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礼记,大学》

更新时间:2024-04-24 04:41

发布时间:2023-05-25 00:01

古籍《大学》全文及译文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发布时间:2021-06-10 00:00

《大学》中的德治理念———史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大学》《中庸》原为《礼记》中的两个单篇,西汉武帝时收录于《小戴礼记》,后来简称《礼记》。宋代理学兴盛有了“四书”,并且出现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到了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确立科举考试第一场从四书内出题并结合

发布时间:2021-01-16 00:00

《礼记·大学》原文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先秦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

发布时间:2022-12-18 00:00

教育名著《大学》原文+译文脉脉

教育名著|《大学》原文+译文 《大学》出自《礼记》,思孟学派写的关于论述大学之道的著作。 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

发布时间:2022-03-02 00:00

《大学》原文—《礼记.大学》古本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咺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傈也。“赫兮咺兮”者,威仪也。“有

发布时间:2023-05-31 07:15

厚重的《礼记》大学中庸四书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明眼人都能看出,在“四书”中,《大学》排在前边;在《五经》中,《诗经》排在前边。为什么会这样排呢?可能是当年朱熹在编

发布时间:2021-06-01 23:17

《礼记?大学》哔哩哔哩

《礼记?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

发布时间:2022-09-09 00:00

实用《礼记·大学》(节选)课件演示版.ppt原创力文档

实用《礼记·大学》(节选)课件演示版.ppt,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注释】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

发布时间:2017-09-19 00:00

《礼记·大学》全文(现代文注释)英文对照下载Word模板1爱问

《礼记·大学》全文(现代文注释)英文对照大学 the Great Learning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文的根本宗旨,就

发布时间:2020-04-22 17:08

《大学》是中国古代典籍名篇之一,是《礼记》中的一篇,到宋代的时候

《大学》是中国古代典籍名篇之一,是《礼记》中的一篇,到宋代的时候,由于程颢、程颐非常重视大学,认为“孔式之遗书,而初学入徳之门也,”以及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对大学的重新阐释,将其升华为哲学,而后被后人广泛关注。《大学》部分的内容主

发布时间:2023-09-07 00:00

《大学之道》拼音版,可打印(礼记)文言文古文之家

〔注:节选自《礼记·大学》(《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明明德:彰明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彰明。明德,美好的德行。 ]

发布时间:2019-06-11 11:50

古代文选:大学之道(选自《礼记》)网易订阅

本文选自《礼记·大学》。 正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4]知止而后有定[5]定而后能静[6]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7]知所先后则近道矣[8] 注释 [1]大学:指博学,即个人修

发布时间:2020-04-27 20:38

礼记·大学之道《大学》原文注释赏析古文观止品诗文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程颢、程颐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编次章句,到朱熹时重新编排整理,入《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四书”之一。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

发布时间:2024-03-22 15:21

《礼记》《大学之道》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学习力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礼记》《大学之道》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之道》原文 《大学之道》

发布时间:2022-07-25 13:18

《礼记·大学》第七章:"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抖音

《礼记·大学》第七章:"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发布时间:2023-04-17 20:39

大学之道原文翻译及赏析拼音版及朗读《礼记》文言文古诗文网

《大学》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据断代史学家班固在“《记》百三十一篇”下自注云“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他认为《礼记》各篇的成书年代主要分布在战国初期至西汉初期这段时间。清代人崔述认为:“凡文

发布时间:2024-04-19 00:00

大学之道/《礼记》(Page3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部编版

好多电子课本网免费提供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部编版)电子课本第33页,给高二学生在线预习和复习大学之道/《礼记》知识点及中小学语文(家教)老师备课,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老师教学质量。

发布时间:2024-04-19 00:00

《礼记》大学原文及翻译

《大学》先明确提出博学的宗旨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还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大步骤。从实用主义角度,对现代人如何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大学》言语简约,内涵深刻,对古代社会

