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

更新时间:2024-04-24 02:10

发布时间:2020-09-28 11:29

贞元共读《孟子译注》—梁惠王上1.11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发布时间:2019-04-04 10:49

<上一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其翻译

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

发布时间:2022-11-08 00:00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翻译】 处在下位的人不能得到上面的信任

发布时间:2021-02-05 00:00

《中庸》注释(二十四)

【原文】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发布时间:2022-08-21 00:00

《中庸》第十九讲诚身有道虚空先生线上课原文整理

如何才能让自己合道呢?所以接下来又来告诉我们:“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原文)。 我们现在也是一样的,现在不用我们去治理百姓了,我们要想去做更多的事情,要怎么办?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发布时间:2022-09-14 07:36

礼记中庸全文及翻译注释古典名著网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 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发布时间:2022-12-05 11:55

較洪武正韻四書正文:較洪武正韻四書正文ChineseTextProject

饿树大故也者蒲卢啸执为政在人尔人以一身修身以道修道以得仁者尺也亲亲为大义邑盂掌贤属大亲亲之杀置落芝等礼所生鹤在下位不获乎上高不可得而治矣少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见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属不可以不天天

发布时间:2023-08-16 17:32

传习录中华经典藏书最新章节王阳明著掌阅小说网

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 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如

发布时间:2021-02-18 13:43

道德经道德经博客CSDN博客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如果社会上不推崇有才德的人,老百姓就不会相争;不

发布时间:2022-10-09 17:11

中庸第二十章原文及翻译

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

发布时间:2023-04-02 00:26

孟子旁通(三)孟子旁通实修驿站

在古代——秦汉以前,“德”与“道”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所以在那时以前的古书上,这两个字大多是分开来,到了后世,才把道德两字合在一起用,而成为“道德”一统的概念了。这里齐宣王以修德、行德政为问,而孟子仍没有作正面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4-13 23:33

菜根谭全文及讲解

被当政者垂恩重用往往会招来祸患,所以一个人从政时不可过分贪恋权位,应抱有“见好就收”、“急流勇退”的态度;不过有时遭受小小的挫折,反而使人走上成功之路,因此遭受不如意的事打击时,千万不可罢休,不再继续奋斗。

发布时间:2022-07-23 08:31

庄子名言名句

45、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46、鲁酒薄而邯郸围。 4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

发布时间:2022-11-17 00:00

《道德经》(帛书版)经文译文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本章67个字】

发布时间:2021-11-17 00:00

说不尽的《论语》(之六2)如东日报

《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47.就正有道 就正:请求指正。向有学问的人请求指正。 《论语·学而》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48.举一反三 反:类推。从一件事可以类推出许多同类事理。

发布时间:2022-11-25 10:08

孔子的经典语录

【译文】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18、【孔子语录】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相关推荐
  • 儒家忠恕的含义

    中国儒家伦理范畴,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最早将忠恕联系起来的是中国春秋时代的曾子。他在解释孔子“吾道一

  • 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作文800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作文800字 第1篇 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或愿意做的事,但也有不想做的事或不愿意做的事,然而,在面对自己不想做的事的时候硬加到别人身上,别人心里往往会有

  • 忠恕出自于哪里

    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 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总起来说,忠

  • 忠恕兼明德是什么意思

    《礼记·中庸》引孔子的话:“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讲的也是同一意思。此一理念体现了孔子思想乃至中国文化的异量之美,西方思想界将孔子的这一思想称作属于全世界的道德

  • 忠恕违道不远什么意思

    这段原文,首先为我们提出了忠和恕的概念,为什么说“忠恕[shù]违道不远,”我们来看什么是忠和恕? 首先,忠在国家层面是因为感恩,所以奉献,你感恩国家的养育之恩,所以要为祖国作出奉

  • 吾道一以贯之什么意思

    第二,本篇孔子就讲到“吾道一以贯之”,换句话说,就是体用一贯,有体有用。所以说仁只是行为,只讲用不讲体,不讲内心修养,也错了。如果像另一派的宋儒所说,仁就是在那里静坐,养性谈心为仁

  • 忠恕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和”是中国哲学中的一种理想境界,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浩繁的汉字中,“和”字是一个结构简单、人人共识的字,但是它却又是一个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的字,它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深处,渗透

这里是最全的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