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更新时间:2024-04-24 17:21

发布时间:2022-07-25 15:21

论语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原文】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译文】曾子说:“可以把未成年的幼儿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务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而不动摇屈服一一这样的人是君子吗

发布时间:2023-06-08 08:57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

但是,能勇于承担托孤之责并矢志不渝的,唯有君子,多数人很难做到这一点。历史上,王莽、司马懿等人,都曾被寄予托孤之任,但遗憾的是他们都背叛了自己的诺言,辜负了国家的厚望,成为篡权夺国的乱臣贼子。 其次是“临大节而不可夺”,这

发布时间:2024-04-12 00:00

临大节而不可夺临大节而不可夺介绍历史典故词典网

大节:指生与死的考验。不可夺:意为不可夺其志。 面临生死考验而不动摇屈服。语出《论语.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汉书.师丹传》:“临大节而不可夺,可

发布时间:2019-06-12 11:25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修养

节操类名言赏析《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发布时间:2022-04-11 00:05

《论语·泰伯篇》之临大节而不可夺简书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大节”至少有2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安国家、定社稷,这是关于国家大事的。比如文天祥对抗蒙古军时兵败被俘,被蒙古军囚禁三年。在这三年里,他经受住了分分秒秒的考验。与一腔热血、立即引颈就戮的勇气相比,

发布时间:2015-03-18 16:32

临大节而不可夺

节、义、廉、退是四件事。节,就是节操。《论语?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曾子说的是诸葛亮的故事,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把自己的儿子交给诸葛亮代为抚

发布时间:2017-09-22 04:11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翻译断句《论语》中:临大节而不可夺也1断句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翻译 断句《论语》中:临大节而不可夺也1断句: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还是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2翻译:大节是:大:重大考验 节:有气节 还是 大节:

发布时间:2022-05-26 14:09

33《论语》—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53 -- 3:01 App 05、《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22 -- 0:41 App 10、《论语》—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882 1 4:41 App 34、《论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328 -- 1:27 App 13、《

发布时间:2022-02-07 00:00

大节不可夺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成语大全

《论语?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曾子说的是诸葛亮的故事,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把自己的儿子交给诸葛亮代为抚养,这个儿子正是笨头笨脑的蠢材“阿斗”。

发布时间:2023-02-07 15:50

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①,可以寄百里之命②,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③?君子人也。” 注释 ①六尺之孤:古人以七尺指成年,六尺指十五岁以下。 ②百里:指方圆百里的诸侯大国。

发布时间:2015-06-10 08:45

人民日报世说心语:临大节而不可夺观点人民网

读罢《答田岛书》全文,我面对腾冲国殇墓园后山大片密密麻麻的矮小墓碑,想起了孔子《论语·泰伯篇》中的一句话:“曾子曰:……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多数考验与烦恼都是来自“小节”,是由“贪嗔痴”所引发的

发布时间:2016-06-01 00:00

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8.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⑴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译文】曾子说:“可以把幼小的孤儿和国家的命脉都交付给他,面临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却不动摇屈服——这种人,是君子人吗?是君子人哩

发布时间:2022-01-28 02:35

"处废置之际,临大节而不可夺,遂匡国家,安社稷。"全诗赏析古诗文网

处废置之际,临大节而不可夺,遂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光为师保,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财三年,宗族诛夷,哀哉!昔霍叔封于晋,晋即河东,光岂其

发布时间:2023-07-17 00:00

临大节而不可夺临大节而不可夺历史典故故事临大节而不可夺出处

历史典故> 临大节而不可夺 大节:指生与死的考验。不可夺:意为不可夺其志。 面临生死考验而不动摇屈服。语出《论语.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汉书.师丹传》:“临大节而

发布时间:2019-07-16 11:49

经典的论语原句及翻译

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 1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译文】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

发布时间:2023-07-31 00:00

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改名为奉节,诸葛亮的奉公守节

这座城市因旌表漢丞相诸葛亮奉昭烈皇帝刘備,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改名为奉节,诸葛亮的奉公守节,传颂至今! 1297 138 192 104 发布时间:2023-07-31 03:26 同证菩提

发布时间:2024-01-19 12:58

经典《论语》原句及翻译参考

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 1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译文】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

发布时间:2022-11-30 19:18

可托六尺之孤解签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解签卜安居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启示 意思是此人可以寄托,时候到了自会相遇,意为上世结缘,今生必会相遇,不要延误,在他乡相遇,到那时你们各自会快乐。 释义 托六尺之孤:孤,死去父亲的小孩叫孤,六尺指15岁以下,

发布时间:2024-01-07 00:00

中共诸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诸城市监察委员会

颜体一改唐初书法劲瘦内敛为主的特点,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充盈着庄严正气和充沛元气。“纵横有象,低昂有态”,犹如巍巍松柏,屹立不倒,“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发布时间:2020-01-20 10:37

