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大学之道》的论证特点

更新时间:2024-04-23 19:21

发布时间:2022-06-22 09:15

大学之道及个人理解与解读

1、大学:在古代有两种含义 博学 、 相对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2、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是形容词

发布时间:2023-09-06 00:00

辨本末知先后有始终——选择性必修上《大学之道》解读

下面以《大学之道》为例,进行解读。 3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简单来说即大人之学,大人为学。 这里的大人,既是与孩童相对的生物意义上的大人,万一出现“巨婴”式大人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1-09-07 12:01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四课《大学之道》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2.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四课《大学之道》教案 【素养目标】1.了解曾子及其思想主张,了解《大学》的主要内容。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

发布时间:2023-01-21 00:00

大学作文范文语文(精选17篇)

选修语文《大学之道》教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2.理解文意,准确翻译。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4.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2、3 难点:目标3、4

发布时间:2023-09-08 08:54

《大学之道》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1.积累文学常识。2抖音

《大学之道》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1.积累文学常识。 2.理解文意,准确翻译。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4.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新手教师#新手教师不迷茫 #新手教师必看 #新手教师 -

发布时间:2022-09-21 09:55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老子四章

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四章五石之瓠兼爱中国文化传承国学经典打造书香中华教学目标梳理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五石之瓠兼爱四篇选文的行文思路。分析选文采用的论证方法及其论述效果。辨析六篇课文的文体特点、感受选文不

发布时间:2022-09-19 00:00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老子四章》《五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兼爱》 中国文化 传承国学经典 打造书香中华 1 教学目标 梳理《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五石之瓠》《兼爱》四篇选文的行文思路。

发布时间:2023-05-24 00:00

《大学之道》学案.pdf原创力文档

《大学之道》学案.pdf 18页VIP内容提供方:微传网络 大小:2.27 MB 字数:约1.9万字 发布时间:2023-05-24发布于河北 浏览人气:1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

发布时间:2023-08-08 00:00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先秦文学)

A.舍本逐末 B.井底之蛙 C.祸起萧墙 D.功亏一篑 14.《礼记》成书于 ( )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东汉 15.历史上的“四书”不包括 ( ) A.《大学》 B.《礼记》 C.《中庸》 D.《论语》

发布时间:2023-05-24 00:00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四课《大学之道》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该【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四课《大学之道》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是由【baibai】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四课《大学之道》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的内容,可以

发布时间:2016-11-08 00:00

大学之道(三十九)高校目标管理的主要特征及实施策略湘潭大学人事处

大众化高等教育这种多样化的特点,必然要求我们确立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多样性的高校目标管理方式,并采取与之相辅相成的手段。有什么样的方式,就需要什么样的手段与之匹配。在注意高校目标管理方式多样性的同时,还应保持特殊条件下实现

发布时间:2023-06-22 00:00

《大学之道》(含答案)易购文库

《大学之道》课后巩建议用时:40分钟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

发布时间:2023-05-11 12:07

家庭伦理道德(精选5篇)

《礼记》共49篇,它对大学之道、中庸之道、妇道、孝道、礼乐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记述,其伦理思想可大体归为个体道德、家庭伦理和社会理想三个部分。其内容体系完备,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大学、中庸之道的个体道德建构

发布时间:2023-07-10 17:10

道德与传统文化精选(九篇)

比如《礼记?大学》中写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

发布时间:2022-06-05 15:23

大学生就业难论文赏析八篇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

发布时间:2021-12-14 09:35

知识议论文

用反向事例或对比说明论点,如《理想的阶梯》中用没有理想的人不爱惜时间与有理想的人珍惜一分一秒加以对比论证。 知识议论文3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发布时间:2023-04-17 07:55

《治校之道》读后感(锦集17篇)

《治校之道》读后感 “xhf72014755”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治校之道》读后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治校之道》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治校之道》读后感 《治校之道》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3-03-01 20:31

2023年《大学之道》读后感悟《大学之道》读后感400字(5篇)

一位先哲有说育人为主,德育为先,而恰恰的在《大学之道》的第一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确的提到德对于一个人的至关重要。而文章就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在《朱子语类》卷第十五中将这段文字概括为“三纲”

发布时间:2022-01-01 00:00

5.2《大学之道》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

4、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点拨一. 参 子舆 春秋末年 儒家 孝恕忠信 修齐治平 内省慎独 以孝为本 宗圣 《中庸》、《论语》、《孟子》 点拨二. ①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②明明德

发布时间:2024-04-18 00:00

大学语文教案

《大学之道》教案 篇1 【素养目标】 1.了解曾子及其思想主张,了解《大学》的主要内容。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 4.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

发布时间:2023-03-02 15:43

孔子教育论文范文10篇(全文)

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八佾》)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孔子对学生的智能、志趣和个性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柴也愚,参也鲁,

发布时间:2022-03-07 21:14

第4课《论语十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导学案及检测

4?《论语十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学习目标: 2?阅读文章,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推敲句子含义,提髙文言阅读能力。2?梳理作品思路,了解作品的主要观点,体味儒家诸子的思想魅力。

发布时间:2022-10-16 23:26

第五章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360文档中心

9、《大学》提出了当时大学教育的三大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教育的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0、六舞指《云门大卷》、《大咸》、《大韶》

发布时间:2023-10-20 17:26

儒家的思想特点十篇

儒家的思想特点篇1 儒家学派自其创派起,就保持了对人的现实学习活动中诸问题的高度关注。学习思想始终不离儒家学派关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一言以蔽之,儒家“成人”的实现有赖于人的现实学习活动。综观孔子、《大学》、《中庸》、孟子

发布时间:2022-07-16 00:00

大学之道词类活用小白求学记

(3)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 (4)会天大雨,道不通(名词,道路) 修: (1)先修其身(动词,修养) (2)修守战之具(动词,修理、整治) (3)邹忌修八尺有余(名词,长,这里指身高) 《大学之道》论证特点:

发布时间:2015-12-12 00:00

尊道敬学与大学的活力释放光明日报光明网

因此,探索大学之道,既要将大学置于现实社会之中,又必须回到大学作为一种特定社会组织的属性,研究其生存和发展规律;不能简单局限于对其职能定位的思考,而需要研究如何通过制度和机制创新谋求活力的激发与释放。

相关推荐
  • 大学之道第一段主要内容

    『7』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注释】 (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

  • 大学之道每段概括

    《大学之道》笔记② 三、重点字词 (6)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 (止:提出目标 ; 定:下定决心) (7)静:心不妄动。(“卒然临之而不惊”面对欲

  • 大学之道主要讲什么内容

    朱夫子《章句》解释当中也很简单,只有几行字,他讲到,「明德为本,新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此结上文两节之意」。这是按照前文的意思讲下来。前文两节经文,「大学

  • 大学之道的主要观点

    1、大学:在古代有两种含义 博学 、 相对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2、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即

  • 孔子的时代背景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太史公曾说:“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

  • 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孔子就是一个“人” 提到孔子,人人都知道他是至圣先师,是中华文化史上最重要、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但他为什么重要、伟大,大多数人却不甚了了,甚至心中不免犯疑:他真有这么伟大吗?尤其

  • 论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其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孔子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

这里是最全的《大学之道》的论证特点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大学之道》的论证特点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