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玉不琢

更新时间:2024-04-24 15:51

发布时间:2021-06-11 13:55

《学记》原文和翻译

《学记》原文和翻译 导语:《学记》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

发布时间:2022-05-19 22:45

《学记》原文及翻译简书

下一篇:新序杂事四原文以及翻译 瑞文网NaN 《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份《学记》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发布时间:2021-11-14 08:32

玉不琢,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玉不琢,不成器出自哪里? 1.“玉不琢,不成器”出自《礼记学记》。 玉没有雕刻就不能成为器物。 比喻人没有教育、没有学习就不能成就。 第二,原玉不是切割的,不是武器;人们不学习,他们不知道。

发布时间:2022-09-15 03:18

礼记学记全文及翻译注释古典名著网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

发布时间:2021-05-16 03:22

"玉不琢,不成器。"全诗赏析古诗文网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发布时间:2023-07-29 05:57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在线文言文手机版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 礼记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发布时间:2022-10-21 08:23

《学记》原文及翻译

第2篇:学记原文及翻译 《学记》大约写于公元前的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49篇中的一篇,作者不详,郭沫若认为像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最完善的极为重要的教育理论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它

发布时间:2023-03-30 05:51

天天快资讯:《学记》三则的译文学记三则礼记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1、原文如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3、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发布时间:2022-05-21 23:41

学记原文及详细翻译(精选12篇)阅读

【导语】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记原文及详细翻译(共12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学记原文及详细翻译 学记原文及详细翻译 《学记》,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看看下面的学记原文及

发布时间:2023-06-15 03:50

礼记学记礼记学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礼记》 学记 佚名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

发布时间:2020-06-14 11:28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中公教师网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 《学记》 《学记》属于教育学发展萌芽阶段的重要著作之一,在考试中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考查的维度包括从地位,古语出处等,尤其是古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更为多见。因古语较难理解,且影响做题效率,故整理出来具体

发布时间:2021-11-10 00:00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注释礼记学记原文及注释文案网

【原文】 发虑宪①,求善良,足以謏②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民,教学为先。《兑命》③曰:“念终始典④于学。”其此之谓

发布时间:2022-10-28 00:00

文言文座右铭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小已。——曹操《龟虽寿》 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

发布时间:2022-11-15 08:45

《礼记学记》原文与阅读答案(共11篇)

“呼吸是个麻烦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礼记学记》原文与阅读答案,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礼记学记》原文与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礼记学记》原文与阅读答案 《礼记学记》原文与阅读答案 “虽有

发布时间:2022-01-10 00:00

《礼记:学记》原文译文翻译人人文库网

礼记:学记原文译文翻译礼记:学记原文译文翻译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護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 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

发布时间:2020-04-29 00:00

《礼记学记》原文注音

《礼记·学记》: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

发布时间:2020-09-03 00:00

《学记》原文全文及翻译解读.doc淘豆网

《学记》原文全文及翻译解读.doc《学记》原文全文及翻译解读屮F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f《学记》原文全文及翻译解读2014-09-02?壬机版初一名师屮国最早的体系极为严整的教育专著。《礼记》屮的一-篇,。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

发布时间:2021-11-08 00:00

《礼记.学记》正音翻译注释20211107112232.docx原创力文档

《礼记.学记》正音、翻译、注释.docx 22页内容提供方:151***6124 大小:33.82 KB 字数:约6.87千字 发布时间:2021-11-08发布于山东 浏览人气:84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

发布时间:2020-03-05 17:17

励志文言文名句及翻译汇总篇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翻译】一块玉如果不加雕琢的话,不会成为一件好器物;人如果不学习,不会通晓一些道理。 5.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学记》) 【翻译】

发布时间:2018-10-01 00:00

每日经典《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

礼记·学记—— 玉不琢,不成器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①民,教学为先。《兑命》②曰:“念终始典③于学”。其此之谓乎! 【白话】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能

发布时间:2024-04-19 19:50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的意思出处及全文赏析学习力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礼记·学记》翻译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

发布时间:2021-03-06 14:49

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礼记》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和翻译 对比 【原文】 发虑宪①,求善良,足以謏②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③曰:“念终始典

发布时间:2016-07-01 11:29

《学记》全文节选翻译内容考无忧网校

《学记》全文节选翻译内容 《学记》是中国古代汉民族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

发布时间:2022-07-25 23:08

礼记·学记在线阅读,翻译及赏析

《礼记·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

发布时间:2022-08-31 19:06

《礼记·学记》全文

《学记信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以《礼记正义》为本,参以《礼记集解》《礼记训纂》,梳理先贤对《礼记·学记》的注疏,辅以白话及注释以便今人学习。体例由原文、白话、注释、先贤精义及附录组成。

发布时间:2021-03-21 16:47

七年级上册语文虽有嘉肴课件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

发布时间:2019-02-12 17:23

学记·《礼记》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古文观止品诗文

学记·《礼记》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学记《礼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

相关推荐
  • 大学礼记第十章翻译

    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礼记大学翻译及原文,欢迎阅读。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 大学礼记第九章原文及翻译注音

    【原文】——“经”的部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

  • 大学礼记第九章原文及翻译拼音

    每天抽出5分钟,可以读一篇《朱子家训》,可以读一章《论语》;每天抽出10分钟,可以读一篇《大学》,读一篇《庄子》;每天抽出30分钟,可以读一篇《道德经》、读一篇《金刚经》坚持一周,

  • 大学礼记第九章原文及翻译注释

    《大学》第九章原文及翻译 导语:《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

  • 张中丞传后叙翻译原文

    《张中丞传后叙》是一篇散文。这是表彰安史之乱期间守将张巡、许远的一篇名作,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全文感情激荡,

  • 易传·系辞传下·第五章

    易传·系辞上传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天尊贵在上,地卑微在下,《易经》中

  • 易传·系辞传上·第五章

    《易传》系辞传上 第五章 作者:聚优佚名 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

这里是最全的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玉不琢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玉不琢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