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知止而后有定全文翻译

更新时间:2024-04-23 22:44

发布时间:2021-10-26 00:00

知止而后有定的意思爱问教育培训

“知止而后有定”的意思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出自春秋·曾子《礼记》《大学·第一章》,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翻译: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

发布时间:2024-04-22 06:41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发布时间:2019-05-28 18:20

知止而后有定

《大学》开篇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静、安、虑、得,这五个字一脉相承,时时事事都有体现。知止,便是其逻辑起点。

发布时间:2023-12-03 00:00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

原文和翻译 对比 【原文】 知止而后有定①;定而后能静②;静而后能安③;安而后能虑④;虑而后能得⑤。物有本末,事有终始⑥。知所先后,则近道矣⑦。 【注释】 ①知止而后有定:《大学直指》云:“止之一字,虽指至善,只是明德

发布时间:2017-09-22 04:11

求翻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

求翻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 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

发布时间:2017-08-26 00:00

校友寻访曾俊敏:知止而后有定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1)《大学》上有关“知止”的完整版本是这样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最难的都是理清“本末”“终始”,知道孰先孰后,明确

发布时间:2023-08-10 00:00

《经:大学之道》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四书五经名篇可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

发布时间:2020-11-16 01:22

第一讲大学之道全文翻译注释大学赏析全集

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然后才能志向坚定。止,指“止于至善”的目标,志向。定,坚定;定而后能静静:指心能保持宁静,不受任何干扰;静而后能安安:安于处境;安而后能虑虑:周祥地思虑;虑而后能得得:收获。指达到“止于

发布时间:2020-02-03 00:00

大学之道原文翻译及赏析朱熹文言文猿诗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

发布时间:2023-04-19 23:24

第五篇德充符庄子諵譁实修驿站

知止而后定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佛学讲修止修观,而庄子、孔子早传了止观了。孔子说,光悟了道没有工夫不行,还要修止修观。他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水流动的时候,没有办法当做镜子用,等水不流

发布时间:2023-11-13 08:22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2024届高三毕业班期中质量分析会

2023年11月10日晚上,青浦一中召开了以“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为主题的2024届高三毕业班期中质量分析会。学校党总支书记沈方梅、校长陆飞军、部分党政领导、高三年级全体任课教师参加本次会议,名誉校长王学才与会指导,浦妙芬主持会议

发布时间:2021-07-08 11:01

阅读答案翻译

阅读答案翻译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发布时间:2022-11-03 16:58

项目经理要“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万事皆有法,不可乱也”

出自《大学》,“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的含义为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知道目的地(合适的时机收手)才能够有所收获。 谋定而后动是告诉我们做任何事一定要进行谋划部署,做好准备,我们才能开始行动,这样才有利于这件事的成功,切不可

发布时间:2019-05-15 08:04

关于断句的故事(5篇材料)写写帮文库

在大学之道里,有一句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从前因为没有标点符号,有一位东村的私塾老师,他教学生这麼念:“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当

发布时间:2023-08-17 00:00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强调“修身为本”,提纲挈领地论说“三纲”“八目”的体系:“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人

发布时间:2023-02-22 19:04

国学经典《大学》修正版.pdf文档之家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 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发布时间:2019-10-18 09:59

四书五经之《大学》全文翻译解释打印版道客巴巴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原文翻译:知道了应该达到的目标,然后才能有确定的志向有了确定的志向,然后才能心静;有了安定的心境,然后才能周详地思虑;有了思虑周密的行事方法,才能处事得宜,达到至善

发布时间:2022-05-28 14:21

《大学》全文及翻译详解(整理12篇)

《大学》全文及翻译详解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

相关推荐
  • 知止而后能静全文意思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此语出自老子《大学》这段话本身的意思是: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

  • 知止而后能静全文

    我好静,人民自然端正,我不加干扰,人民自然富裕,我没有贪欲,人民自然淳朴。 58 【解释】 政治宽松,人民就淳朴。政治苛刻,人民就狡诈。灾害啊,幸福就在它身边,幸福啊,灾害就藏在里

  • 定而后能静原文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04章】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 知止而后能定静而能安意思

    或者从条件来说,得是目的,必要条件还有止、静、安、虑。 《大学》曾提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而后有定。 止, 一是止息攀缘外境之

  • 知止后有定而后能静的意思

    意思是: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下来;镇静下来才能够心气安宁;心气安宁

  • 知止而后有定而后能静什么意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

  • 知止而后能定静而能安翻译

    比方说,止,达到呀,止于至善,达到最高的善。什么叫最高的善?如何达到?是不是人人都可以达到?定,坚定呀,定力呀,知止而后定,什么定?为什么怎么定?“定”和“安”有什么不同?安,心安

这里是最全的知止而后有定全文翻译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知止而后有定全文翻译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最新文章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