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自天子以至庶民皆以修身为本翻译

更新时间:2024-04-24 01:28

发布时间:2023-04-26 17:30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注释+翻译+文言文知识

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古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所以黄河以北称河内,黄河以南称河外。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发布时间:2021-10-29 00:00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翻译爱问教育培训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翻译: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出自《礼记·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译

发布时间:2019-03-12 09:48

初中必备初中语文1~6册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大汇总,附文言文翻译技巧

(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发布时间:2022-02-12 08:05

《礼记·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是说

《礼记·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是说,古人从天子至庶民百姓,人人都应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千层之塔,始于垒土。为人处事,倘若不从最根本的地方入手,将不会有大的建树。而修身是人的立身之“本”,只有

发布时间:2017-09-22 04:11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发布时间:2022-05-06 11:10

《大学》原文以及翻译(精选10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

发布时间:2022-10-23 07:53

大学之道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8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

发布时间:2022-05-10 00:00

2022年湖南专升本大学语文仿真试卷(二)普通专升本希赛网

5、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6、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7、臣闻吏议逐客,窃觉得过矣。 8、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秦无富丽之实,

发布时间:2020-02-27 17:29

国学经典与教育练习题国学经典与教育考试题

A.格物 B.知物 C.其物 D.及物 151.自天子以至于(A),壹是皆以修身为本。A.庶人 B.众人 C.草民 D.庶民 15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A.必慎其独 B.必慎其慎 C.必独其慎

发布时间:2023-09-10 00:00

以修身为本哔哩哔哩Bilibili

大学第6讲: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4032022-09-12老碗哥 09:24 大学之道 以修身为本 以天地万物修正为我的本身 2702021-07-16万物一体大同 02:06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652023-09-10志在学文 03:

发布时间:2023-10-23 17:27

儒家道家思想的当代价值十篇

《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孟子也提到仁义礼智四德是人性善的萌芽。这些都表明,道德价值是为人的根本原则。后世儒者从董仲舒的“正其义不谋其力,明其道不计其功

发布时间:2017-07-11 16:31

中山郑观应:爱国富国强国《盛世危言》警世南粤清风

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民,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又云:“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今尔身体羸弱,由急于丁财而不知修齐之道,是不知守身为大之旨,实舍本而求末。盖事有本末,物有始终,所知先后则有道矣。俗

发布时间:2012-04-10 00:00

姜广辉修身之道与治国之道的统一——古代行政管理经验的总结

真德秀指出,汉代,印度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其学大抵以空为宗,谓世间万物皆为因缘假合,而无自性。其学贵慈悲不杀,以为人死精神不灭,轮回转生,其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故尊尚修证佛法,以至为佛。其学善为宏大之言,颇能吸引信众。

发布时间:2019-05-12 23:02

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考试试题写写帮文库

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C.故君子不用其极 D.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标准答案:C 41.下列生活于两汉之交的词人是()。(4分)A.李煜 B.苏轼 C.李清照 D.苏轼 ★标准答案:C 42.“天知、神知、我知、子

发布时间:2015-12-13 00:00

戴氏注论语译注学而第一

务者,求也。君子,戴氏注为君国子民,此义应是受《大学》影响,《大学》有章句:“自天子以至於庶民,宜是皆以修身为本”,后段不自觉地写作“自天子达於庶民”,可照戴氏本心。道,谓仁义。仁义不同,窃以为解作仁道更佳。

发布时间:2023-10-17 17:09

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内涵精选(九篇)

《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孟子也提到仁义礼智四德是人性善的萌芽。这些都表明,道德价值是为人的根本原则。后世儒者从董仲舒的“正其义不谋其力,明其道不计其功

发布时间:2023-07-02 00:00

读《大学中庸》个人心得体会(精选11篇)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接触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正因如此,古人认真而严肃地经

发布时间:2024-01-14 22:0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秘书监侍讲傅尧俞始召赴资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发布时间:2019-07-25 09:12

郭继承内圣外王从小我到大我节来自正能量传播者zhz微博

在《大学》这部书中,有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修身为本”。意思是任何一个人,不管身份和地位有什么差别,修身都是立在社会上的根本。只有让自己变得强大,才有实力接受更多的考验。