《曾子》名言一百句,先贤智慧一生受用网易订阅

6、大节不可夺 【原文】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论语·泰伯》 【译文】 曾子说:“可以把幼小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一个国家的命运委托给他,面对生死存亡的关头却不动摇

发布时间:2022-04-08 17:46

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今天,缅怀叶挺将军

当时不少新四军战士 都想拍张纪念照片 寄给家人 或自己留存 临大节而不苟,严守节操,志不可夺 1941年1月 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 叶挺放弃了突围的机会 坚持与军部共存亡 “皖南事变”后

发布时间:2021-01-14 16:12

风雨百年雨花魂柳亚子赞他“临大节则毅然不可夺”南报网

“君赋性仁爱,平易近情,临大节则毅然不可夺。其为人也,俭于持躬,而厚于遇友,怀才而不伐,负责而不兢,渊渊乎君子哉!顾反动者流辄深忌之,恒欲得而甘心。”1938年,柳亚子撰文,深情怀念故友雨花英烈侯绍裘。

发布时间:2021-11-17 00:00

说不尽的《论语》(之六2)如东日报

临:面对。惧:戒惧。遇事谨慎戒惧。 《论语·述而》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58.六尺之孤 指未成年的孤儿。 《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发布时间:2022-08-03 09:23

孔子的名言集锦

24、不学礼,无以立。 2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6、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的名言2 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发布时间:2019-04-25 00:00

重庆38区县名字的由来,99%的重庆人都不晓得!上游新闻汇聚向上的

临大节而不可夺 — 奉节 “临大节而不可夺”,唐贞观时改为奉节县并沿袭至今。当时为旌表三国蜀丞相诸葛亮,奉昭烈帝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故改名县为奉节。 开江之畔 — 开州

发布时间:2015-08-31 00:00

《中国教育报》电子版中国教育新闻网记录教育每一天!www

1946年,中央大学复员回到南京后,为王伯沆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国民政府敬送了“爱国耆儒”的金字匾额,以表彰逝者临大节而不可夺的民族气节。 大纛坪:师生众筹旗杆 1934年秋,与金陵大学毗邻的日本领事馆内,兀然竖起一座钢骨旗杆,每日升

发布时间:2012-06-23 00:00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搜狗百科

晋李密《陈情表》:“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意思是说舅舅改变了母亲不再嫁之志。 《论语·泰伯第八》:“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临大节而不可夺”,就是临大节

发布时间:2015-04-15 00:00

济宁档案信息网编研成果档案资政参考(2015年第1期):儒家廉政

●《道义的前提下,去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这样人们就不会嫌憎他的所取。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释义】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能丢弃自己的节操。此话教诲人们,在大是大非面前,在面临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决不能动摇放弃自己

发布时间:2020-02-03 00:00

论语·8《泰伯篇》原文翻译及赏析孔子文言文猿诗词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发布时间:2021-06-03 14:52

坚实的肩膀(论语)书评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发布时间:2022-12-14 08:17

孔子关于反思的名言(推荐15篇)

3.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4.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相关推荐
  • 好学近乎知

    大学毕业之后,我去考研,不知天高地厚地要考北大中文系。那个时候的北大中文系考研不指定参考书目,论坛上有人列出来民间版参考书目,我一本一本地啃,光教材加起来就有80多本。过程很苦,但

  • 合抱之木

    合抱木装修网是广州南沙区最大的设计装饰服务平台,平台提供自营装修服务,包括量房、方案设计、装修报价、装修施工、建材团购等装修装饰服务,南沙装修就选合抱木装饰!

  • 知耻者近乎勇

    真正努力前进者,不会把时间耗费在负性情绪上。 3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力行善事,有羞耻之心,方可成君子。 35、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

  • 君子慎始

    他说:“艺者,所以事成德者也;德者,以道率身者也。艺者,德之枝叶也;德者,人之根干也。斯二物者,不偏行,不独立。木无枝叶则不能丰其根干,故谓之瘣;人无艺则不能成其德,故谓之野。若欲

  • 三思而后行

    出处《南齐书·公冶度》:“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示例他非常细心,办事总是三思而后行。 人气11866次 相关百度“三思而后行”谷歌“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后行成语接龙:三思而后行 →

  •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而后勇

    总之,读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入门者在未养成习惯、未学会方法前,常常被半途而废,这个时候要想起毛主席“下苦功”三字,经过一段时间后,就能收获阅读的乐趣,到时候读书就成了习惯

  •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1913年,局小制定校训“勤、勇、朴、诚”。 百年来, 四字校训承载局小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底蕴。 在局小120年校史长河中, 多少英才一时见? 他们以校训为根, 勤勇以律身, 朴诚

这里是最全的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临大节而不可夺也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