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道教与生态:宇宙景观的内在之道

更新时间:2024-04-24 07:52

发布时间:2023-01-24 06:00

微信公众平台

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

发布时间:2021-02-03 00:00

一位汉学家眼中中国道教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百家论道道教之音

1987年至198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交流学习,此后学习文言文,研读《老子》和《庄子》等道家典籍,走上了研究道教的学术道路。他与诺曼·吉瑞德(N. J. Girardot)和刘笑敢一同编著了《道教与生态:宇宙景观的内在之道》(2001)一书,详尽阐述了

发布时间:2023-04-09 16:15

建筑风水学论文范文(5篇)

在张晓瑞的博士毕业论文中[18],将目光投向传统道教生态思想并立足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与实践之路。以“天人合一”“天地父母”“道法自然”等具有生态意义的思想要素灌注到生态环境构建的实践之中,使生态环境构建在具有内在

发布时间:2022-04-25 18:25

道家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论文(通用9篇)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认为人和世间万物都是以自然为根基,皆是从自然界中演变而来,有着共同的生存基础,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宇宙的固有法则。从道家生态美学的观点来看,“道”即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人类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必须以“道

发布时间:2023-03-05 08:45

道家的审美理念研究论文(锦集16篇)

而是应该努力恢复、保持和发挥自己内在的自然本性,这叫“修至于身,其德乃真。”(《老子五十四章》)人们应该放弃向外的追求和学习,不是“为学日益”,而是要“为道日损”,损之又损,直至于无,把一切人为的东西消除干净,如此才能“为

发布时间:2009-06-27 19:41

风水学入门胡小设计师设计本

中国风水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其它相关学科交叉渗透,具有了我国古代哲理、美学、心理、地质、地理、生态、景观等诸方面的丰富内涵。应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风水学中同时也掺杂着许多非科学的、落后的及人为的因素,这正是开展中国风水学理论

发布时间:2020-03-25 20:46

论文集提要(智能与智慧)书评

本文试图追溯一种人类文明的历史秩序来思考人工智能,也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尝试回答博古睿中国中心项目组提出的一些问题。姚中秋: 人工智能,吾与也内容提要:现在还未到“奇点”,且似乎相当遥远,西方人目前之恐惧情绪起于其所想

发布时间:2019-05-14 12:53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写写帮文库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 摘要:本文阐述了汉字中传达出的儒释道精神,以及儒释道精神对中国汉字的影响,正确运用儒释道精神解读中国汉字的意义以及用好汉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关键词:汉字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发布时间:2023-05-22 20:53

道家思想为什么强调尊道贵德?提倡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宇宙本原道法

《老子想尔注》中说:“生,道之别体也。”《西升经》中说:“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意即人的生死、年寿的长短,决定于自身的修行,这种追求不仅是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身命运的掌控,更是对人类自身的本质和宇宙规律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8-05-24 00:00

宗教与中国文化和合共生道教的生态和谐思想道家文化道教之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体现了道教对宇宙规律的深刻洞察,运用辩证法思想揭示了万物运动的基本规律,在动态的变化中寻求宇宙的平衡。道教生态伦理强调人和自然万物的生命都有存在的权利,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和合共生、共存

发布时间:2023-03-18 09:04

道家文化论文十篇

道家提倡自然无为,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道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根,人类之始,运动之理。道家学派在发展过程中,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现代社会中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道德经》是老子传下来的一部关于自然、人类社会

发布时间:2022-07-30 12:53

艺术设计论文

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复合式的景观结构,最终体现出茶园文化生态旅游的内涵。在旅游的视角下,在针对茶园环境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特色和民风民俗,在对当地特有的茶文化进行充分了解之后,才能设计出与其他茶园生态旅游有

发布时间:2014-11-21 17:54

天人合一万物一体——道教的生态智慧凤凰佛教

编者按:2014年11月25日至26日,以“行道立德济世利人”为主题的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在江西省鹰潭龙虎山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和高道大德近百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道教文化与当代社会的人文发展与融合进步展开讨论。山东省道教协会副会长

发布时间:2020-05-14 00:00

解密中美元首茶叙背后的那幅古画:洞天福地与道教艺术

中国道教的洞天福地是中国人与宇宙观、自然观的集中体现。虽然道书中开列了天下108处洞天福地,但很显然这些只是一个虚数,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洞天福地”。 左:身体化的山水,将整个崑崙山比作人体,洞府为穴位,气脉为江河。《正统

发布时间:2023-08-28 00:17

知识竞赛题目类型(模板4篇)

答:有仿汉景观街、游客服务中心、4d影院、八卦迷宫、养生会所、观光大道改造、生态餐厅、道源桥建设等。37、2011年2012年3月,天静宫举办国内外道教领袖朝拜老子仪式,老子办与县老年书法协会在老子庙会期间联合举办“道德经书画展”

发布时间:2022-11-13 17:29

生命哲学通用12篇

影片中间部分由一大段的宇宙生命起源演化的影像,与现实回忆中的杰克的生命成长历程有着换喻的修辞关系。向日葵、树、这些都是影片中的隐喻,正如影片的旁白所揭示的,父亲教给小杰克生存的成功之道:要有坚强的意志,若你真的强,人们

发布时间:2018-07-09 00:00

道家思想之宇宙

它与我们通常看待存在、非存在、虚无、实体的看法都不相同,乃是以一种环环相套的圈层宇宙构成论为背景来解释天、地、人、物的存在形式。这与道教的根本道论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中国有许多论述洞天福地的古籍,其中《正统道藏》收录最

