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知止而定,定而静,静而虑,虑而知

更新时间:2024-04-23 22:44

发布时间:2023-04-19 00:00

止定静安虑得

止、定、静、安、虑、得出自《大学》这一本书,是中国最早的管理学。它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管理的要领,在修己,在安人,在时常调整。 管理讲求止于至善,所以每一阶段都需要知止,也就是

发布时间:2024-04-22 06:41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发布时间:2023-12-03 00:00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

知止而后有定①;定而后能静②;静而后能安③;安而后能虑④;虑而后能得⑤。物有本末,事有终始⑥。知所先后,则近道矣⑦。 【注释】 ①知止而后有定:《大学直指》云:“止之一字,虽指至善,只是明德本体,此节指点人处,最重在知

发布时间:2021-08-03 18:51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或者从条件来说,得是目的,必要条件还有止、静、安、虑。 《大学》曾提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而后有定。 止, 一是止息攀缘外境之心;

发布时间:2020-05-09 14:16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 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荡你静下心来,以平静的心情和开放的心灵,用心 思考时,你才会有所收获。假如你每天都漫不经心,那么每天也只是简单地 重复过去,而自己不会有任何发展。

发布时间:2016-09-20 16:14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时政

今意:《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所说的“止”,不仅是一种理想目标,也是一种底线要求。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在认识上更深一筹,行动上更深一步、标准上更严一格,树立底线思维

发布时间:2023-06-20 00:00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安静,应该是每一个希望做事业的男人,所要拥有的品质。不够安静,就容易决策失误,既损失了钱财,又白白浪费了机会。 早年如此,中年如此,晚年也如此。到了晚年,男人不再做事业了,难道就不需要“安静”了吗?肯定不是这样的。要知道,人越

发布时间:2014-09-02 09:36

《大学》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首先来看“知止而后有定”。前面说了“在止于至善”,我们要知道“止于至善”的道理。“至善”是先王之道,做人的基本准则

发布时间:2016-02-22 00:00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止”有不同的解释,我认为广义的解释就是终极目标,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最理想、最神圣的选择。《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我校伏羲班来说,家长做到以下几点就是“止”。

发布时间:2022-07-02 06:05

#法师开示录#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抖音

#法师开示录#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静而后 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弘扬佛教文化 #感恩倾听阿弥陀佛 - 云(在家居士)于20220702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748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19-06-08 22:13

第5篇知止后定,定而能安简书

“知止而后定,定而能静,静而能安,安而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知,就是每个人生来能自已知之自性,自知以后是定,定就是进入一种安详,静谧的状态,这样才会有内心的宁静,把散乱和昏昧去掉,最后一直到不散乱,非常接近洁净

发布时间:2022-05-02 05:01

儒家七证法与健身气功调心(全文)

《大学》提倡,上自天子,下至平民,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事的根本,由此提出修身养性的七证法则:“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教导人的方法,在于彰显

发布时间:2019-05-23 09:03

知止而后有定

《大学》开篇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静、安、虑、得,这五个字一脉相承,时时事事都有体现。知止,便是其逻辑起点。

发布时间:2015-03-04 00:00

知止而后有定

《大学》开篇有这样一段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什么意思呢?朱熹注解道:“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虑,谓处事精详

发布时间:2023-02-22 09:00

《礼记·大学》全文,原文+翻译,完整版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

发布时间:2020-05-30 08:42

股事论语(八)孔子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

孔子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礼记.大学》)——人应该懂得自我克制人性弱点而止于至善,才能有定力,有定力才能心平气和气定神闲,心性平和

发布时间:2016-07-09 00:00

知止定静安虑得——儒家功夫“七步曲”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礼记·大学》【浅释】 依甲骨文造字图像,止者,足也,引申为脚跟之所立,即定位也。 人若能在“止”的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头脑,“于止,知其所止”,明确地知道

发布时间:2017-04-05 00:00

人生本末:定静安虑得

“虑而后能得”,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对了,做好了,种下了善因,自然会得到善果,这样的播种和收获,让人心安理得。 知止,定,静,安,虑,得,《大学》中所阐述的这个次序,是我们学习、工作、创业乃至修身、齐家、治国的一个总方法,它是

发布时间:2018-11-03 11:46

做人做事:败于10忌,成于10悟上游新闻汇聚向上的力量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 能力是干事的基础,决定你“能做什么”;动力是干事的条件,决定你“想做什么”;定力是干事的保证,决定你“敢或不敢做什么”;三者具备则决定你“做成什

发布时间:2022-01-28 00:00

华杉讲透王阳明,如何养成知行合一的习惯?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当我的志向很清晰,我心就静了,我就能心安了,心安之后我才能够思虑,才能有所得。 我做咨询,经常有企业家来聊企业的问题。很多事说到底,其实就是企业家心不定,跟企

发布时间:2021-08-05 00:00

心不定,何以静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

《大学》有言:“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静能生慧,当这颗心回复到清静的状态,才会有更多的智慧涌现出来。 不可不用,克己功夫 【44.9】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相关推荐
  • 君子不入而不自得焉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意思是: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出自《中庸·第十四章》:“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

  • 知止而后有定出自哪里

    出自:“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有典故,是从《大学》中的“知止而后有定”演化而来的。 意思是: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知道目的地才能够有所收获。 原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

  • 静而后能安的安指的是

    今天我们来认识【安ān】这个字。 【字形演变】 安,甲骨文 (宀,新房) (女,新娘),表示新房中有新娘。在古代的农业社会,兴宅、娶亲,是男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两大事件,直接而深刻地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什么意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翻译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历史词典解释 止:归宿。指学习的目的性。 知道学习目的之所在,然后语言行动有一定的方向;言行有了一定的方向,然后心志能够清静,不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英译

    “温故”没有使用常见的review等词,译者理雅各(James Legge)选用“cherish”含有“珍爱、珍惜”的意思;汉学家亚瑟·威利译选用“reanimate”具有“使得老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

这里是最全的知止而定,定而静,静而虑,虑而知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知止而定,定而静,静而虑,虑而知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