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大学之道出自于哪

更新时间:2024-04-24 01:54

发布时间:2024-04-22 00:00

大学之道原文翻译及赏析拼音版及朗读《礼记》文言文古诗文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发布时间:2021-11-22 17:00

小雪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礼记·大学》开篇的第一句话,意思是“大人之学”或者“君子之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性,并且推己及人,把这种品性运用到教育和引导人上去,最后达到最完善的道德境界。

发布时间:2005-02-01 00:00

第三届诚信与资助知识竞赛题库新版360文档中心

96、“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谁说的( C ) A、老子 B、墨子 C、孔子 D、王允 97 “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这句话出自谁之口( C ) A、陶行知 B、鲁迅

发布时间:2013-12-13 01:24

有一所学校的校训是“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请问出自于哪部经典?

出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大学,朱熹释为“大人

发布时间:2022-09-21 01:08

单选题“知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这句话出自于哪一本著作?A

考题 “一阴一阳之谓道”出自于哪一部古代经典?()A、《庄子》B、《易传》C、《道德经》D、《中庸》 查看答案 考题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出自()。A、孟子B、鲁迅C、梅贻琦D、郭沫若 查

发布时间:2022-06-27 08:5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哪部典著?喜马拉雅

此句出自《礼记》中的《大学》。

发布时间:2023-02-15 11:37

什么是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出自哪里?中国微山网

对于什么是止于至善的知识大家了解吗?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什么是止于至善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止于至善”意思是处于最完美的境界,达到极完美的境界。止是指达到,至的意思是最、极。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发布时间:2019-05-14 15:34

天才知道题库写写帮文库

南开大学: 1、直线运动中,至少存在一个位置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体现了什么数学定理? 答: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2、有气海之称的人体部位是什么? 答:下丹田 3、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唯一一颗自东向西逆向自转的行星是什么? 答:金星 4、

发布时间:2023-05-16 09:17

国学达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143、《大学》具有很强的行文逻辑,开篇提出了“大学之道”的三个重要方面,下列不属于其中的是 A.明明德 B.亲民 C.止于至善 D.求其放心(正确答案) 144、《大学》中的很多道理为中国人所熟知,流传着很多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发布时间:2024-04-18 10:03

中国文化传统知识问答大全屈原起源八仙过海传统文化网易订阅

72、“四书”中的《大学》主要讲述了什么? 答案:《大学》主要论述了儒家思想中大学之道的核心内容,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以及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7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岁寒三友”象征着什么精神?

发布时间:2018-01-01 00:00

2018年河南专升本语文必背诵习题(1)成人高考希赛网

4.以下语句,出自《兼爱》的是() A.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 B.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C.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D.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5.关于《登泰山记》及其作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发布时间:2023-05-12 09:12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单招题库吉格考试网

17、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中的“止于至善”出自() A:《论语》 B:《诗经》 C:《礼记》 D:《太平经》 答案:C 解析:“止于至善”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填空题 1、(

发布时间:2016-08-02 00:00

校园简报

162、“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出自(B) A、《民法》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C、《宪法》 D、《中国旅游法》 16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D)

发布时间:2020-09-27 09:39

云南“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67.下列哪句话不是出现在《大学》里(C)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B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C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D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发布时间:2021-11-01 00:00

“仁者乐山”一语出自以下哪部经典?()学赛搜题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清明,止于至善。”出自古代哪部著作()。 A.《论语》 B.《大学》 C.《孟子》 D.《中庸》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书籍?()

发布时间:2014-04-08 00:00

《晋如说儒》第八讲完整版:大学之道

首先,第一句是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三段呢,朱熹称之为“《大学》的三纲”,三个提纲挈领的东西。首先你要阐明美好的品德,这叫明明德,接着呢?要去教化民众,这叫新民。接着要做的是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4-05 07:56

儒家十三经名言(诸子百家儒家名言)晶羽科技

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57、善政者得民财,善教者得民心; 5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大学、中庸选句 5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60、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

发布时间:2022-07-02 13:32

“仁者乐山”一语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大学》B《中庸》C

“父仇不共戴天”出自哪部著作()。 A.《论语》 B.《中庸》 C.《大学》 D.《礼记》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清明,止于至善。”出自古代哪部著作()。 A.《论语》

发布时间:2017-09-13 14:29

stayhungrystayfoolish出自哪位名人()。考试资料网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出自哪位名人()。 单项选择题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出自哪位名人()。 A.比尔盖茨 B.卡内基 C.霍金? D.Steve jobs 点击查看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发布时间:2023-09-25 00:00

女孩取名男孩取名看什么书取名好,女孩子取名参考的书籍起个好

1、明德——出自四书中的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这个名字从发音上来看是非常响亮,能给人一种男孩子阳光的柑橘。其中“明”寓意高尚、光辉;“德”指的品德。“明德”一名就是希望 古代起名要

发布时间:2023-02-17 13:09

下列内容,哪一项不是出自老子《道德经》A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

下列内容,哪一项不是出自老子《道德经》 A.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B.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C.我即世界,世界即我。 D.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查看答案

发布时间:2024-01-09 12:45

春季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题

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D.“学者须先立志” 39.中国古代一位浙江籍哲学家提出“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并强调“知行合一”。与这位哲学家是

相关推荐
  • 大学之道出自哪部经典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 大学之道有哪两种含义

    大学之道就是大仁之道,君子之道,主要培养人的君子人格,具有智仁勇品格,担当精神,认同自己与天地并列三才,与天地参化育万物,让万物各尽其性,各享其命,天下文明。 “大学之道”是儒学经

  • 大学之道是什么道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

  • 大学之道指什么意思

    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到“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为第一章,也就是经的部分。按照程颐、朱熹的说法,这部分文字应该是当年孔子的论述,曾子记录和整理的。下面的内容被称

  • 大学之道八目是啥

    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中以修身为分界线,前面都是讲自己要如何,后面是讲修好自身之后,可以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 《大学》: “古之欲

  • 大学之道提问题以曾子的角度回答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与革新人们的思想弃旧图新,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

  • 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原句出自哪里

    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弗兰西斯·培根《培根论人生》 很多人总是喜欢问,为什么要读书?培根这句名言是我见过最好的回答,读书真的应该是为

这里是最全的大学之道出自于哪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大学之道出自于哪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