发布时间:2019-06-02 00:00

戴圣《小戴礼记》(节选)中原名作中原人文社科网河南省社会科学

《礼记》有《曲礼》《檀弓》《月令》《曾子问》《礼运》《学记》《乐记》《经解》《孔子闲居》《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大率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所记,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发布时间:2022-08-07 23:39

“大学之道”——《大学》新读之一

本文即尝试据此对《礼记》之《大学》一篇进行分析。所谓新读云者是相对朱子《大学章句集注》而为言。我认为,朱子最大的误读处是其将《大学》之书的主题或性质判定为对“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的讨论。如此处理或许十分便利于他将

发布时间:2022-01-17 16:19

丁鼎:《礼记》在经学史上的地位变迁及其当代价值

在儒家经典体系中,《礼记》是一部非常特殊而且非常重要的经典著作。它全面、集中、系统地论述、阐释了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天道人伦观念、心性教养的途径和原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礼记》仍然具有重要的思想

发布时间:2022-11-17 17:10

礼记大学是谁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初三网

《礼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大学》的作者是曾子。《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

发布时间:2018-04-03 12:33

《大学》原文以及翻译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以下是《大学》原文以及翻译,欢迎阅读。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

发布时间:2022-04-18 15:57

《大学》:大学之道与大人之学团结网

《大学》是儒家思想的纲领性文献,原为《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大学》在南北朝时始有单行本,南宋朱熹重新划分经传,调整顺序,增补传文,作《大学章句》,并将《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作《四书

发布时间:2020-10-10 11:31

国学经典《大学》全文「带翻译」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 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 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 其门徒留

发布时间:2021-08-28 00:00

《大学》朱子序及解释儒学自习室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 【略释】 这一节开宗明义,先交待《大学》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古代最高学——大学——的教育内容。朱子所说的古代,大概是指周代。有关周代的大学的记述,今仅见于《礼记》的王制、学记

发布时间:2021-09-07 12:01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四课《大学之道》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4.了解《大学》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当代很多学者认为实际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是讨论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在宋代以前,《大学》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

发布时间:2019-07-15 00:00

《儒藏》精华编第55册介绍:《礼记集说》《大戴礼记》《大戴礼记补

《儒藏》精华编第55册已于2009年6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此册隶属经部礼类礼记之属,共收录四种礼记类著作:陈澔《礼记集说》、卢辩注《大戴礼记》、孔广森《大戴礼记补注》和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

相关推荐
  • 礼记·大学(节选)

    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大学》分为三纲领八条目。主要是教导“大学生”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上等的

  • 《礼记·大学》节选注音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

  • 《礼记·大学》节选朗读

    2019-01 2 礼记-大学(原文)诵读(下半部) 489 2019-01 1 礼记-大学(原文)诵读(上半部) 1185 2019-01 专辑主播 lulu公益图书馆 3991

  • 《礼记·大学》节选断句

    《尚书·周书》中的《康诰》篇上说:“能够弘扬美德。”《尚书·商书》中的《太甲》篇中说:“思念上天的高尚品德。”《尚书·虞书》中《帝典》篇中说:“能够弘扬伟大的德行。”这些都是说要自

  • 大学之道明德亲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系儒家经典著作《大学》的开篇第一句话,系指儒家所谓“大学”教育的初衷和目的在于使接受“大学”教育者领悟并践行“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此

  • 亲民的读音

    沪江在线词典网为您精选亲民的意思及读音、亲民是什么意思、反义词、近义词等信息,由张小妍于2012年6月28日添加。 读音:qīn mín 注音:ㄑㄧㄣㄇㄧㄣˊ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 大学之道在亲民亲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系儒家经典著作《大学》的开篇第一句话,系指儒家所谓“大学”教育的初衷和目的在于使接受“大学”教育者领悟并践行“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此

这里是最全的《礼记,大学》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礼记,大学》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