023-05-23 00:00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就是说,君子既要广博地掌握学问,又要用礼法进行约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中国古人通常用“知书达礼”来形容修身达到的境界,其实也指出了修身的两种方法是“知书”和“达礼”,

发布时间:2023-08-20 19:04

第327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上春风社周春雷《论语》开密讲读

增广贤文配全文 每天博学一点点 by:留声机_佩仔喜欢猪 安装喜马拉雅PC版 下载后随时听 立即下载 声音主播 春风社周春雷 67191.4万 简介:周春雷 博士,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现任教于河北大学法学院,以法律、经济、金融、历史、哲学等多学科

发布时间:2018-10-03 00:00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论语品诗文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译文如下: (雍也) 君子要博览群籍典章,并以礼法约束自己的行为。但他并不以此骄矜自满,他希望进一步用礼来贯彻所学习的知识。 “礼”即履行(实践)的意思,或做人应遵守的法则。

发布时间:2018-01-03 00:00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参考网

摘要:“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是孔子的主张,也是顾炎武提倡的为学宗旨和处世之道,更应是求学之人学习和借鉴的态度,至今仍有很大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为学;博学于文;处事;行己有耻

发布时间:2011-05-25 07:41

论语: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手机搜狐网

作为一个君子,作为一个仁者,我们也不能仅仅装一肚子道德仁义而没有谋生的手段。“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文以载道”,都是自古以来的格言。一个君子,为了表现自己的存在价值,为了教化一方,他必须博学于文,这个文并不是学习文化,办

发布时间:2023-09-18 09:00

公民道德宣传日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活动剪影实验德育苏州高新区

公民道德宣传日|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 一粒种子虽小,却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一滴水流量小,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一个不被人注意的礼节虽小,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良好的言行礼仪,不仅是一个学生的涵养卡,更是一个学校的明信片。

发布时间:2022-08-21 00:00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由来内涵和价值

由来:博学于文出自《论语·颜渊》,行己有耻出自《论语·子路》,“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是孔子的主张,也是顾炎武提倡的为学宗旨和处世之道 内涵:意思是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以外,凡是环绕我们周围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都是我们应该借以学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07 00:00

顾炎武: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译文】一个人不廉洁,乃至于违犯礼义,推究其原因都产生在无耻上。因此,士大夫的无耻,可以称作国耻。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摘自《亭林文集 · 与友人论学书》 【译文】广博地学习文化知识,自己立身行事要有羞耻之心。

发布时间:2022-12-03 14:31

范曾先生手书,二〇二三年台历《博学于文》出版

由范曾先生手书的二〇二三年台历《博学于文》,近日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有关人士介绍,这部台历是范曾先生据孔子“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精神,选择历代文、史、哲中名言警句,由范先生手书365幅清新俊逸的书法珍品,配以历年珍藏的12幅

发布时间:2023-04-04 22:37

歙县博文约礼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徽杭来自Mortonstyle微博

歙县|博文?约礼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徽杭古道边的千年古村晨雾远山与油菜花海 博文和约礼是徽杭古道上的两处古村落,村名出自《论语》“博学之文,约之以礼”,村落地处深山,交通不便,约礼村2021年修通了公路

发布时间:2014-08-13 00:00

福建江夏学院校训及含义:博学于文修身以德高考新东方在线

校训历来是一所学校珍贵的价值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所学校精神的集中表达。新东方在线高考网特别整理了福建江夏学院校训,供参考! 博学于文、修身以德——福建江夏学院校训 福建江夏学院校训的含义

发布时间:2019-12-29 00:00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翻译???

这叫着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人东西学多了,就会觉得自己聪明,高人一等,也会生出傲慢心思,甚至会搞破坏,走捷径,这个时候,就要约之以礼,要用礼来约束自己,懂规则,规律,讲道理,按照礼仪行事,这个人大概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发布时间:2024-03-15 00:00

北大学子备考锦囊丨谭一鸣:抱定初心,博学于文

因此,议论文写作仅靠冷冰冰地堆砌材料数字终非良策,于严谨的议论之中巧妙插入自身对于生活细微之处的感悟与体察方为高招。“文似看山不喜平”,不论写作何种文体,能触动读者心弦,引发情感波澜的文章才堪为“好文章”。

发布时间:2020-11-29 15:39

黄埔玉岩书院官方网站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二语,分别出自《论语》的《颜渊》篇和《子路》篇,是孔子在不同场合答复门人问难时所提出的两个主张。“博学于文”是讲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行己有耻”,即是要用廉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本联目前

发布时间:2023-03-02 00:00

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

二是博学于文,约之于礼。同学们要有规矩,懂礼仪,大家的学习生活才能井井有条。要学会尊重、包容他人。三是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希望同学们可以做到自主学习及遵守行为规范,能以远大志向确定未来方向,激发强大内驱力,向着

发布时间:2017-09-20 00:00

《中国教育报》电子版中国教育新闻网记录教育每一天!www

力求培养学生“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人文修养。 同时,我们以功能性教室为阵地,以发挥教师特长为优势,以功能性教室主题文化为引领,开发系列主题性校本课程,包括:以中华国粹武术为基础,开发“崇文尚武,厚德载物”的中华武术主题校本课程

发布时间:2018-02-27 09:44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廉耻为先,礼仪勿忘

否则,就远离了“圣人之道”。所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既是顾炎武的为学宗旨和立身处世的为人之道,也是他崇实致用学风的出发点。

发布时间:2018-04-09 00:00

贺思源书法楹联工作室成立,全县名人对联集隆回县思源实验学校

挥毫撰对,黉宫启智沐朝晖。 4、 贺联(隆回 罗雁琼) 饮水思源,千秋大计人为本 挥豪泼墨,百样文章联最精 5、 贺联(辰水耕夫) 集思近博学于文 寻源省行己有耻 6、贺联(隆回 胡智宇)

发布时间:2021-03-26 08:25

20152020年陕西专升本语文真题作文题目库课专升本

(二)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注释:

相关推荐
  • 北宋张载为天地立心

    其精思力践,毅然以圣人之诣为必可至,三代之治为必可复。尝语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自任自重如此。”(《宋元学案》第1册,页664)这四句话既是张

  • 聿修厥德是什么意思

    聿修厥德什么意思 “聿修厥德”的意思是:修好个人的道德。“聿”,本是助词,后多引申为“述”,以“聿脩”来指继承发扬先人的德业。“厥”,指代前面提到的文王。 “聿修厥德”出自《诗经》

  • 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意思

    1、极高明而道中庸意思是达到极端的高明同时又遵循中庸之道。出自《中庸》。 2、《中庸》精选: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

  • 君子尊德行而道问学

    学而篇 朗诵:金华市金东区实验中学七(9)班朱金琳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翻译】孔子说:“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外要敬爱

  • 君子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名言是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引用的。习总书记说:“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

  • 在明明德的翻译

    “在明明德”的意思是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明明德”出自《礼记·大学》,此篇开篇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明明德”是指要达到慧明其德、智明其德,内明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徳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今译 《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明自身天赋的完美德性,然后使他人也能除去后天的污染而自我更新,从而达到最完美的境地[指人民具有完关的 道德

这里是最全的博学于文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博学于文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