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的人生七步骤

更新时间:2024-04-23 17:32

发布时间:2024-04-22 06:41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出自先秦《礼记》的《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发布时间:2023-01-02 00:00

悟读《大学》01:明确目标,人生才能尽善尽美

今日分享的,是《大学》首篇文中的几句: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翻译过来就说: 知道所应达到的境界是“至善”,而后才能有确定的志向,有了确定的志向,而后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而后才能安

发布时间:2022-03-28 00:00

张一弛: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校友简介】张一弛,2013级英语语言文化学院翻译系校友,曾担任校轮滑协会副会长,在校期间曾获得模拟联合国大赛最佳代表奖、校际辩论赛最佳辩手奖等等奖项;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就职于岭南师范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文

发布时间:2020-04-30 00:00

《大学》中知止定静安虑得七个层次的学问修养之道

“知止而后有定”,是指“明德”、“亲民”到“止于至善”之由。所谓知、止、定、静、安、虑、得,这七个层次的学问修养次序,完全是衔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注脚。它不但是曾子提出的儒家求证德道的心法

发布时间:2023-05-26 23:28

大学精读第一讲明德修身是儒家成人教育的根本孟子朱熹网易订

讲完三纲领,《大学》继续讲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做法。 “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自己的目标,内心才能知其所宅,从而将自己的心力集中在某一处,表现为坚定的意志。

发布时间:2020-04-05 11:19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第一章》 知止——明确原则,理清期许 有定——站稳立场,坚定不移

发布时间:1970-01-12 06:57

《大学》中的职业规划启示:知止而后有定

《大学》中的职业规划启示:知止而后有定 对于企业员工职业期的前后两个时期,如果以十年为计,即所谓“前十年如何发展,后十年如何发挥”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充分汲取古代先贤的智慧,抓住职业期各阶段目标与任务合理规划这一问题的核心

发布时间:2021-07-08 15:52

儒家修身之道课后考试freedragon博客园

教学视频:6-3人生要道——至善(00:20:18)6-4仁者无忧 教学视频:6-4仁者无忧(00:12:59)6-5知止而后有定 教学视频:6-5知止而后有定(00:16:26)第七讲 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个人 7-1政治与伦理的结合 教学视频:7-1政治与伦

发布时间:2020-08-16 13:56

第十五册:利安当《天儒印》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佚名

第一节 《大学》新解 119 一、明明德 119 二、亲民 119 三、止于至善 119 四、知止而后有定 119 五、虑而后得 119 六、本末终始 119 七、日新不已 120 第二节 《中庸》新解 121 一、天命之谓性 121 二、及其至也 121

发布时间:2024-04-17 23:07

最新员工的职业规划及愿景(15篇)

《大学》原为中国古代典籍《礼记》中的一篇,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作。《大学》全文不过20xx余字,然而却包含了人生最高智慧。以笔者之愚见,《大学》之中最富现代价值,并将最高指导意义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一句话在于“知止而后有定,定

发布时间:2020-05-27 16:16

股事论语(五)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礼记:大学》 懂得自我克制人性弱点而止于至善,这是通往修齐治平的第一步……

发布时间:2023-03-14 04:19

知止而后定心得体会腾达网

“知止而后定”告诉我们,人生首先要确定理想目标,还要目标正确和高远;然后安定心性,义无反顾地为理想而奋斗;不但要奋斗,还要坚持不懈地去奋斗。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我读《大学》:“知止而后定”

发布时间:2023-01-07 04:20

有关《大学》读后感(精选37篇)

站起来,张开你的双臂,你会感到很奇妙,这便是“大”,这便是《大学》,这便是“至善”。 《大学》读后感 篇9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发布时间:2019-05-28 18:20

知止而后有定

一个人若能在“止”的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人生就有了“方向盘” 《大学》开篇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静、安、虑、得,这五个字一脉

