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大学之道教学目标

更新时间:2024-04-24 13:23

发布时间:2022-02-09 18:48

部编版高二语文上册第四课《大学之道》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高二语文上册第四课《大学之道》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布时间:2022-10-23 00:00

《大学之道》教案及课件

《大学之道》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背诵相关内容。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论语》中出现的“信、君子、义、仁、礼、恕”等核心概念,认识人物观点的价值与意义;了解《大学》的有关

发布时间:2022-09-07 18:16

选择性必修上《大学之道》示范课

我苦思冥想,百思不得其解。就把自己给郁闷醒了。醒来一看,我床头还放着咱们的课本呢——有了,就让咱们班同学一起,走进《大学之道》,帮他找到成为君子的大道。 任务一:朗读文章,感知音乐美、气势美

发布时间:2021-09-25 12:31

《大学之道》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内容提示: 《大学之道》教案 一、教材分析 《大学之道》是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本单元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要加强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要注意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要思考其学说的现实意义,理解各家论说的

发布时间:2023-10-29 20:29

2023年大学之道教学反思(汇总12篇)

4听清楚学生的想法,许多学生总是问我同一道题,不能用一个套路去讲解所有的题,听懂学生的想法才能对症下药。 这一周体验了很多,反思了很多,实习进行中,我在摸索前行。 大学之道教学反思篇二

发布时间:2021-11-05 00:00

高中语文《大学之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16页

高中语文_《大学之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课题 《大学之道》 课型 文言文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 1、了解《礼记》及《大学之道》的写作背景 2、积累“齐、修、致、格”等文言实词的

发布时间:2022-06-05 15:23

大学生就业难论文赏析八篇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

发布时间:2022-08-17 14:32

提示中的单篇教学重点解读[第5课《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在注释里将这三者成为“大学之纲领也”,认为这是理想人格实践的“纲领”。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把“修身”作为其整个道德修养体系的价值目标和根本目的,

发布时间:2022-09-26 16:48

肥城市人民政府教学信息教学信息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2021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利用课外实行培优促差,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发布时间:2021-10-24 16:36

360.《大学》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

360.《大学》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 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 矣。”反映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是( )。

发布时间:2015-10-07 00:00

大学之道(一一一):大学本科教学如何赢得尊重武汉纺织大学新闻

大学之道(一一一):大学本科教学如何赢得尊重 摘要: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失衡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科研的崛起是大学回应时代发展、社会需要的结果。在科研崛起的同时,大学本科教学却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迟钝、被动地拖在

发布时间:2022-08-26 03:41

《大学之道》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

大学之道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文意,准确翻译。 3.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重要的

发布时间:2021-07-07 07:09

大学教学设计(精选8篇)教学设计大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大学》是儒家经典著作,对中国的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本课的学习中,应当让学生对其中的思想有个基本的了解,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2.理解《大学》中的 “三纲”“八目”并了解

发布时间:2023-08-10 17:24

思想政治的目标通用12篇

《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④提出君子要注重自身德行与素养的修为,以发扬光明美好的道德感化众民。 2.2 培养“君子”的教育方法 先秦儒家学派在长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 形成了以人为本、主体自觉

发布时间:2020-10-13 11:08

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中公教师网

大学》规定了这样的教育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②中国古代的著作中还说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宗旨用来指导教学活动,就成为一种普遍性目标

发布时间:2023-12-04 11:23

就课程与教学目标而言,以下不属于其功能的是()众答网问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目标是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大学》中曾这样规定教育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

发布时间:2019-05-14 23:39

学生礼仪教育目标写写帮文库

我国培养大学生的目标是,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也较高。如果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形象恶俗、举止失范、低级趣味,这不能不说,教育是失败的。大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是整个社会的要求和期望,也是用人

发布时间:2023-04-24 19:09

国学经典教学设计6篇

教学内容 第一课、第二课论语选句 教学目标 1.熟读 一、二课共七句《论语》选句。 2.通过自学,理解七句《论语》选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这七句《论语》,并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

