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知止而后定原文及译文

更新时间:2024-04-24 15:51

发布时间:2021-10-26 00:00

知止而后有定的意思爱问教育培训

“知止而后有定”的意思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出自春秋·曾子《礼记》《大学·第一章》,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翻译: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

发布时间:2022-07-02 17:33

以“知止”为始,才能以“得”为终

《大学》中接下来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个人只有明确了自己应该身处哪个位置,才能没有迷茫和犹豫,而后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规划人生,最后获得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结局。

发布时间:2023-02-03 00:00

《大学》原文及译文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翻译〗知道要止于至善,然后才能志有定向;志有定向,然后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安于目前的处境;安于目前的处境

发布时间:2020-02-22 00:00

《大学》第一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大学》)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译文(山人) 明白了止于至善的目标,就可以定下心来,定下心来之后,开始进入状态,进入定静状态之后,就能进一步思考自己向目标努力过程中的正确与错误

发布时间:2020-09-16 00:00

止学(原文及译文).doc淘豆网

文档介绍:止学(原文及译文)止学(原文及译文)《大学》中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能够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后心才能静下来,不会妄动;能做到心不妄动,

发布时间:2021-10-16 00:00

(完整版)《大学》原文和译文.pdf原创力文档

(完整版)《大学》原文和译文原文译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民,在止于至善.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完善的境界.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知道应达到的

发布时间:2023-01-06 11:12

劝学翻译及原文一句一译

9、大学之道翻译及原文一句一译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 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 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 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 国;欲

发布时间:2022-03-09 13:19

《大学》第一段的原文译文及注释及历史概况

下面是yjbys小编为你带来的《大学》第一段的原文译文及注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

发布时间:2023-08-22 00:00

大学章句集注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整理的《大学章句集注》第一章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liuxue86.com/guoxue/)查看。 第一章 作者:曾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发布时间:2015-09-11 22:25

大学全文原文及译文(大学中庸全文原文)手机搜狐网

《大学》全文及翻译 大学中庸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发布时间:2022-01-15 00:00

围炉夜话(全文及译文)

围炉夜话(全文及译文) 发布日期:2010/7/23 6:05:00 来源: 作者: 点击:2774 王永彬,清咸丰时人,其所写《围炉夜话》分为二百二十一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和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

发布时间:2020-02-03 00:00

大学之道原文翻译及赏析朱熹文言文猿诗词

原文译文拼音版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

发布时间:2021-03-15 23:19

《大学》第二课知止定静安虑得,儒门七证修心法声音免费在线播放喜马拉

【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译文】:既然知晓了人生活着的意义,在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那么从何入手,如何实现这三个纲领呢?本章给出了实现的阶梯,也就是儒门七证修心法。

发布时间:2021-01-18 00:00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发布时间:2019-12-22 00:00

《止学》原文及译文

“人生而有欲”,但贵在“知止”。唯有以“知止”为始,才能以“得”为终。唯有领悟到了《止学》中的真谛,才能避免滑向人生的沼泽地。 ——佚名 《止学》(原文及译文) 《大学》中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

发布时间:2020-03-24 08:36

修身七境——知止定静安虑得简书

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译文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发布时间:2021-12-29 10:37

《日知录·卷七》的翻译注解译文和原文学诗词网品读

董文清槐改《大学》“知止而后有定”二节于“子曰听讼,吾犹人也”之上,以为传之四章,释“格物致和”,而传止于九章,则《大学》之文元无所阙,其说可从。 凤翔袁楷谓:“《文言》有错入《系辞》者‘鸣鹤在阴’已下七节,自‘天

发布时间:2024-02-18 07:08

四书之首《大学》(注音+译文完整版)康诰文王诗经贤人网易订阅

【译文】大学之道,在于显明我们自身本有的光明的性德,在于亲近民众,使人人恢复原本就有的光明的性德,在于让我们自己和他人都回归到圆满的本性中来。 【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

发布时间:2021-10-02 15:38

2021选修语文《大学之道》教案

《大学之道》原文和译文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

发布时间:2021-11-25 00:00

《大学》原文和译文(3)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 2、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

发布时间:2023-08-16 17:32

传习录中华经典藏书最新章节王阳明著掌阅小说网

原文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 ① ,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 ② 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 ③ 所

发布时间:2022-10-23 07:53

大学之道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8篇)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发布时间:2024-04-22 15:29

《礼记》《大学之道》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学习力

《大学之道》原文 《大学之道》 《礼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相关推荐
  • 大学·礼记第八章修身齐家翻译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参〔先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

  • 礼记原文全文第九章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因而,历代为《礼记》作注释的书很多,当代学者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我们

  • 礼记第九章

    今天学习《乡党》篇,第九章: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译文:参加国君祭祀典礼,分到的祭肉不能过夜,当天就要吃掉。自己家里的祭肉留存不超过三天。如果超过三天,

  • 礼记檀弓二则原文及其翻译

    课本文言文重点句翻译 七年级上册 《咏雪》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陈太丘与友期行》 ①与人期行,相委

  • 礼记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二、《礼记·礼运》原文+译文 三、《礼记·礼运》赏析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之行也”是总提,以下分述:①天下为公;②选贤与能;③讲

  • 礼记二则原文拼音版及翻译

    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出生于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小戴”。戴圣

  • 大学礼记第九章翻译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

这里是最全的知止而后定原文及译文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知止而后定原文及译文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