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名与身孰亲

更新时间:2024-04-24 02:10

发布时间:2024-04-06 00:00

"名与身孰亲。"拼音和出处及意思古诗词曲网

小提示:"名与身孰亲。"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小提示:"名与身孰亲。"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原文拼音版 嵇康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

发布时间:2024-03-29 06:03

丈夫的兄弟宗族,与我虽然不同姓,但是女子以夫家为重,虽然疏也是亲

一家之中,兄弟是亲的,宗族是疏的。 兄弟宗族,虽然有亲疏的不同,但来源于同一个祖先。 由妇道来看,我的兄弟宗族,虽然本源相同,我既然已经从夫了,兄弟宗族虽然亲,也疏了; 丈夫的兄弟宗族,与我虽然不同姓,但是女子以夫家为重,

发布时间:2023-07-22 12:04

何益鑫:《大学》首句与周文政治理想文王孔子康诰武王明德周文

回到《大学》“明明德”,郑注:“明明德,谓显明其至德也。”【20】孔疏:“谓身有明德而更章显之。”【21】应是正解,与作动宾理解的“明德”古义是一致的。所谓“明明德”,本指圣王显明己身光明之德于天下,故下文云“古之欲

发布时间:2020-09-18 00:00

“名与身孰亲”,《道德经》第44章原文和译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如果不行无言之教就会政令频出,不处无为之事就会胆大妄为,世风日下人们就会不择手段,甚至舍弃身家性命去求名逐利。

发布时间:2024-04-21 00:00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出处出自李耳的《老子·德经·第四十四章》 解释解释: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

发布时间:2023-08-22 00:00

身与名孰亲身与名孰亲历史典故故事身与名孰亲出处历史典故

《老子》下篇第四十四章:“身与名孰亲(身,自身;名,指声名,浮名)?身与货孰多(货,财货,钱财;多,指对自身和对身外之物的钱财注意与追求的程度之高)?得与亡孰病(得,得利;亡,不贪得;病,弊害)?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发布时间:2013-10-05 06:00

老子三问: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手机搜狐网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中,老子设问道“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这三问的大意是:外在的虚名和健康的身体,哪个更亲近呢?健康的身体和物质的财富,哪个更贵重呢?得到名利和丧失性命,哪个更有害呢? 微小的虚名薄利,有

发布时间:2021-02-17 19:46

《道德经》第44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本章说解】 人身是一小宇宙,与大宇宙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人身是一太极之体,有性有命,有阳有阴,亦

发布时间:2012-04-20 00:00

名与身孰亲?——从“贱名贵生”观解读阮籍《首阳山赋》

名与身孰亲?——从“贱名贵生”观解读阮籍《首阳山赋》 束莉 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收藏 分享 打印 摘要:中国思想史上的“首阳”话题具有多元的阐释空间.在儒家语境中,伯夷、叔齐被作为正统君臣观念的

发布时间:2022-06-01 15:53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

拥有名利与失去生命相比,哪一个更有害?因此,过分吝啬必定会导致更大的破费,过分贪恋财富一定会导致更惨重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才可以一直保持平安。 注释名与身:名誉和身体。货:财富。多:

发布时间:2023-02-27 11:18

4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

“名与身孰亲”,你很有名望,大家看到你都给你赞美,这跟你的身体比一比,哪个比较亲切呢。人们经常为了自己的虚名而牺牲掉自己的身体,那是不值得的。“身与货孰多”,身体与财货哪个重要。多,这里应该是重要的意思。“得与亡孰病”

发布时间:2022-11-27 10:26

老子五千言(帛书版道德经)强者以为用CSDN博客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 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四十五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盅,其用不穷。大直如 诎(屈),大巧如拙,大赢如肭(讷)。躁胜寒,静胜热,

发布时间:2016-06-02 00:00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一卷之六正统道藏洞神部道音文化唐玄宗

名与身孰亲? 疏:此以名较量身也。孰,谁也。详问云:夫以矜徇功名,保养身命,两者既异,谁可与全真保年之道为亲乎?伤代人不能忘名以存身尔。 身与货孰多? 疏:多者可贵重之意也。言身与货两者既别,谁可多贵邪?云此者欲

发布时间:2020-12-12 00:00

道德经全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大巧若拙》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nè)。躁胜寒,静胜热。

发布时间:2023-06-29 00:00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养曾1,必有酒肉;将彻2,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死,曾元3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

发布时间:2022-04-29 13:39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必修五

1、策扶老以流憩(拄着,名作动) 2、园日涉以成趣(每天,名作状) 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它还有“谁、孰、安(什么、①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发布时间:2019-10-09 10:36

鬼谷子37句名言是什么高三网

反侧孰便、孰知?” 35、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也,不能隐其情,情欲必知其变。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所亲,知其所安。

发布时间:2023-04-02 20:30

人生的哲学十篇

而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其中,“不敢为天下先”即“夫唯不争,故无尤。”反之亦然,“名与身孰亲?身与货熟多?得

发布时间:2022-03-17 16:09

《道德经》全文注释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

发布时间:2023-07-07 10:00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必修4重要文言语句翻译

13、“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第四十四章) 您爱不爱“名”?您好不好“财”?您对生命如何珍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名声与身体,哪一个更亲近?身体与钱财,哪一个更贵重?获得与丧失

相关推荐
  • 是谓袭明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举善以师不善,故谓之师矣。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资,取也。善人以善齐不善,以善弃不善也#3,故不善人,善人之所取也。

  •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

  •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中获的意思

    获的结构上下 获字怎么查字典部首查字法先查三画艹字部,再查七画找到获字和与之对应页码到该页即可; 拼序查字法先查音序h,再找音节uo,第四声中找获字对应页码到该页即可。 获字取名大

  •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翻译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 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

  •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是什么意思

    核心经句: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

  •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中或以为

    “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敢问所安。” 曰:“姑舍是。” 曰:“伯夷、伊尹何如?” 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

  •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感悟

    那这里孔夫子举了一个反面的例子,如果你只是熟读了《诗经》三百,你也不能专对,不能通达,但是古人学习读书,都是要读《诗经》的,比如说孔夫子的弟子们,熟读《诗》《书》《礼》《乐》,不光

这里是最全的名与身孰亲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名与身孰亲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