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礼记的来历

更新时间:2024-04-24 15:40

发布时间:2021-08-02 15:27

《礼记》简介《礼记》内容→MAIGOO百科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

发布时间:2023-08-27 20:03

宋抚州公使库刻本《礼记》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仪礼》的文集,其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主要内容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

发布时间:2021-04-14 10:00

《礼记》国学百科

⑷《礼记》在儒家经典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礼记》在曹魏时期升格为“经”,并在唐代进一步升格为“五经”之一,取代了《仪礼》的地位;《礼记》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并列,被尊为“四书”之一。

发布时间:2023-05-17 10:03

《礼记》是如何成书的?

《礼记》共四十九篇,始于《曲礼》,终于《丧服四制》。除了少数单篇作者或可具体落实之外,大多篇章的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礼记》本是孔子门徒共撰所闻的著作,后世通儒又各自斟酌损益以续学。后世不乏对《礼记》作者的讨论。

发布时间:2021-11-01 11:47

礼记是什么时期的爱问教育培训

《礼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

发布时间:2016-12-01 15:30

《礼记》述要网易订阅

一、礼记的来历 今本《礼记》是一部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礼学资料汇编,共有四十九篇,其编次也没有义例可言。此书虽然以杂言礼乐、制度为主,其实不如说是一部先秦至秦汉之间儒家各科论文的汇总更为妥当。关于《礼记》的最初编辑者,从文

发布时间:2020-07-19 00:00

中秋节的来历介绍关于中秋节的起源传说万年历

(一)“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大概意思是到了每一年的秋季(即“仲秋”),(由地方的县、道官府调查户口,登记高龄老人),朝廷赐给这些老人粥喝。“仲秋”即“中秋”

发布时间:2023-04-07 07:56

中秋节的由来作文(合集24篇)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中秋节来历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

发布时间:2018-12-31 12:00

寒衣节的来历

寒衣节的来历 。 据《礼记·月令》记,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已经死去的人怎么受赏呢?为他们"送寒衣"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上行下效,遂相沿成

发布时间:2005-11-01 00:00

简评《大戴礼记汇校集注》

又如,关于《大戴礼记》来历及与《小戴礼记》的关系,自晋以来有“大戴删后氏,小戴删大戴”之说,而《汇校集注》主撰者考证结论则为:“不惟小戴未曾删大戴,大戴亦未曾删后;相反,大戴乃在后仓基础上又有所增益;而小戴,乃墨守

发布时间:2022-09-06 16:25

网络中国节?中秋中秋节的来历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据记载,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

发布时间:2023-09-26 10:53

关于中秋节来历50字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关于中秋节来历50字,希望大家喜欢。 中秋节来历 中来历一: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

发布时间:2019-10-23 00:00

“食色性也”究竟是谁说的?食色性也的来历

食色性也的来历,“食色性也”经常被人误认为是孟子说的。其实这句话虽然出自《孟子·告子上》,却 “食色性也”经常被人误认为是孟子说的。其实这句话虽然出自《孟子·告子上》,却不是孟子说的。告子是一位年轻的哲学家,他对孟子

发布时间:2023-08-05 10:30

青帝是谁?青帝的来历及传说大庄严佛像厂

青帝,是先秦祭祀的神,为五方天帝之一,又称为东方木德青帝,为东方天帝,亦称苍帝、木帝,对应着五行中的木,五色中的青色。青帝管理着五岳中泰山,为春之神及百花之神、掌管生机之神。关于青帝的来历,众说纷纭。道教尊奉为神,传说青帝主

发布时间:2022-09-20 03:11

“缘”字的来历,怎样构成的这个字?喜马拉雅手机版

缘,衣纯也。——《说文》 缘谓之纯。——《尔雅》。注:“衣缘饰也。” 缘广寸半。——《礼记·玉藻》。注:“饰边也。” 常衣大练,裙不加缘。——《后汉书》 (2) 又如:衣缘(衣边)

发布时间:2022-09-29 06:24

古代礼仪知识9篇

《礼记·聘义》说:“以圭璋聘,重礼也。已聘而还圭璋,此轻财而重礼之义也。诸侯相厉以轻财重礼,则民作让矣。”意思是说,以圭璋为国家礼品,是对聘礼的重视。而“还玉”的礼节,是要突出“轻财重礼”的意思,国君亲自做表率,谦让