发布时间:2023-06-28 00:00

一子路题目答案解析,一子路题目答案解析312题库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发布时间:2023-09-30 23:07

儒家哲学论文范文8篇(全文)

“自天子以至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孟子也提到仁义礼智四德是人性善的萌芽。这些都表明,道德价值是为人的根本原则。后世儒者从董仲舒的“正其义不谋其力,明其道不计其功”到朱熹的天理道德观念无不秉持了先儒的这一理念。其次,

发布时间:2020-10-15 20:58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译文与赏析国学名句

【原文】 自天子①以至于庶人②,壹是③皆以修身为本。 【出处】 《礼记·大学》。 【注释】 ①天子:古时称帝王为天子。②

发布时间:2024-02-23 00:00

2024届高考语文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人人文库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节选自《礼记·大学》) 材料二: 哀公问政。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发布时间:2021-09-18 20:29

”内圣外王“从“小我”到”大我“内圣外王,我命由我CSDN博客

在《大学》这部书中,有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修身为本”。意思是任何一个人,不管身份和地位有什么差别,修身都是立在社会上的根本。 一个人之所以失败,会有各种原因,总起来就是个人原因与外在环境两大类。就这二者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01-31 00:00

《四书蕅益解》·四书蕅益解汉程国学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前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元不单指帝王有位人说。恐人错解。今特点破。且如舜耕历山之时。何尝不是庶人。伊尹耕有莘时。传说在板筑时。太公钓渭滨时。亦何尝不是庶人。只因他肯格物致知

发布时间:2018-01-13 22:03

《中庸》新译(下)简书

(归根到底还是《大学》之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译文】上自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

发布时间:2022-04-22 10:52

任慧峰:柳诒徵的以礼释史及其现代意义——以《国史要义》为中心

特别是王家范先生指出柳氏在《国史要义》一书中“以礼释史,竟能蝶化出各种现代涵义,亦叹为观止”及其相关论述,发人深醒,但剩义犹多。基于此,本文拟从以礼释史的角度分析柳诒徵“言史一本之礼”的治史特征,首论柳氏的礼学

发布时间:2021-01-24 00:00

来自专栏:净壹新语共1785篇

氏。刘翼死后,刘志袭为蠡吾侯。 本初元年(146),梁太后征召刘志到洛陽城夏门亭,打算将她的妹妹嫁给刘志。适逢质帝逝世,梁太后便与兄大将军梁冀决策宫中,闰六月初七,派梁冀持符节,以王青盖车接刘志入南宫,这一天就登帝位,时年十五

相关推荐
  • 以修身为本是什么意思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意思是把内心纯正作为处世的根本,把完善自身修养作为做事的基础。出自北宋司马光的《交趾献奇兽赋》:“吾闻古圣人之治天下也,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心正则言实,

  • 自天子以至庶民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八条目,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早出现于两千多年前的《礼记·大学》。直到北宋程颢以“穷理”贯通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它才作为“进修之术”受到重视。南

  • 修身为本的意思是什么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意思是把内心纯正作为处世的根本,把完善自身修养作为做事的基础。出自北宋司马光的《交趾献奇兽赋》:“吾闻古圣人之治天下也,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心正则言实,

  • 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八条目,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早出现于两千多年前的《礼记·大学》。直到北宋程颢以“穷理”贯通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它才作为“进修之术”受到重视。南

  • 一切皆以修身为本

    他说,壹是就是一切的意思,『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一切皆以修身为本。底下说,「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齐家以下,则举此而措之耳」。正心以上,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四桩事情

  • 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一切以修身为本

    “政者,正也!”而“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修身、正己、立德,素来是中国人做人处世、为官理政的根本。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无止境的修行。人生能达到的高度,取决于个人修养的深度。儒

  • 敬天爱人以心为本是什么意思

    破除我执的真正方法,是壮大己心,而不是丢掉己心、丢掉我执。 壮大己心的真正方法,是“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是扩充同理心,是去理解他人心,是以己心去理解和包容他人心,从而让己心

这里是最全的自天子以至庶民皆以修身为本翻译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自天子以至庶民皆以修身为本翻译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