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大学之道争议

更新时间:2024-04-24 11:35

发布时间:2022-07-18 15:25

在叩问与释疑中还复中国文化本来面目

此前,他结束了一段为期十个月的美洲之旅,一摒此前“发明新道德”的主张,转而面向中国先贤大儒,从中汲取修身治心之道。这个转向值得细细品味。与此同时,刘东也是由研究西方哲学转向研究国学的,这个转向亦颇有深意。刘东说,我们当下

发布时间:2023-05-07 12:36

丁为祥:《大学》及其“大学之道”之所从来学记礼记论语孔子网易订

正因为《学记》的这一特点,所以在揭明“大学之道”的同时,它还系统地提出了“大学之教”“大学之法”“大学之礼”等种种说法,表明“大学”这个概念在当时已经成熟而且也已经进入大众的话语系统了。除此之外,《学记》还以所谓“先河

发布时间:2022-10-05 17:35

《大学之道》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之道》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之道》读后感1

发布时间:2015-04-13 00:00

大学之道(一0二)张学文:大学如何告别平庸武汉纺织大学新闻文化网

大学之道(一0二)张学文:大学如何告别平庸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扶持一批基础较好的知名高校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然而,与这一理想相矛盾的是,中国的大学在数量规模高歌猛进的同时也陷入大学治理的现实困境。作者

发布时间:2023-08-15 14:39

关于大学之道论文范文写作

语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明德至善作为《大学》的核心思想,意指追求光明正大的品德,使自身的境界达到至善

发布时间:2007-07-27 09:50

甘阳:大学之道与文明自觉

甘阳:大学之道与文明自觉 (根据2005年6月22日在清华大学的演讲录音整理,经作者修订增补。经较多删节后分节发表于《21世纪经济报道》) 今天在清华大学这个地方演讲大学的题目,我要首先为"精英教育"辩护。今天很多人似乎都不大敢提精英教

发布时间:2022-07-18 00:00

读《大学》2亲民的争议

这《大学》第二章,就是解释前面的“新民”。 徐爱这么一理解,王阳明就不高兴了,让他读孔颖达的旧注:在亲民者,言大学之道在于亲爱于民。 孔颖达一生比较曲折,所以他的注解在唐朝也有争议,不仅是平淡没有新意,孔颖达多次选人跟人都不

发布时间:2023-03-01 20:31

2023年《大学之道》读后感悟《大学之道》读后感400字(5篇)

“大学之道”四个字,说明孔子言论的着眼点与《礼记·学记》、《白虎通·辟雍》之类的史笔文字不同,概乎言之所表达的主要是孔子个人对古之大学的宗旨、功能及主要特征的理解,大学之道读后感。但孔子抓住了古之大学“学为君”、以先

发布时间:2022-07-26 19:32

01of14大学之道五夜讲场哲学有偈倾粤语哲学频道免费在线

谈到大学商品化的问题,主持尝试解释大学量化审核标准的利弊,而蔡宝琼则分享她的观察,指出大学管理层盲目从企业管理借鉴,把本应多元的大学价值削平为一 元。 节目最后讨论的焦点是价值教育。 主持引用伦敦亚非学院「去殖民化」的争议,诘问

发布时间:2024-03-01 00:00

您会不会知道,“亲民”的几种解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

亲民,汉语词汇,意为“亲近爱抚民众”或“亲自治理民众”,亦被引申为地方官的别称。《礼记·大学》所言“大学之道”即儒教的三纲中,亦有“亲民”,其解释则存在争议:一解为“亲爱于民”[1]或“兼教养意”[2],是关爱人民,这里的“

发布时间:2014-06-20 17:24

美华报:招生别用“美女计”要行“大学之道”中新网

文章认为,此番争议也推动社会进行反思,什么才是大学真正的金字招牌?什么才是各校最珍贵的“卖点”?社会普遍反对露骨的“美女营销”式招生、反对以富豪数量衡量大学好坏。公众厌恶的是功利化、庸俗化的价值观导向;而追求“大学之道”的高校

发布时间:2021-09-24 08:50

大学之道清华风骨桐庐新闻网

“清华大学本身堪称一个传奇故事。从一个留美学生预备班成长为中国第一流大学,不仅为中国社会输送血液,它本身即构成现代中国的‘骨架’之一。其自由、独立、现代之风骨,在大学精神衰微的当代,仍是一个教育古国的大学之道和文明之光。”

发布时间:2020-11-04 17:34

西南联大——大学之道,刚毅坚卓简书

02.大学之道,刚毅坚卓 联大由三常委共同领导,张伯苓对蒋梦麟说,“我的表你戴着”,这是天津话,表示你代表我。蒋梦麟又对梅贻琦说:你最年轻,要多担当,我全权支持你。 有次北大的师生议论不公平,钱穆上台说:这是何时?全场鸦雀无声,

发布时间:2021-05-10 10:49

德里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

《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2005)(其外文出版物为《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A Candid Look at How Much Students Learn and Why They Should Be Learning More》)是美国当代杰出教育学家、法学家和社

发布时间:2009-02-03 14:49

《大学之道》讲记75: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手机搜狐网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这一段话就是对前面的总结,以此来说明修身对于齐家的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3-12-29 00:00

