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大学而后有定定而后能

更新时间:2024-04-24 05:15

发布时间:2024-04-17 00:00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语本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朱熹 集注:“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唐 柳宗元 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诗:“味道怜知止,遗名得自求。”宋 程颐 四箴

发布时间:2023-04-30 00:00

知止而有得”出自哪里?是从《大学》中的“知止而后有定”演化

出自:“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有典故,是从《大学》中的“知止而后有定”演化而来的。 意思是: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知道目的地才能够有所收获。 原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

发布时间:2014-09-02 09:36

《大学》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首先来看“知止而后有定”。前面说了“在止于至善”,我们要知道“止于至善”的道理。“至善”是先王之道,做人的基本准则

发布时间:2023-12-03 00:00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

知止而后有定①;定而后能静②;静而后能安③;安而后能虑④;虑而后能得⑤。物有本末,事有终始⑥。知所先后,则近道矣⑦。 【注释】 ①知止而后有定:《大学直指》云:“止之一字,虽指至善,只是明德本体,此节指点人处,最重在知

发布时间:2024-04-22 06:41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出自先秦《礼记》的《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发布时间:2016-09-20 16:14

习典汉韵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

今意:《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所说的“止”,不仅是一种理想目标,也是一种底线要求。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在认识上更深一筹,行动上更深一步、标准上更严一格,树立底线思维

发布时间:2019-05-06 22:31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i元亨利贞博客园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此处的‘止’多被理解为‘止于至善’的‘止’字 其实也可以理解为目标、归宿 避免人生迷惘 有了目标,有了追求,人生不再摇摆不定,一心一意向着

发布时间:2022-02-04 21:31

《山河令》文常整理第二期11—20集暔先

21.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出自《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句话应该是赵敬的座右铭吧,赵敬这么多年来也都是这么践行的。 意思是说,只有知道自己的目标和应该达到的境界,

发布时间:2023-05-16 14:17

《大学心法》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平时遇事有静气,我们再画个等号儿,等于什么呢?等于是时时刻刻有静气,能理解我的意思吧?时时刻刻有静气,再画个等号儿,等于什么?等于每天练习以念破念,练出功夫,这叫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呢?我们能够定得住了,我们就能真正

发布时间:2023-05-26 23:28

大学精读第一讲明德修身是儒家成人教育的根本孟子朱熹网易订

讲完三纲领,《大学》继续讲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做法。 “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自己的目标,内心才能知其所宅,从而将自己的心力集中在某一处,表现为坚定的意志。

发布时间:2016-06-26 22:40

师院骄子?成功筑梦张多瑞——能破而后有力,知止而后有定

复试准备回来的前一晚,夏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了很多,有一句让我很受触动:“小张,我不了解你的母校,但你的表现我非常满意,希望你再接再励,回去后告诉你的学弟学妹,中南大学欢迎你们!”,出门后,我几乎落泪,我直想呐喊一声:

发布时间:2019-05-23 09:03

知止而后有定

《大学》开篇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静、安、虑、得,这五个字一脉相承,时时事事都有体现。知止,便是其逻辑起点。

发布时间:2023-02-22 09:00

《礼记·大学》全文,原文+翻译,完整版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

发布时间:2020-02-03 00:00

大学之道原文翻译及赏析朱熹文言文猿诗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

发布时间:2021-04-07 00:00

《大学》原文和译文对照20210404154508.docx原创力文档

原文译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

发布时间:2021-08-21 00:12

《大学》:每临大事有静气,人生能量就是这样积攒的简书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段话出自《大学》首章,记录了一个完整思维程序运行的过程:止—定—静—安—虑—得。 朱熹说:“知止为始,能得为终。”这是一个闭合环,从目标出发,直至

发布时间:2023-08-10 00:00

《经:大学之道》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四书五经名篇可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

发布时间:2023-02-03 00:00

《大学》原文及译文

〖翻译〗大学之道,在于显明我们自身本有的光明的性德,在于亲近民众,使人人恢复原本就有的光明的性德,在于让我们自己和他人都回归到圆满的本性中来。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

发布时间:2020-09-30 00:00

“知止而后有定”中华读书报光明网

其一,“知止而后有定”。这是《大学》开篇的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随后就是:“知止而后有定。”这个“知止”要求有点高,“止于至善”才能“止”。从道德的高度来说,今天的人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君

相关推荐
  • 明德原文

    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 出自先秦左丘明的《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

  • 校长引用哈佛图书馆6句校训

    今年新冠肺炎爆发后,84岁钟南山院士的一举一动总是备受关注。不论是在赶往武汉的高铁餐车上研究文件的照片,还是证实新冠肺炎“人传人”现象的发言,亦或是“不去武汉,不出武汉”的建议……

  • 大学问王阳明全文

    大学问王阳明〔明代〕问曰:“《大学》者,昔儒以为大人之学矣。敢问大人之学何以在于明明德乎?” 阳明子答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

  •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翻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

  •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全文

    全文字数:约1100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名言是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引用的。习总书记说:“古人说:‘大学之道,

  • 大学之道第一章翻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系儒家经典著作《大学》的开篇第一句话,系指儒家所谓“大学”教育的初衷和目的在于使接受“大学”教育者领悟并践行“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此

这里是最全的大学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大学而后有定定而后能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