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大学之道中的重点句子

更新时间:2024-04-23 19:39

发布时间:2021-12-08 09:48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经典之《大学》全文及解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

发布时间:2022-05-20 00:00

《大学之道》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与重点知识归类(统编版新

选择性必修上教材文言文挖空训练及重点知识梳理《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要”“贼”二字及次常用字“齐”“忍”。 2.翻译重点句子。一、课内重要文言实词挖空训练大学之道大学

发布时间:2023-01-21 00:00

大学作文范文语文(精选17篇)

选修语文《大学之道》教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2.理解文意,准确翻译。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4.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2、3 难点:目标3、4

发布时间:2021-09-26 00:00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文知识梳理2《大学之道》原文+重点字词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文知识梳理2《大学之道》 原文+重点字词、文言现象+翻译+把关题.doc,2大学之道(《礼记》)一、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形作动,弘扬)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止(目标,指“至善”)

发布时间:2022-07-15 00:00

回归大学之道导读(全文)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先贤孔子就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行止于善。”而这个思想也随着华夏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地重新定位,一直到后来,出现了“大学”,当然现在的大学不同于古时所说的大学,现在的大学是一种教育机构。但是

发布时间:2022-04-05 11:19

2.《大学之道》原文+重点字词文言现象+翻译+把关题20202021

2大学之道(《礼记》)一、原文大学之道,在明(形作动,弘扬)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止(目标,指“至善”)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心不妄动),静而后能安(性情安和);安而后能虑(思虑精深),虑而后能得(收获

发布时间:2020-05-19 00:00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类似的句子

《大学》中的经典句子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注释】选自《大学》第一章。 道:宗旨,纲领。

发布时间:2022-11-11 17:03

高中经典语录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发布时间:2022-07-11 14:41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原文及翻译

——大学原文及翻译(大学之道一句原文一句翻译) 第一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发布时间:2022-08-11 14:55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精选9篇)

A、“四书”中的《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 B、含义是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而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发布时间:2022-07-20 08:21

论先秦儒家的主体人格思想及其现实意蕴(合集7篇)

《大学》的作者曾参,生活在春秋末期、战国先期阶段,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是继承孔子儒学传统的中坚分子。在《大学》一书中,曾子继承并发挥了其师孔子的以仁学为基础的君子人格思想。 《大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

发布时间:2021-09-25 00:00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及专家讲座上海市朱家角中学

第5课《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一、文言知识点整理 《论语》十二章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多义实词 4.重点虚词 5.词类活用 6.特殊句式 《大学之道》

发布时间:2022-04-17 09:44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教案(精选6篇)

A、四书中的《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 B、含义是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而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发布时间:2023-08-25 00:00

自然之道

读了《自然之道》让我想到了,大自然的万物有它的生存规律,《自然之道》写的是作者到加拉巴哥岛后,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这件事使海龟受到了伤害,如果我们晚来一些,这些幼龟就不会受到伤害。我们虽然是万物里最聪明的动物,但如果

发布时间:2020-12-27 07:29

第4课《论语十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导学案及检测

4.《论语十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 学习目标: 1.阅读文章,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推敲句子含义,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梳理作品思路,了解作品的主要观点,体味儒家诸子的思想魅力。

发布时间:2019-05-13 07:51

《春》提纲写写帮文库

《礼记·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07 00:00

情景默写选必上选必中40个重点句子情景默写(带答案)

7.《礼记》中《大学之道》一篇中用三句话概括了大学的道理:“,,。” 8.《老子》在列举车子、器皿、屋室等物品来阐释“有”与“无”的关系后,做总结,认为“有”能给人便利,是因为“无”发挥了它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

发布时间:2022-04-30 00:00

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精选9篇)

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发布时间:2023-07-10 17:10

道德与传统文化精选(九篇)

比如《礼记?大学》中写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

相关推荐
  • 大学之道中的名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程子曰:“亲,当作新。“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

  • 周易中的成语

    《论语》,一部不朽之作,影响了两千年来的中华文明。书中的许多警句格言,广为流传。而你可知道,出自《论语》的成语典故,竟有110个之多! 1.哀而不伤 解释: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

  • 古文中的成语

    于是,成语应运而生。 成语不仅言简意深, 有的成语还十分唯美, 让人念念不忘, 下面这些唯美的成语,你喜欢哪一个? 鲜衣怒马 【释义】指美服壮马,谓服饰豪奢。 【出处】明·沈德符《

  • 兰亭集序中的成语

    兰亭集序中的成语 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流觞曲水 丝竹管弦 一觞一咏 指饮酒赋诗。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觴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宋 辛弃疾 《水龙吟·盘

  • 汉书中的成语

    关于汉书的成语 Top100 三男两女《后汉书?方术传》:“三男两女,孙息盈前,何为坐自殚竭?” 饮鸩止渴《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 古诗词中的成语

    很多成语的出处是古诗,你知道吗? 1.春风得意:意思是和暖的春风很适合人的心意,后形容人处境顺利,做事如意,事业有成。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2.

  • 孙权劝学中的成语

    27.触类旁通: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知同类中其他事物。旁通:相互贯通。 28.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多用于比喻)。 29.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比

这里是最全的大学之道中的重点句子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大学之道中的重点句子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