发布时间:2010-01-12 00:00

蒋朝君:女性主义的动人与艰辛——从道教之“道”到妈祖信仰中的

摘要:“道”作为道家、道教哲学中的最高概念,与母系氏族时代的女性崇拜有关;道家、道教“道”的尊崇中包含着对女性主义的存在特质的推崇。与世界上其它各大文明形态和哲学思想流派所倡导的那种对女性主义存在特质采取坚决拒斥的态度不同,

发布时间:2022-07-28 15:49

社会现象议论文赏析八篇

而诗歌理论也深受佛学影响,如皎然《诗式》就从理论上将佛境与诗境打通。这一切,促成了唐代佛理诗的兴盛。 作为古典哲理诗典型形态之一的唐代道教诗和佛理诗,① 大量运用议论手法进行说理,成为唐诗议论的一大景观。

发布时间:2018-10-23 08:19

龙虎山龟峰:丹霞天成藏道韵中国数字科技馆

龙虎山-龟峰丹霞地貌区融合了大自然红、绿、蓝等多种色彩元素和峰、石、水、林等自然环境要素,集丹霞地质、丹霞地貌、丹霞水体、丹霞生态和丹霞文化等5大丹霞景观类型于一体。这些自然与人文资源组合有序,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美学

发布时间:2015-05-28 15:54

六月幸福季向快乐出发6月烟台城市月月休闲汇胶东在线旅游频道

1、览道教发源圣地:昆嵛山烟霞洞作为道教全真派的发源地,不仅自然景观清幽奇绝,藏风纳气,更有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这里松祚掩映,仙道聚集,唱经声、钟鼓声萦绕山间。身在此间,可欣赏原生态的森林奇景,更能置身千年道教的气氛里,享寿

发布时间:2023-05-10 08:54

李白的山水诗摘抄(精选18篇)诗词名句

曾经正式受了道并成为正式的道士,他一生的创作中,也有很多诗与神仙道教相关第二,在这个大地有机体中,每个生物占据着各自的生态位,各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在山水景观的审美中,人们十分注重山水自然美中体现的人文品格,往往对于和历史

发布时间:2017-09-16 00:00

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pdf毕业论文文档投稿赚钱网

形成与发展 72 3.4.7 道教养生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74 3.4.8 道教劝善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76 3.4.9 道教生态文化资源的形成和发展 77 3.5 道教文化资源管理体制 78 II 3.5.1 道教文化资源管理历程 78 3.5.2 现阶段我国道教

发布时间:2018-01-26 00:12

李合春道长:窥黄帝阴符之机探寻社会和谐之道简书

《太平经》也言道:“天地病之,故使人亦病之,人无病,即天无病也;人半病之,即天半病之,人悉大小有病,即天悉病之矣……”,可见,天地的化育流行与人类的活动具有相互影响的特性,一损俱损,一荣俱荣。道教把整个宇宙看作生生

发布时间:2021-05-14 00:00

人境互照:陶潜的隐居理想与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愿望

David T.Y. Chen[陈]在“梭罗与道教"中指出,Libraire Orientale于1831年出版了另一个道家经典的法译本,即G. Pauthier的《论老子所创道之教义的起源和传播》;该书出版时间与爱默生的时代相符,Chen认为梭罗应该读过此译本。如果这样的

发布时间:2024-03-31 00:00

2024年02月中国道教协会招考聘用应届生笔试历年(20162023年)真题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2024年02月中国道教协会招考聘用应届生笔试历年(2016-2023年)真题荟萃带答案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420题)1.《行政许可法》规定,对于有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两个以上申请人申请均符合法定要求的,行政机关应当(

发布时间:2020-04-21 00:00

中国山水文化的传统智慧——论名山风景区的演进发展景观点评

五岳既不是海拔最高的山,也不是景观最美的山,也不是生态系统最完整的山,却被帝王选为君权神授之地!因为它是在先秦(221BC以前)“五行”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构建的人天模型,中华五岳成为国家社稷的象征。

发布时间:2015-01-01 00:00

00321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考试大纲(2015版)自考生网

1.2中庸之道的价值观 中庸的主要含义及其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2.2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教的形成与信仰特征。道教与古代医学'、化学、药物(2)中国民族传统美德与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在关系。 (3)中国古代艺术的致用精

相关推荐
  • 大学之道全文讲解诵读表演

    《大学之道》朗读 9584 2022-10 4 《论语》十二章(第十二则)讲解 4116 2022-10 5 《论语》十二章(第十一则)讲解 3715 2022-10 6 《论语》

  • 大学之道全文讲解金海峰

    第一课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第二课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第三课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第四课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第五课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第六课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

  • 大学之道全文讲解视频完整版高清

    更多实用攻略教学,爆笑沙雕集锦,你所不知道的游戏知识,热门游戏视频7*24小时持续更新,尽在哔哩哔哩bilibili 视频播放量 1105、弹幕量 0、点赞数 4、投硬币枚数 0、

  • 大学之道全文讲解完整版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 易经全文讲解

    《周易》里的“六十四卦”,图像上是由两个八卦上下组合而成。按照一定的规律演化。在阴阳的变化中,阐述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和指导。 六十四卦方图 六十四卦方圆图

  • 大学之道全文讲解ppt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十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十五)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十四)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十三)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十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十一)文言文阅读专

  • 大学之道翻译及解析知乎

    今天,我们驻足回望,过去的一百天,有哪一句《大学》经典,也曾触动你的心? 1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开篇,就用“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九个字概

这里是最全的道教与生态:宇宙景观的内在之道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道教与生态:宇宙景观的内在之道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