发布时间:2021-08-04 12:16

2021中秋节的食谱推荐好范文网手机版

中秋节有什么来历 中秋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

发布时间:2024-04-22 00:00

来历的意思来历是什么意思查字典

故事起源:来历一词最早出自《礼记·曲礼上》。古代的人们非常重视事物的由来,所以有关来历的讨论在古代文献中非常常见。 成语结构:来历是一个由“来”和“历”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其中,“来”表示事物的来源,“历”表示事物的经历或历

发布时间:2024-03-18 16:08

《礼记》形成的历史渊源手机搜狐网

《礼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经典,属于“十三经”之一。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经典,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孔老夫子教授弟子是以“六经”,那就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因为《六经》它的文古义奥,不

发布时间:2022-09-01 14:16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简单

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

发布时间:2016-04-23 00:00

书院概况

今本《大戴礼记》中有篇名标有“曾子”的文章十篇,分别为《曾子立事》、《曾子本孝》、《曾子立孝》、《曾子大孝》、《曾子事父母》、《曾子制言》上中下、《曾子疾病》、《曾子天圆》,所以唐宋以来流传的十篇本《曾子

发布时间:2022-05-20 20:10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一

(3)《礼记》:清儒于《礼记》,局部解释之小书单篇不少,但全部笺注,尚未有人从事。其可述者,仅杭大宗世骏之《续礼记集说》。其书仿卫湜例,为录前人说,自己不下一字。所录自宋元人迄于清初,别择颇精审,遗佚之说多赖以存。例如

发布时间:2012-11-27 23:05

[转]黄怀信:《大戴礼记汇校集注》前言(大戴礼记彙校集注(上下

ArticleID=1083【编者按】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黄怀信教授是著名的文献学家,师从学术泰斗李学勤先生,从事儒家及其他相关思想文献数十年,成果斐然,近年主持的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五”重点规划项目《〈大戴礼记〉汇校集注》一书由三秦

发布时间:2024-01-03 00:00

二十八宿的形成与演变

《汉书·天文志》所引的《甘氏星经》与之相同。在《礼记·月令》的记载中,也是用建星替代斗宿、用弧替代鬼宿。 在二十八宿体系形成的年代,即公元前5670年前后,二十八宿基本上是沿赤道均匀分布的,即各宿的赤经之差是相似的(见图

发布时间:2013-09-20 00:00

常见历史典故的由来

关于闹房习俗的来历,我国民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源于驱邪避灾。相传,很早以前紫微星一日下凡,在路上遇到一个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随在一伙迎亲队伍之后,他看出这是魔鬼在伺机作恶,于是就跟踪到新郎家,只见那女人已先到了,并躲进洞房。当

发布时间:2020-12-06 00:00

姜广辉:《汉唐的“三<礼>之学”》

三《礼》之中,本应以《仪礼》为经,《礼记》为记,《周礼》别是一书。但因《仪礼》只是讲礼仪程式,不讲义理,汉唐儒者颇为之纠结。刘歆始以《周礼》为“周公致太平之迹”,郑玄遂以《周礼》为经。然学者对《周礼》一书的来历争议

发布时间:2022-08-11 15:27

汉字的来历和起源优雅篇

汉字的来历演变起源发展历史。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

相关推荐
  • 礼记·曲礼上的原文

    原文 段译 译文 曲礼上《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而能

  • 礼记·礼运篇是谁写的

    "大同"和"小康",是相对的两种社会形态,在对立之中相得益彰。按古代说法即认为《礼记·礼运》篇的"大同"之说是受道家的影

  • 礼记·乐记作者

    请欣赏《礼记·乐记》视频讲解。 讲解者: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 《乐记》是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它完善和发展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音乐思想,使之更加系统化

  • 礼记·曲礼上的内容

    曲礼上《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而能迁。临财毋茍得,临

  • 礼记·乐记原文

    注 礼 记 述 圣 言 礼 乐 备 【解释】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yǒu guó fēng

  • 礼记的背景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

  • 礼记二则背景

    礼记二则 戴圣〔两汉〕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这里是最全的礼记的来历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礼记的来历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