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大学中知止的意思

更新时间:2024-04-23 17:32

发布时间:2020-09-18 17:56

孔德立:“知止”的内涵及当代价值儒家孔子孟子伦理网易订阅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止”,包含自我身份认知与道德完善的双重意义。“知止”指自我身份认知,“止于至善”指自我道德完善。近代以来,工具理性与功利主义向人文与伦理道德领域蔓延,使得人们只知“进”,不

发布时间:2024-03-29 00:00

知止的意思知止是什么意思知止的含义知止的寓意查典

知止含义解释 知止[ zhī zhǐ ] ⒈ 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语本《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谓懂得适可而止;知足。 什么是知止引证解释

发布时间:2023-12-14 23:18

知止的意思知止是什么意思查字典

1. 他懂得知止,不会过分要求。 2. 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要懂得知止,不要过度劳累。 3. 老师提醒学生要知止,不要在课堂上打闹。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与“知道适可而止”这个意思相关的场景或故事进行联想来记忆这

发布时间:2022-09-19 22:55

思静:《大学》D7六证之"知止"简书

在三纲的止于至善后,来分享《大学》的六种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首先是“知止”,“止”是前提,“定”是止的结果,这叫“知止而后有定”。

发布时间:2024-04-15 00:00

知止是什么意思知止的解释是什么

适可而止,不作无限的要求。 网络解释: 知止(汉语词汇) 知止是汉语词语,读音zhī zhǐ,意思是指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也指懂得适可而止,知足。出自《礼记·大学》。 字义分解 知读音:zhī,zhì

发布时间:2020-04-30 00:00

《大学》中知止定静安虑得七个层次的学问修养之道

“知止而后有定”,是指“明德”、“亲民”到“止于至善”之由。所谓知、止、定、静、安、虑、得,这七个层次的学问修养次序,完全是衔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注脚。它不但是曾子提出的儒家求证德道的心法

发布时间:2022-03-04 00:00

知止是什么意思知止的含义高中知识零二七艺考

1、知止的意思是: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谓懂得适可而止,知足。 2、引证释义:春秋·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译

发布时间:2023-09-18 08:33

《大学》中“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是什么意思?

这是按照前文的意思讲下来。前文两节经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两节经文,底下这一节是属于小结。

发布时间:2023-02-14 05:00

“止”的境界:止于中和,止于自然知止儒家大学

对于知止,《大学》在下文已经给予了充分的展开。《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这里的止都有至、到、停止的意思,鸟尚且知道止(栖息)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3-04-29 00:00

词语知止的解释,词语知止在线查询,词语知止是什么意思,知止现代

查询词语:知止 汉语拼音:zhī zhǐ 词语知止基本解释 1.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语本《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朱熹集注:“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

发布时间:2023-09-19 16:32

知止不殆的意思知止不殆造句读音解释成语大全

成语大全提供成语知止不殆的意思及对应读音、知止不殆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反义词、英语翻译、知止不殆造句等详细信息。 克己慎独守心明性 什么意思,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原文,知止道德经,知止不殆方能长久,知守道德经,克己 慎独 守心

发布时间:2023-01-31 00:00

知止是什么意思知止的解释汉语词典词典网

知止的解释:(1).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语本《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朱熹 集注:“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唐 柳宗元 《酬娄秀才,在线词典。

发布时间:2024-04-02 00:00

知止的意思拼音是什么怎么解释组词汉辞网

知止的意思: 【词语】: 知止 知的词语 【解释】: 1.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语本《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朱熹集注:"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

发布时间:2021-04-28 00:00

论“知止”与中医

我学习儒家思想,我要修养身心,要提升精神境界,要追求“至善”的境界,这时我就要“知止”,并且要身体力行,去实践“知止”之道。 我认为,“知行合一”是进一步阐发《大学》“知止”思想的重要步骤,而且也是必需的步骤。

发布时间:2014-07-28 11:29

《三字经讲记》刘宏毅中华文化大学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是我国传统启蒙教育的第一书,知名度极高,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不知。其中《三字经》为首,称为“经”;《千字文》垫后称为“文”。在综合难度、知识水平、文学素养等方面,自然是《

