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的是我国汉代著作

更新时间:2024-04-23 22:28

发布时间:2021-12-14 23:11

2021国学达人知识竞赛答案(难度中第1100题)1214更新(2)我爱

64、《大学》相传为曾子所著,其中所记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请问《大学》出自于()。 A.《周礼》 B.《仪礼》 C.《礼记》(正确答案) D.《士礼》 65、《三字经》曾经说到:“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发布时间:2019-02-18 10:58

努力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中国新闻网

此外,《礼记》中的《大学》篇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称之为“大学之道”。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教育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精神。

发布时间:2021-02-01 23:39

“四书五经”是指哪几部书,为何夸人知识渊博为“饱读诗书”?论语儒家

它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发布时间:2022-10-03 07:04

高二上福建省龙岩市一中2024届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D.《大学》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修身”“齐家”等八条目。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发布时间:2023-10-19 17:11

儒家思想的新开展十篇

《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孟子也提到仁义礼智四德是人性善的萌芽。这些都表明,道德价值是为人的根本原则。后世儒者从董仲舒的“正其义不谋其力,明其道不计其功

发布时间:2017-04-12 13:39

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了解国学经典公务员考试网华图教育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

发布时间:2023-06-16 09:25

2023年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试题及答案中国思想史期末考试(3篇)

6.三纲领八条目:《大学》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称之为“三纲领”;为实现这三个目标,《大学》又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步骤,朱熹称之为“八条目”。 二、简答题

发布时间:2020-08-30 07:17

职业发展规划国学考试总复习MBA智库文档

A.义 B.仁 C.礼 D.智 22.我国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C )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中庸》 23.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 B ) A.不平衡性要求 B.个别差异性要求 C.

发布时间:2023-11-13 00:00

娱悦佳音节目全集娱悦佳音的作品mp3全集在线收听蜻蜓FM

探索经典儒家智慧穷究万物事理规律品悟修身齐家治国真理掌握处理事务决策逻辑 《大学》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还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室、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具有“内圣”而“外王”的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21 00:00

庄子题目答案解析,庄子题目答案解析112题库

C.《大学之道》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其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发布时间:2022-11-17 09:47

礼记读后感(精选31篇)

《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发布时间:2022-05-14 00:00

中国古代教育习题及答案

6.大学里的三纲领、八条目是指什么?答: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 33、领”。所谓“明明德”, 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

发布时间:2023-01-16 00:00

中国教育史116章习题答案360文档中心

8、《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9、《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10

发布时间:2020-04-17 14:06

拾慧之三丨对《大学》的内容浅析及思考简书

《大学》全文共分为十一个章节,被后人整理为“三纲领”和“八条目”。“三纲领”包括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八条目”则是细化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文章中的文辞较为简洁易懂,有很强的说理性,文学

发布时间:2022-08-10 20:57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5.2大学之道(共29

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

发布时间:2020-01-14 12:34

教育学人物著作梳理上中公教育网

①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②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中庸》子思 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②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③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发布时间:2010-01-01 00:00

11春中国教育史答案写写帮文库

4、三纲领八条目: 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

发布时间:2022-04-08 09:05

陈来:朱子学的时代价值

《大学》本是古代儒家的一篇文献,其中提出了“三纲领、八条目”,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最重视其中的“格物”。他用“即物穷理”来解释格物,提出格物就是要穷理,

发布时间:2022-09-22 00:00

曾子孝行天下传临沂市党史史志网

主要内容为后儒所推崇备至、奉行无违的儒家著名的“三纲领、八条目”。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思想原则;所谓“八条目”是: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立身处世方法。

发布时间:2021-09-28 20:18

中教史目标院校真题考点

(1)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2)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2、评价:“三纲领”与“八条目”环环相扣,加以推演,容

发布时间:2023-04-10 00:00

《中外教育史》考试复习重点500题(含答案).pdf原创力文档

A、《师》 B、《师说》 C、《韩昌黎全集》 D、《春秋》 答案:C 13.被称作“汉代孔子”的是()。 A、王允 B、朱熹 C、王守仁 D、董仲舒 答案:D 14. “升舍”制度是()朝代创立的?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4

发布时间:2023-01-21 00:00

大学作文范文语文(精选17篇)

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

相关推荐
  • 明德亲民至善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

  • 贬为庶人圣旨怎么写

    清 乾隆圣旨 清朝的是官职越大颜色越多,多彩圣旨颁发给五品以上官员,发给五品以下官员的圣旨颜色单一,为纯白绫。最高等的是七色圣旨。同时圣旨的轴柄质地也是按官员品级不同而有严格区别:

  •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翻译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翻译:认识最真的本心。通过伏灭革除内心不好的私欲、物欲。原句出自于《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

  • 太史公自序全文翻译

    故《太史公自序》说:“自孔子卒,京师莫崇庠序,唯建元、元狩之间,文辞粲如也。作《儒林列传》第六十一。”由此可知,作者为一批儒学大师作传,之所以略于介绍思想学说,而不忘言及其美德、治

  • 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礼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孔子对此非常重视。在这里涉及文化哲学的问题。他说人类先辈——上古的人对文化开创怎么来的?上

  • 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译文:孔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制

  • 孝经庶人章

    《孝经信述》庶人章第六 【原文】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释词】 庶人:正义曰:庶者,众也,

这里是最全的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的是我国汉代著作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的是我国汉代著作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推荐阅读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