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小人之过也必文的意思

更新时间:2024-04-24 01:24

发布时间:2018-04-07 06:43

细说汉字(230):文过饰非——说“非”

成语“文过饰非”的“文”与“饰”都有掩饰的意思,“过”与“非”都是错误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这个成语源自《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意谓小人有了过错一定要掩饰;又源自《庄

发布时间:2019-06-21 13:12

《小人之过也必文。》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论语品诗文

《小人之过也必文。》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小人之过也必文。》出自:《论语》名言名句《小人之过也必文。》译文如下:

发布时间:2023-09-22 12:48

"小人之过也必文。"出处及意思古诗文网

小人之过也必文。摘自《论语·子张篇》译文一个小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总是想办法说出一堆理由,把过错掩盖起来。 赏析此句言浅意深,警示人们,无论是什么人,都应该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并且追求真正的高尚品德,而不是仅仅追求表面上的

发布时间:2023-04-09 00:00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注释及翻译

七十二渡 评论子夏曰:“小人之过: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夏这句话,倒过来读,就清楚他的意思了。 静慧 评论子夏曰:“小人之过:这里对应了后面子贡说的:“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 海南力佳酒类专营 评论子夏曰:“小人之过:

发布时间:2021-01-07 10:05

赖辉东《论语史鉴》19.8小人之过也必文!简书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晋国人。孔门四科中,文学科的代表人物。和子游合称为“游夏”。 孔子去世后,晋国已经分裂为韩、赵、魏三国,子夏回到魏国的河西地区办学,魏文侯尊他为

发布时间:2022-04-24 08:17

名人名言文言文晶羽科技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

发布时间:2021-10-08 15:09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意思与出处超越网

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发布时间:2023-03-14 11:52

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原文解释翻译论语名句国学梦

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 解释翻译[挑错/完善] 子夏说:“小人犯了过错一定要掩饰。” 子夏在这里说小人如果有过错,必定先是文饰的,文过饰非。反过来跟小人相对的君子,君子是绝对不会文过,而是勇于改过,这是君子。所以知道小人

发布时间:2020-07-12 00:00

一起学《论语》19.8子张篇——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白话】 子夏说:“小人的过错一定会加以文饰掩盖。” 【释词】 小人:不成德之人。 过:过错、过失。 必:一定、必定。《四书合讲》:“一‘必’字在小人心术上看出病根。”

发布时间:2021-02-19 10:15

论语经典名句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发布时间:2020-09-15 11:42

语言文字网安徽开放大学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发布时间:2022-01-17 11:17

古代人生哲理名句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发布时间:2018-07-30 00:00

30句古语,字字珠玑!

11.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文】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12.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文】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1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发布时间:2020-06-02 04:43

磁县公安局全民学国学国学经典入机关│国学经典励志名言100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发布时间:2021-11-17 00:00

说不尽的《论语》(之六2)如东日报

《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 90.文质彬彬 文:文采。质:实质。彬彬:配合得当的样子。指文采和质朴兼备。 《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1.闻一知十

发布时间:2023-08-27 00:40

最新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15句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及翻译(13篇)

4、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6、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发布时间:2013-09-18 00:00

国学经典翻译集萃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发布时间:2022-11-22 14:09

励志古风句子

20、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发布时间:2020-04-27 14:12

孔子:过而不改,是谓过矣魏国子贡信陵君子张项羽网易订阅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 孔子说:“如果犯了过失不改,那就真是过失了!”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张》) 子夏说:“小人犯过失,一定会想法掩饰。”

发布时间:2022-10-07 00:00

**古代名人励志小故事(菁选3篇)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发布时间:2020-10-13 17:56

中国名人名言精选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发布时间:2020-03-13 18:14

读《易经》(九)大过卦:过之戒

读《论语》思考“过而不改”之过 ①苟有过,人必知之。②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③小人之过也必文。④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⑤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⑥过,则勿惮改。

发布时间:2022-10-15 00:00

知文达礼是什么意思成语知文达礼的出处解释用法近义词造句

《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成语有『文过饰非』。10、<名>规定、仪式。苏轼《上圆丘合祭六仪》:『仪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成语有『繁文缛节』。达 达:dá 1、<形>通畅。《送东阳马生序》:

相关推荐
  • 必有事焉是什么意思

    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3!#国$%%$^amp;学*(JHl网$%^kd58 国学滕

  •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名句】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没有同情心,就不是人啊。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关键在于其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恻隐:怜悯、同情。

  • 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本末倒置的意思很简单,这个成语就来源于晋国的历史,听戊申细细道来。 晋国(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的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 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指见人遭遇不幸所引起的同情怜悯之心。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

  •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

  •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翻译

    3.6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②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

  • 怵惕恻隐拼音

    【拼音】: chù tì cè yǐn 【解释】: 怵惕:惊恐害怕。形容人既担惊受怕,又同情怜悯。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

这里是最全的小人之过也必文的意思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小人之过也必文的意思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