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大学知止

更新时间:2024-04-23 17:32

发布时间:2023-12-03 00:00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

知止而后有定①;定而后能静②;静而后能安③;安而后能虑④;虑而后能得⑤。物有本末,事有终始⑥。知所先后,则近道矣⑦。 【注释】 ①知止而后有定:《大学直指》云:“止之一字,虽指至善,只是明德本体,此节指点人处,最重在知

发布时间:2023-09-01 07:30

大学要学“大学问”

王守仁在解释“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句时强调吾心的重要性,处事之中心不妄动,以静观照吾心,心静则安。在大学的求学生涯中,进入一个陌生的专业领域,迷茫与焦虑只是暂时的,每个学子需要

发布时间:2021-06-10 00:00

《大学》中的德治理念

滑动拼图完成验证

发布时间:2015-07-29 09:22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此语出自老子《大学》 这段话本身的意思是:知道应该

发布时间:2023-01-03 02:58

《大学》菁华白话解

◎白话解: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

发布时间:2020-09-18 17:56

孔德立:“知止”的内涵及当代价值儒家孔子孟子伦理网易订阅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止”,包含自我身份认知与道德完善的双重意义。“知止”指自我身份认知,“止于至善”指自我道德完善。近代以来,工具理性与功利主义向人文与伦理道德领域蔓延,使得人们只知“进”,不

发布时间:2021-01-06 15:41

大学的四个时期哔哩哔哩

今天我将阐述我对大学生活的理解:大学的四个阶段。首先我们要知道何为大学?古人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发布时间:2019-05-06 22:31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i元亨利贞博客园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此处的‘止’多被理解为‘止于至善’的‘止’字 其实也可以理解为目标、归宿 避免人生迷惘 有了目标,有了追求,人生不再摇摆不定,一心一意向着

发布时间:2020-06-10 00:00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又因其最为易晓,故称为儒家思想的“入德之门”。 小编将为大家逐句解释《大学》中的奥秘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原文经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发布时间:2024-03-05 00:00

明德知止:大学·中庸读本(钱逊)全本在线阅读起点中文网官方正版

明德知止:大学·中庸读本书城 明德知止:大学·中庸读本钱逊 哲学 / 中国哲学 0字|完本更新时间 0张 月票 0 张 推荐票 0人 书友 加书架 订阅 投票打赏 章节试读 更多作品相关 下一章 App内继续阅读 新人海量作品14天免费

发布时间:2014-09-02 09:36

《大学》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

大学》第一讲之三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首先来看“知止而后有定”。前面说了“在止于至善”,我们要知道“止于至善”的道理。“至善”是先王

发布时间:2023-05-30 07:54

大学知止而后能定3.3自称有知识的智者愈多,人世间就愈不得太平

大学|知止而后能定-3.4“知止”的止字内涵 9463 2020-07 4 大学|知止而后能定-3.5征服天下易,征服自己难 9660 2020-07 5 大学|知止而后能定-3.6借禅宗偈子说明“知止”的学问修养境界

发布时间:2020-05-22 00:00

QQ群讲座稿:《大学》005:从“知止”到“近道”(一)(2013.05.28)

各位群友:大家晚上好!《大学》讲座时间到了,我们先复习上次内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知止而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

发布时间:2022-09-19 22:55

思静:《大学》D7六证之"知止"简书

在三纲的止于至善后,来分享《大学》的六种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首先是“知止”,“止”是前提,“定”是止的结果,这叫“知止而后有定”。

发布时间:2021-10-24 16:36

360.《大学》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

360.《大学》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 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 矣。”反映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是( )。

发布时间:2023-08-10 00:00

《经:大学之道》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四书五经名篇可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

发布时间:2023-09-22 00:00

原文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4。知止而后

《大学》 【原文】 大学之道 1, 在明明德 2, 在亲民 3, 在止于至善 4。 知止而后有定 5,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6。 物有本末 7,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 8, 则近道矣。 【译文】 大学的道

发布时间:2017-08-28 04:45

东南大学:做科研顶天立地求真知止于至善光明日报光明网

做科研顶天立地 求真知止于至善 ——东南大学谨记总书记嘱托引领创新勇立潮头 光明日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薇 近日,东南大学研究团队再次取得重要科研突破——熊仁根教授团队、游雨蒙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合成首例达到无机材料压电性

发布时间:2016-09-09 16:34

北大中文系主任寄语新生:大学的学习不“求多”而讲“知止”

其一、“知止而后有定”。同学们是高考的拔尖人才,《四书》《五经》肯定是滚瓜烂熟。这是《大学》开篇的话,这是大家熟知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随后就是:“知止而后有定”。这个“知止”要求有点高,“止

发布时间:2020-11-07 09:59

乘风破浪的新生同济2020级MBA学员李想:谋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2017年至今,李想一直担任金融机构客户部同业产品经理,对工作颇有感悟,与《大学》中这段话若合符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每件事她都要定好目标,研判走向,因而做到了“主动,主导,引领,

发布时间:2021-04-28 00:00

论“知止”与中医

我学习儒家思想,我要修养身心,要提升精神境界,要追求“至善”的境界,这时我就要“知止”,并且要身体力行,去实践“知止”之道。 我认为,“知行合一”是进一步阐发《大学》“知止”思想的重要步骤,而且也是必需的步骤。

发布时间:2022-10-28 13:18

高振轩道长:知足与知止的智慧为人中华终身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隋代大儒文中子有《止学》一书响绝天下,“止”是中国古人独特的智慧。 《大学》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何谓知止?《大学》中没有明说,但却给我们举出了例子

发布时间:2016-09-20 16:14

习典汉韵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

今意:《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所说的“止”,不仅是一种理想目标,也是一种底线要求。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在认识上更深一筹,行动上更深一步、标准上更严一格,树立底线思维

发布时间:2021-12-28 00:00

源集知识课堂1.《大学》其书8万粉丝3万作品期待你的评论教育视频

简介:源集知识课堂上传的教育视频:1.《大学》其书,粉丝数87442,作品数30190,点赞数1,免费在线观看,视频简介:袁立君,讲解《大学》通义;《大学》原是《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是一篇论述儒家修齐治平思想的文章,全文虽然

发布时间:2011-03-20 22:22

《大学》的修炼之道CSDN博客

“定”是定向。朱子《大学章句》解“定”字说:“知之,则有定向”。知止指对归宿有明确了解,则已经是“志有定向”的。所以,“定”字应指坚定不移。“知止而后有定”即是说,能对归宿有明确的了解,然后方能坚守不移。

相关推荐
  • 大学止于至善心得

    读礼记大学心得体会篇1 《礼记大学》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其纲领;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其条目。大量使

  • 东南大学止于至善

    正是一如既往的奉献精神和事必躬行的实践作风,使他获得了校级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的荣誉,其作为第一作者撰写的调研报告被评为了校级优秀调研报告,所在团队取得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百强团队、

  • 大学中知止的意思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止”,包含自我身份认知与道德完善的双重意义。“知止”指自我身份认知,“止于至善”指自我道德完善。近代以来,工具理性与功利主义

  • 大学知止而后能定

    ◎白话解: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2.知止而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这是王阳明特别深入人心的一句话。 王阳明认为,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练自己,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无论动还是静,都能保持心中沉

  • 知行知止知止而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切实提高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帮助广大教师准确把握新修订的义务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 君子安其身而后动

    颜阖将傅卫灵公大子,而问于蘧伯玉曰;“有人于此,其德天杀。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而不知其所以过。若然者,吾奈之何?”蘧伯玉曰:“善哉问乎!戒之

这里是最全的大学知止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大学知止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