发布时间:2024-02-12 06:23

未来个人能力提升计划10篇范文

我们每个人都是怀揣着梦想走进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涯是人生里程中的重要阶段,而个人本事提升计划则是我们今后能够顺利实现梦想的必要装备。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后之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发布时间:2022-04-17 09:44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教案(精选6篇)

A、四书中的《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 B、含义是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而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发布时间:2023-05-04 00:00

小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全文)

教学评价具有考察、改进、甄别、激励、导向等多样的功能。为了实现小学诵读教学目标,有效诊断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成效,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有必要完善相关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在教学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在完善相关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

发布时间:2023-09-13 16:47

2023下学期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教学计划

第四周 4.1《论语》十二章 4.2大学之道 4.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第五周 5.1《老子》四章 5.2五石之瓠 6.兼爱 第六周 第二单元研习任务 第二单元复习与检测(统一) 第七周 7.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8.复活(节选)

发布时间:2023-04-06 01:15

伦理学教学论文(精选5篇)

《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对大学教学目标的纲领性规定,即发扬光大自身潜在的“善端”,推己及人,提高民众之善,进而各司其职。对于这一教学目标伦理,张汝伦教授认为,“明明德,即培养学生健全

发布时间:2022-03-15 09:55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2*大学之道教学ppt课件

文件包含补充资料大学之道-理解性默写-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教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补充资料大学之道-理解性默写-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教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发布时间:2022-09-03 08:20

贯彻新课标,促进课堂教学论文(集锦15篇)

“1-9”式课堂教学研训操作模式是指在以校为本的研训活动中,紧紧抓住优化课堂教学这一直接目标,从教师学科教学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经过整合将问题转化成专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研究解决,进而实现目标的九步操作方式。

发布时间:2023-11-16 13:35

文言文教学教案(精选11篇)

(二) 能力目标 1、 理解《大学》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理解《大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3、 理解《大学》中经典名句的含义,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发布时间:2021-09-07 12:01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四课《大学之道》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2.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四课《大学之道》教案 【素养目标】1.了解曾子及其思想主张,了解《大学》的主要内容。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

发布时间:2022-10-09 17:38

高二语文《大学之道》课文教案参考

高二语文《大学之道》课文教案 【素养目标】 1.了解曾子及其思想主张,了解《大学》的主要内容。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

相关推荐
  • 大学之道中儒家提倡治学的终极目标是

    作为四书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彼此是相互关联与呼应的,都以仁政德治为主要思想,都贯穿着修齐治平之道。作为四书之首的《大学》,首先明确提出了“修齐治平”的德治理念:“古之

  • 大学之道中儒家提倡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

  • 大学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在百度百科中,有四组词语来形容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博爱,奉献,宽容待人,自立自强。 但是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和上述的略有偏差。当代大学生在疫情这一背景下,“苦中作乐“,造就

  • 大学精神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才是人生责任感的真正起点,没有人对你负责和需要你负责,但你需要对自己负责。 由此可见,大学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思考本身,还教会了我们为什么要思考。因为有了这样的能力

  • 谈谈对大学精神的理解

    大学精神曾穿越时空,烛照人类的荣耀,见证文明的兴衰;未来,大学精神仍将奔涌不息,寄托着人类对文明的无限期待。今天,你们脚下是全新的历史坐标,身上有祖国的浩浩明日、文明的悠悠未来。

  • 大学的本质是什么

    第一讲 什么是大学? 《大学》本来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并不是一部独立的著作。 《礼记》是儒家的“三礼”之一,儒家的“十三经”包括:“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

  • 北大的精神是什么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体现历史传统、有自身特色、得到广大师生认同的相对稳定的精神文化形态。北京大学具有122年发展历史,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其精神已

这里是最全的大学之道教学目标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大学之道教学目标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