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意思

更新时间:2024-04-24 16:59

发布时间:2024-01-15 21:17

论语学而篇经文与解释

【学而篇第二章经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白话解释】 有子说:一个平常会孝顺父母、善事兄长的人,处于社会中,极少有喜好

发布时间:2021-10-12 12:23

庄子的“齐物”论与齐“物论”哔哩哔哩

也就是说,一切事物,其属性、其功能,都是在相与对待的状况下才出现、才获得的,亦都会随着相与对待的状况的变化而变化。这里说的就是事物及其存在的相对性、不确定性,在《齐物论》中有更加概括的说明:

发布时间:2023-03-28 17:15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出处及意思

译文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 注释理:宋儒理学的“理”,是用来说明宇宙万物根本的概念,有本原、本质、规律等多方面的含义。 赏析此句解释了格物致知,格物致知首先

发布时间:2019-08-21 00:00

四书解读六卷之:《大学》致知在格物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译文】 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近事物研究它的原理。

发布时间:2024-01-15 10:26

本草药理学中的“格物论”哲学思维中国中医药网

南宋理学家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观点,并进一步发挥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

发布时间:2022-10-23 00:00

大学之道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8篇)

【原文】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2)。盖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5),故其 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 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4)

发布时间:2022-08-12 00:00

格物致知的意思和造句中考语文零二七艺考

出处:《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朱熹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但又认为心被人欲所蒙蔽,所以知识不够完备。只要通过格物的功夫,去掉人

发布时间:2022-11-02 15:19

格物致知的意思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示例: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参透事物本质,

发布时间:2022-01-28 00:00

华杉讲透王阳明,如何养成知行合一的习惯?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发布时间:2022-10-24 18:17

卷二正文王文成全书四库本未删节减足本完整版白话全本全文

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於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而为二矣夫求理於事事物物者如求孝之理於其亲之谓也求孝之理於其亲则孝之理其果在於吾之心邪抑果在於

发布时间:2014-02-05 17:55

《四书五经》之大学全文注释及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

发布时间:2020-09-03 10:35

中国十大中医学家姓名故事兼中医古籍书名拾趣中国民族品牌促进网

朱氏精研医理取“格物致知”之意为本书命名。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

发布时间:2024-04-11 00:00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全诗赏析诗词迷

朱熹如是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

发布时间:2023-01-07 04:20

有关《大学》读后感(精选37篇)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为穷,故其知有不尽也。“由于我还不太懂朱熹这番话,于是我通过查找一些资料来加深对格物致知的了解。”格物指努力穷就

发布时间:2021-10-18 05:02

西史辨西史辨孟晓路:西学之中学渊源(《欧洲文明史察疑》摘文之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其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致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

发布时间:2016-06-19 19:27

《大学》

『程子补充』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至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

发布时间:2020-10-26 00:00

国际儒学网

朱熹《补大学格物致知传》说“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致知”是怎么把知识扩大,就是要“即物而穷其理”。他说“《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

发布时间:2023-08-18 01:36

《大学》原文及翻译现代文阅读及答案语文网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2)。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5),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4),以求至乎其极

发布时间:2022-09-12 17:38

朱人求:中国哲学的认知与悟道——以朱子格物致知为中心朱子之儒家

朱子认为,《大学》“格物致知”有经无传,于是仿照古人的意思写了一段“格物致知补传”:“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

发布时间:2021-04-29 00:00

較洪武正韻四書正文:較洪武正韻四書正文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此谓知乔事此田士明知之至轻右伟汉霆章盖释格物致知之义谓今亡矣间尝窃取程子之意以补之司所谓理无在格物养严致吾之短在即物而穷其理翱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埋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震以大学始教必使学

发布时间:2023-02-02 00:00

豁然贯通是什么意思豁然贯通怎么读造句反义词拼音典故

因对事理领悟通晓,而能全盘理解。语出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五章》。△「恍然大悟」 典源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五章》闲尝窃取程子之意以补之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发布时间:2020-10-25 00:00

第4期郭晓东:因小学之成以进乎大学之始:浅谈朱子之“小学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 言欲致吾之知, 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 莫不有知, 而天下之物, 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 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 必使学者, 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 而益穷之, 以求至

发布时间:2023-01-14 00:00

格物而后知至议论文神降笔

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

发布时间:2019-05-13 18:33

国学经典诵读——《大学》15章写写帮文库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读到这里,有种恍然大悟感,“格物致知”原来这么早就被古人认识到了!“致知”之本在“格物”。要通

相关推荐
  • 致知在格物是什么意思内涵是什么

    历代学者对“格物致知”的含义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或强调在对事物的接触中穷究其“理”;或强调亲自实践以掌握各种德行、技艺;或以心意所在为“物”,进而以内心的修正为“格物”。 The t

  • 致知在格物后半句是什么

    “格物致知”说,源自《礼记》。 《礼记·大学》上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

  • 致知在格物译文

    “致知在格物”翻译:要想达到完善的理解,就需要实事求是的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的意思是推究事物的道理,尊重科学规律,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致知”意为达到完善的理解。出自《礼记·大

  • 致知而格物全文

    只有在讲到“致知”与“格物”的关系时,《大学》表述为“致知在格物”,意在表明:致知即在格物之中,致知与格物是一体两面之事,而非一先一后之关系。“诚意”以下,皆由末以探本,《大学》表

  • 所谓致知在格物翻译

    “致知在格物”翻译:要想达到完善的理解,就需要实事求是的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的意思是推究事物的道理,尊重科学规律,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致知”意为达到完善的理解。出自《礼记·大

  • 致知在于格物翻译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翻译:认识最真的本心。通过伏灭革除内心不好的私欲、物欲。原句出自于《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

  • 致知在格物的例子

    第四单元是个综合性学习体系,其轴心是学习演讲词、撰写演讲稿和举办演讲比赛三大任务,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就在任务一“学习演讲词"中。教材对任务一的具体要求有:“阅读教材提

这里是最全的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意思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意思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