发布时间:2019-12-26 13:50

静,是每个人一生的修行《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

《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朱子对这段话作了注解:“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 静,就是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明确了方向就不会妄动,这样,所到之处即为安定。

发布时间:2016-07-14 00:00

知止的意思知止是什么意思知止的近义词反义词读音沪江在线

沪江在线词典网为您精选知止的意思及读音、知止是什么意思、反义词、近义词等信息,由hy于2016年7月14日添加。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语本《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止於至善。知止而

发布时间:2022-10-18 12:45

儒家修身之道课后考试qq62d9de275644f的技术博客51CTO博客

B本段话出自《大学》,而《康诰》、《太甲》、《帝典》则是《礼记》的篇目。 C本段话里面的两个“克”字都是“能够”的意思。 D《帝典》指的是《尧典》。 5 / “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关于本句话,以下理解

发布时间:2024-03-30 00:00

知止的意思,拼音

意思:1.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语本《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朱熹集注:"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 2.谓懂得适可而止;知足。

发布时间:2021-10-09 08:35

“安而后能虑”的中医解东方养生频道东方养生

《大学》里有这样一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意思是说:能够知其所止(即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后心才能静下来,不会妄动;能做到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安于现状,

发布时间:2012-09-20 06:35

知足常乐是什么意思?知足常乐成语造句和典故

首先看孔子的《大学》章句,“知止而后有定”,这里的“知止”意思是“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止”就是“止境”,“足”就是“充足”,都是对学识进步的里程中的境界描述。再看“知足而后常乐”与“知止而后有定”

发布时间:2024-04-03 14:40

大学中庸全文及译文

4.止于:处在。 5.知止:明确目标所在。 6.静:心不妄动。 7.安:所处而安。 8.虑:处事精详。 9.得:得到成果。 10.齐其家:将自己家庭或家族的事务安排管理得井井有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的意思。

发布时间:2023-12-03 00:00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

知止而后有定①;定而后能静②;静而后能安③;安而后能虑④;虑而后能得⑤。物有本末,事有终始⑥。知所先后,则近道矣⑦。 【注释】 ①知止而后有定:《大学直指》云:“止之一字,虽指至善,只是明德本体,此节指点人处,最重在知

发布时间:2022-08-28 09:58

国学经典《大学》读后感(通用31篇)

读过《大学》,印象最深的是《大学》中经一章里面的一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说《大学》的根本,在于使人们的美德得以彰显,使天下的人革旧图新,使人们达到最好的理想境界。这是它的宗旨,也就是《

发布时间:2019-05-13 18:33

国学经典诵读——《大学》15章写写帮文库

国学经典诵读——《大学》1-5章 第一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

相关推荐
  • 大学知止而后能定

    ◎白话解: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2.知止而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这是王阳明特别深入人心的一句话。 王阳明认为,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练自己,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无论动还是静,都能保持心中沉

  • 知行知止知止而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切实提高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帮助广大教师准确把握新修订的义务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 君子安其身而后动

    颜阖将傅卫灵公大子,而问于蘧伯玉曰;“有人于此,其德天杀。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而不知其所以过。若然者,吾奈之何?”蘧伯玉曰:“善哉问乎!戒之

  • 静而后能安

    古人讲究“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因此那时的衣服上,大多会佩戴玉质的“禁步”,也就是行走间要保持安静,不让玉饰发出一丝声音,意在为人处世要时刻维持“静”的状态。 “静而后能安,安而

  • 知止而后能定大学

    《惟学学刊》系浙江大学文学院惟学书院、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汉语言文学基地主办的学术集刊。 惟学书院成立于2022年4月24日。“惟学书院”名称有近和远两个来源,近的来源是

  • 知止而后定是什么意思

    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 权衡思量之后,才能知道孰轻孰重。才知道如何应对。 说话慢一怕,谋定而后动,才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也是人

这里是最全的大学中知止的意思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大学中知止的意思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