湖北省首档大学生成长纪录片大学之道第二季楚天都市报

29 楚天都市报(A01) 要闻 (A02) 要闻 (A03) 热心人 暖心事 (A(A07) 湖北省首档大学生成长纪录片大学之道第二季 (A08) 武汉城区两会零食有“公摊面积”惹争议 专家称有欺骗消费者嫌疑 B01版 致敬熊昌金! B02

发布时间:2023-03-27 16:28

渝论青年说公务员“微专业”引争议:高校专业建设要多些空间

高校应培养有知识、有抱负的青年人,帮助有意愿者投入公务员队伍,更显大学的意义。高校专业建设要多些辩证空间,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广大青年学子提供支撑,回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诠释真正的大学之道。

发布时间:2020-10-26 00:00

陈来:《大学》的作者文本争论与思想诠释

与《大学》同在《礼记》中的《学记》篇多次提到“大学”这个概念。比如《大学》篇一开始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记》篇一上来讲“大学之礼”,里面也讲“大学之道”,说“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

发布时间:2022-01-22 00:00

陈来《大学》的作者文本争论与思想诠释

提要:《大学》不是仅仅讲博学,它是适合于成人的一个教育文献。大学之道可以说就是“大学”的教育之道。《大学》文本大致形成于战国时代,其作者很难确定。在历史上,很多人认为这篇文献与孔子、曾子,甚至子思关系很大,也有学者认为《大

发布时间:2019-02-02 10:33

校长的毕业典礼演讲词频频走红,总览这些演讲词,虽不乏大学之道

(1)近年,大学校长的毕业典礼演讲词频频走红,总览这些演讲词,虽不乏大学之道与家国情怀,但为了接地气,也呈现出“卖萌”倾向,紧跟网络潮语,着眼于学生的小情小调,话语间充满了戏谑与调侃。这些“卖萌”演讲词一经传播,引来诸多质疑。

发布时间:2004-01-07 02:11

大学的灵魂不可缺

大学的硬件日新月异,软件却毛病百出,这不能不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一年前,我和几位关心这个问题的朋友合编了一本《大学沉思录》,想讨论这个问题,但至今未能出版。却先读到了杨东平主撰的《艰难的日出》和主编的《大学之道》,他关

发布时间:2021-05-26 15:39

“大学”“学院”名称不能随便挂!“得到大学”“混沌大学”等将被

大学之道 不止在我国,世界各国都普遍用“大学”一词指代有权力授予学分或学位的正规高等教育机构。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写道:“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

发布时间:2022-08-06 00:00

2022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总结(精选15篇)

各种政策三声五令的对教师作出要求,形形色色的家长对教师投来鄙夷的目光,教师还有何尊何严?中国的礼教到哪里去了?“从前大学之道在治国平天下,现在治国平天下在大学之道”我们不得不仔细思虑。

发布时间:2022-06-05 15:23

大学生就业难论文赏析八篇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

发布时间:2019-10-24 14:00

《穿越之小哥儿种田记》捣寒衣^第83章^最新更新:2019102414:00

杨寒衣第一次见到古代考试试题,整个人发懵,第一场考史论五篇,什么藩镇、平蛮、举贤、变法、攘外;第二场考各国政治,六艺五道,这一场内容相当于什么都要考,各种□□势都要晓得;第三场考《四书》《五经》,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发布时间:2019-05-15 04:59

标点符号趣味故事(推荐五篇)写写帮文库

十一、大学之道 在大学之道里,有一句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从前因为没有标点符号,有一位东村的私塾老师,他教学生这么念:「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

发布时间:2024-01-01 00:00

2024届高三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含答案)360文档中心

作文主题训练---扬善始之帆,达善终之岸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高中语文传统文化专题的小组研习活动中,大家读了“以下关于“始”“终”的文句颇有感慨:“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其先后,则近道矣”(《大学之道》)“有

发布时间:2024-03-07 11:18

盘点2019年学术不端举报事件,我送你SCI你却说不爱了?

2月16日,北京大学发布关于招募翟天临为博士后的调查说明:确认翟天临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同意翟天临退站(结束博士后生涯),责成光华管理学院作出深刻检讨。 2月19日, 北京电影学院发布关于“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的调查进展情况说明

发布时间:2023-09-05 00:00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

《大学之道》 一、文化常识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这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与《中庸》《论语》《孟子》合为

相关推荐
  • 大学之道对今世的影响

    1、大学:在古代有两种含义 博学 、 相对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2、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即

  • 大学之道的作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礼记·大学》开篇的第一句话,意思是“大人之学”或者“君子之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性,并且推己及人,把这种品性运用到教育和引导人

  • 大学之道对治国的影响

    《大学》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大学》篇讲的“齐家”,不只是整齐带有血缘关系的“家”,还包括整齐百姓,即众多姓氏组成的“家”,这个百姓之“家”在周代称为“国”。所谓齐家

  • 大学之道的弊端

    有关“大学之道”的讨论近些年在学界广受关注,由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对中国大学弊端的激烈批评,这一讨论最近又成热点。 日前,在国际儒学联合会与上海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2007国

  • 大学之道的价值和影响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意】大 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

  • 大学之道的影响和当今意义

    10、大学之道的道具体是什么,对现代的大学生有何启示意义 大学之道"内涵丰富,其精髓在于为世人确立了一种内外兼修的价值取向,是一部"大人"修身之学.当

  • 谈谈《大学之道》对你的启示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之道》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之道》读

这里是最全的大学之道争议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大学之道争议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