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更新时间:2024-04-23 21:17

发布时间:2023-12-11 00:00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论语》注释及翻译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翻译】 孔子说:“如果立志追求仁德,就不会去做坏事。” 【解读】 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仍然强调仁是做人的根本。孔子勉励人们立志行仁,就能够远离一切坏事。既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

发布时间:2024-03-01 16:09

名家论孟杨海文:行善得善与行恶得恶——基于《孟子·尽心上·正

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2·4)他还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20·3)子夏曾

发布时间:2022-06-28 18:00

一年读一遍《论语》(2022.34)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发布时间:2024-04-15 15:15

《论语》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原文带拼音解释汉程国学

zǐ子yuē曰::gǒu苟zhì志yú于rén仁yǐ矣,,wú无è恶yě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评析 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

发布时间:2020-11-12 18:26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全文翻译注释论语问答录全集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恶音è锷:与善相对,泛指一切不好的、恶劣的、乃至极坏的行为也。” 译孔子说:“如果立志于追求仁道,坚守仁道,奉行仁道,就不会有恶行了。”

发布时间:2018-10-30 00:00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可可诗词网

名言: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注释: 苟: 假如。 句意: 假如立定志向实行仁德, 总是没有坏处的。 出处: 《论语·里仁》

发布时间:2020-07-20 00:00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翻译陈昌文解读论语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陈昌文解读《论语》: 孔子说,一个人立志做一个仁人,就不会做一个坏人。 一个人可能没有多大成就,当不了大官,也发不了大财,但首先要做到做一个好人,不做一个恶人。也就是说,一个人一定要有是非

发布时间:2019-06-10 18:11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立志

立志类名言赏析《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发布时间:2017-09-22 04:11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的翻译作业帮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The virtuous will preserves all from wickedness. The Master said, "If the will be set on virtue, there will be no practice of wickedness."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发布时间:2023-02-25 22:06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原文解释翻译论语名句国学梦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我们看雪公的《讲要》,他讲到这个恶,无恶的恶字,其实是有两种读音,一个是读入声,做善恶的这个恶字的意思来讲,就是『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另外一种解释读去声,读恶(音勿),好恶

发布时间:2023-02-14 09:30

关于榜样的力量的手抄报内容

35.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翻译】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人主要讲的是大义,一个缺道德的人主要讲的`是小利。” 36.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

发布时间:2022-02-16 09:54

《论语》经典名句(精选190句)

50、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论语》经典名句 篇3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过之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

发布时间:2023-03-17 21:55

士志于学:从《论语》看少年立志与个体成人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

首先,志的重要性。志,本义为志向,即心之所向。《说文解字》解释,“志,意也”[4]。这里的“志”是立志,所立之“志”就是个体生命成长的方向。“苟志于仁矣,无恶也”[5]立志于做仁德君子,带出个体良善而开阔的人生。“士志

发布时间:2022-08-12 06:11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64——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简书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说:真正有“仁”的修养的人,真能喜爱别人,也真能讨厌别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孔子说:一个人真有了仁的修养,就不会特别讨厌别人了

发布时间:2021-07-15 00:00

《论语》中华善文化官网中华善文化官网

里仁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发布时间:2022-01-29 16:08

读书笔记:《论语》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

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发布时间:2022-12-27 13:52

2023年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十篇)

1.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2.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3.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4.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

发布时间:2019-11-05 00:00

天下大道取于仁义——儒学中的仁义思想

修养自身品德就要遵循天下的大道,遵循天下的大道取决于人的仁义之心。 仁者爱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孔子主张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理”,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规范。

发布时间:2015-07-10 17:49

国学经典:论语(一)论语第一至第五篇译文

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

发布时间:2016-10-24 00:00

微也足道孔子为何说“匹夫之志”重于“三军之帅”?

志者,心之所之。《论语》记载,孔子曾多次论述过“志”,常将其与“仁”“道”“学”等联系起来。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孔子认为要想使人向善去恶,最好的办法便是引导人们“志于仁”。唯有确立和坚守这种信仰,才能坚定意

发布时间:2023-07-13 11:11

《论语》里仁篇第四: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四书国学经典(永久

《论语》里仁篇第四: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597 2023-02 2 《论语》里仁篇第四: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690 2023-02 3 《论语》里仁篇第四: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674 2023-02 4 《论语》里仁篇第四: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发布时间:2020-09-13 00:00

《论语》第四篇“里仁”(上)原文拼音诵读者袁鸿

<<论语>>第四篇 里仁(上)1---13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发布时间:2023-04-09 21:30

论语·里仁篇古诗文网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

发布时间:2012-01-24 00:00

里仁搜狗百科

2论语里仁编辑 原文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5、子曰:“富

发布时间:2023-02-10 07:26

言志的原文及翻译(推荐12篇)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言志之不可不定也。故志在乎道义,未有入于货利者也;志乎货利,未有幸而为道义者也。志乎道义,则每进而上;志乎货利,则每趋而下。其端甚微,其效甚巨,近在胸臆之间,而远周天地之内;定之一息之

发布时间:2022-11-03 00:00

《论语》闲读:仁者无恶

仁是善之本,天底下的善,都是发自仁心。所以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只要立志于仁,就没有恶了。也就是说,仁者无恶。 看来,孔老师这句话是一语双关啊。 作者简介:乐道也,本名程勉中,文化学者,江南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

相关推荐
  • 苟不志于仁的苟

    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注释 初:开始,开头。 性:性格,本性。 习:习惯,习性。 苟:如果;假使。 教:教育,指导。 迁:改变。 专:专心致志。 宜:合适,应该。

  •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团团特别整理了《论语》有关“仁”的句子,让我们一起开始愉快的学习之旅吧! 《论语·阳货》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

  • 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六艺的范围之中”。明确提出了他教学的总纲领。 “志于道”,就是立志要高远,要有一个境

  • 据于德依于仁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出自哪里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出自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一书当中的“述而”篇,《论语》这部著作成书于战国前期,其内容就是对于孔子和他弟子们的言论和行为的

  • 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①。” 【注释】 ①艺:指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翻译】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而游憩于礼、乐、

  • 志于道依于仁游于艺

    《文以载道——孟子文化精神研究》一书在哲学—观念史进路的引导下,化用“历史学的理想类型”与“社会学的理想类型”,提出孟子文化精神脱胎于源远流长的礼乐文明与诗书文化,从两线(道德理想

  • 士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①。” 【注释】 ①艺:指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翻译】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而游憩于礼、乐、

这里是最全的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