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而后静

更新时间:2024-04-23 17:32

发布时间:2022-07-19 17:35

004老刘讲《大学》——第一章(四)

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部分是讲《大学》的条目功夫和次序,《大学》首章是定调子,把大脉络先说清楚,后面的章节再展开详细阐述。 明明德于天下,是复其万物一体之仁,这是儒家外王事业扩展到

发布时间:2022-07-23 10:17

《大学》:修身以明德,循道而知止儒家孟子网易订阅

《大学》:修身以明德,循道而知止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作为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论、伦理思想和政治智慧内容的儒家经典之作,《大学》在开篇便指出了“明明德”在寻道之路上的重要性,且“明明德”贯穿于“大学

发布时间:2023-12-03 00:00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

知止而后有定①;定而后能静②;静而后能安③;安而后能虑④;虑而后能得⑤。物有本末,事有终始⑥。知所先后,则近道矣⑦。 【注释】 ①知止而后有定:《大学直指》云:“止之一字,虽指至善,只是明德本体,此节指点人处,最重在知

发布时间:2014-09-02 09:36

《大学》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首先来看“知止而后有定”。前面说了“在止于至善”,我们要知道“止于至善”的道理。“至善”是先王之道,做人的基本准则

发布时间:2021-01-18 00:00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发布时间:2016-09-20 16:14

习典汉韵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

今意:《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所说的“止”,不仅是一种理想目标,也是一种底线要求。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在认识上更深一筹,行动上更深一步、标准上更严一格,树立底线思维

发布时间:2023-03-17 14:36

知止而后有定功夫儒家大学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是曾子所作大学里的一段话,是儒家修身养性的核心方法。有严格的次序步骤,并非空洞的理论,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不像其他一些经典,说的太玄太妙,让人一读,如坠

发布时间:2015-03-04 00:00

知止而后有定

《大学》开篇有这样一段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什么意思呢?朱熹注解道:“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虑,谓处事精详

发布时间:2023-08-10 00:00

《经:大学之道》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四书五经名篇可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

发布时间:2020-09-30 00:00

“知止而后有定”中华读书报光明网

其一,“知止而后有定”。这是《大学》开篇的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随后就是:“知止而后有定。”这个“知止”要求有点高,“止于至善”才能“止”。从道德的高度来说,今天的人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君

发布时间:2022-10-01 08:15

知止而后有定,而后能得(全文)

亲爱的读者,不管你怎么看,我是把下面这句话奉为锤炼我们心智的锦言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语自《礼记?大学》)

发布时间:2020-02-03 00:00

大学之道原文翻译及赏析朱熹文言文猿诗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

发布时间:2020-06-10 00:00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又因其最为易晓,故称为儒家思想的“入德之门”。 小编将为大家逐句解释《大学》中的奥秘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原文经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发布时间:2021-05-02 06:36

读《大学》有感开头的这几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

开头的这几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读完真是美妙无比。儒家讲的是入世之法,是如何在世俗中生活的准则,作为一个在世俗人是必须学习的。

发布时间:2015-03-19 14:15

《大学》传世名句赏析共产党员网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注释】 选自《大学》第一章。道:宗旨,纲领。明:第一个明动词,彰明,显发

发布时间:2021-08-03 18:51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或者从条件来说,得是目的,必要条件还有止、静、安、虑。 《大学》曾提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而后有定。 止, 一是止息攀缘外境之心;

发布时间:2021-03-17 00:00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典故释义 心要冷静才能安定,心安方能深思熟虑,深思熟虑才能有所成就。

发布时间:2023-01-02 00:00

悟读《大学》01:明确目标,人生才能尽善尽美

今日分享的,是《大学》首篇文中的几句: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翻译过来就说: 知道所应达到的境界是“至善”,而后才能有确定的志向,有了确定的志向,而后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而后才能安

相关推荐
  •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读书笔记

    知止而后有定 徐爱问的“知止而后有定”,是《大学》里很核心的内容——止定静安虑得。整句话是: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

  •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是什么意思

    “知止而后有定”的意思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出自春秋·曾子《礼记》《大学·第一章》,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翻译:知道

  •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读后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春秋至秦汉】《礼记·大学》 释义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北宋

  •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感想

    《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又因其最为易晓,故称为儒家思想的“入德之门”。 小编将为大家逐句解释《大学》中的奥秘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原文经句

  •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2016级有个学姐比我更厉害。从中下游一跃变成了年级TOP3,四六级成绩多了200分,最后考研去了协和。所以,黑马逆袭的事情,是有的。乾坤未定,是一切皆有可能;乾坤未定,那便扭转乾

  •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启示

    《大学》开篇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静、安、虑、得,这五个字一脉相承,时时事事都有体现。知

  •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这里是最全的大学知止而后有定而后静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大学知止而后有定而后静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