发布时间:2020-09-30 00:00

“知止而后有定”中华读书报光明网

其一,“知止而后有定”。这是《大学》开篇的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随后就是:“知止而后有定。”这个“知止”要求有点高,“止于至善”才能“止”。从道德的高度来说,今天的人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君

发布时间:2023-09-22 00:00

学习《大学》心得体会(精选14篇)

《大学》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是《大学》全文的提要,也是全文的纲领。

发布时间:2023-04-20 15:16

第一篇开宗明义原本大学微言实修驿站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

发布时间:2015-05-12 00:00

知止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嘉定报

然知止比知足境界更高。《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道理是告诉人们心不妄动,知所自处,所处而安,不为外界影响所动。知足由人,知止由己。知足不贪,知止不随,这是一种人生

发布时间:2021-07-09 00:00

明德人物志丨袁林:在心理学领域做出明德心理学品牌!

都可以戳下方二维码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礼记·大学》

发布时间:2022-07-08 10:40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通用23篇)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 篇4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句话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但其于人生有着非凡的重要性。它指出了人生最重要的关

发布时间:2022-10-01 08:15

知止而后有定,而后能得(全文)

亲爱的读者,不管你怎么看,我是把下面这句话奉为锤炼我们心智的锦言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语自《礼记?大学》)

发布时间:2022-12-02 00:00

选择志向,开拓一片新天地

“立志”,就是给人生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人的智慧、情感和意志沿着既定的方向就能驶向预定的目标。《大学》有言:“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个止,就是指人生的至善境界和生活的目的,就是

发布时间:2023-02-09 10:14

《大学》读后感(通用37篇)

在文章中,我找到了解决自己浮躁的方法,即“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确定目标,志向坚定,才能镇静浮躁的心,进而有所收获。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我相信,每个人在

发布时间:2022-05-29 11:32

做事先谋而后定,知止而有得(超级创始人)书评

做事先谋而后定, 知止而有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 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

发布时间:2023-04-01 00:00

国学第19讲《大学》人生淡定从容戒骄戒躁大众点评

读国学经典《大学》,让我们知道,可在“止于至善”的基调里宁静心绪。“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制浮躁,唯有静心。浮躁之人,容易让人生陷入僵局。做事缺乏耐心,做人缺乏善意。当自己不如愿的时候,与其怨天尤人,不如静下心来,

发布时间:2022-07-25 09:29

读大学古本序有感(通用8篇)

第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闭眼深思这段,能做到那样独善其身的人确实不多。现在的社会到处都是诱

发布时间:2022-12-28 05:19

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docx

中原文化的精品现在我们先读《大学》原文第一段,也是《大学》最基本的宗旨所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家

相关推荐
  •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全文解释

    出自先秦《礼记》的《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

  • 大学里知止定静安虑得

    在《大学》中,讲完三纲领随之讲到的就是定静安虑的内容,在三纲领最后一句“止于至善”,一旦做到了“知止”,便能做到定、静、安、虑、得。至善不是我们在外达到或求得的,同样定静安虑也不是

  • 大学之道知止的意思

    知止含义解释 知止[ zhī zhǐ ] ⒈ 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语本《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谓懂得适可而止;知足。 什么是知止引证

  • 知止而后有定讲解

    要写好这篇作文,必须清楚“知行知止,知止而行”这句名言的寓意,即做人做事勿待极致,用力勿至极限,悬崖撒手,适可而止,才能确保平安。做事是这样,做人也是如此,知行知止,掌握分寸,才是

  • 知止而后有定的理解

    218 -- 6:04 App 如何理解曾子认为是孔子“一以贯之”的道的“忠恕”? 88 -- 7:55 App 孔子被神化了吗?中国的神和西方的神有什么区别? 206 1 5:4

  • 知止而后有定是啥意思

    1、“知止而后有定”的意思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 2、出自春秋·曾子《礼记》《大学·第一章》,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大学里是说知止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定

    出自先秦《礼记》的《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

这里是最全的大学知止而后有定的人生七步骤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大学知止而后有定的人生七步骤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