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知止后有定而后能静的意思

更新时间:2024-04-23 22:44

发布时间:2013-02-17 16:25

虑而后能得是什么意?知止而有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爱问

意思是: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下来;镇静下来才能够心气安宁;心气安宁

发布时间:2023-03-30 23:54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译文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注释止:止境,境界。 赏析此句强调人生是一个从内心到外在的修炼过程,它强调了在追求成功的

发布时间:2024-04-17 00:00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语本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朱熹 集注:“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唐 柳宗元 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诗:“味道怜知止,遗名得自求。”宋 程颐 四箴

发布时间:2023-12-03 00:00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

知止而后有定①;定而后能静②;静而后能安③;安而后能虑④;虑而后能得⑤。物有本末,事有终始⑥。知所先后,则近道矣⑦。 【注释】 ①知止而后有定:《大学直指》云:“止之一字,虽指至善,只是明德本体,此节指点人处,最重在知

发布时间:2023-03-17 14:36

知止而后有定功夫儒家大学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是曾子所作大学里的一段话,是儒家修身养性的核心方法。有严格的次序步骤,并非空洞的理论,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不像其他一些经典,说的太玄太妙,让人一读,如坠

发布时间:2022-05-02 05:01

儒家七证法与健身气功调心(全文)

《大学》提倡,上自天子,下至平民,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事的根本,由此提出修身养性的七证法则:“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教导人的方法,在于彰显

发布时间:2016-02-22 00:00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在本学期第一次家长会上我想就如何扮演好伏羲班家长角色,围绕“道、止、定、静”这四个字来讲一讲。《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充分说明这四个字的关系是有次第性的。《论语》中说:“知所先后则近道也。”

发布时间:2016-09-20 16:14

习典汉韵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

今意:《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所说的“止”,不仅是一种理想目标,也是一种底线要求。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在认识上更深一筹,行动上更深一步、标准上更严一格,树立底线思维

发布时间:2021-08-03 18:51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或者从条件来说,得是目的,必要条件还有止、静、安、虑。 《大学》曾提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而后有定。 止, 一是止息攀缘外境之心;

发布时间:2021-04-18 06:14

转: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思,思而后能得

转: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思,思而后能得。唯有安静能涵养如同水流一般生生不息的心态,也只有安静能够让人提高自身的境界,超越凡尘俗世的束缚。

发布时间:2019-06-08 22:13

第5篇知止后定,定而能安简书

“知止而后定,定而能静,静而能安,安而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知,就是每个人生来能自已知之自性,自知以后是定,定就是进入一种安详,静谧的状态,这样才会有内心的宁静,把散乱和昏昧去掉,最后一直到不散乱,非常接近洁净

发布时间:2015-03-04 00:00

知止而后有定

《大学》开篇有这样一段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什么意思呢?朱熹注解道:“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虑,谓处事精详

发布时间:2020-09-30 00:00

“知止而后有定”中华读书报光明网

其一,“知止而后有定”。这是《大学》开篇的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随后就是:“知止而后有定。”这个“知止”要求有点高,“止于至善”才能“止”。从道德的高度来说,今天的人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君

发布时间:2019-05-23 09:03

知止而后有定

《大学》开篇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静、安、虑、得,这五个字一脉相承,时时事事都有体现。知止,便是其逻辑起点。

发布时间:2021-03-26 00:00

知止有定,能静能安

“本、静、安”是绘本中老师傅给三个小和尚取的名字,让我想到了《大学》里的一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故事中的老师傅给了三个小和尚每人一粒古老的莲花种子,让他们试着种出莲花。为了让这颗种子开花,

发布时间:2021-10-09 08:35

“安而后能虑”的中医解东方养生频道东方养生

《大学》里有这样一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意思是说:能够知其所止(即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后心才能静下来,不会妄动;能做到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安于现状,

相关推荐
  • 知止而后有定而后能静什么意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

  • 知止而后能定静而能安翻译

    比方说,止,达到呀,止于至善,达到最高的善。什么叫最高的善?如何达到?是不是人人都可以达到?定,坚定呀,定力呀,知止而后定,什么定?为什么怎么定?“定”和“安”有什么不同?安,心安

  • 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

  • 知静而后有动知止而后有定

    高金人|邢媛: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EMBA6期班一共有53名学生。毕业5年了,他们锐意进取,屡创佳绩,开创出更广阔的天地。 她是文科专业的研究生,在刚入职门槛极高的公募基金管理

  • 知止而后定定能生静静能生安

    2024开始,我开始更关注大方向,把心神更多放到大道上,而能这么做的前提就是自己的心足够定,因为许多时候对方向和大道的把握更多只能靠直觉。 而让自己心越来越定的方法,除了学习先贤的

  • 止学全文

    《止学》,是一部湮没久远的关于胜败荣辱的绝学,作者王通,号文中子,隋朝大儒,史书中关于他的文字不多,但他门下的弟子则有大名鼎鼎的唐太宗开国时的一批元勋魏征、李靖、徐世绩、房玄龄等等

  • 翁止憩痒全文

    阅读全文 ∨创作背景 《阮裕焚车》选自《世说新语》中的第一门,即《德行》,共47则,记述了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认为值得学习、可以作为准则和规范的言语行动的美好道德品行,从不同的

这里是最全的知止后有定而后能静的意思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知止后有定而后能静的意思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