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更新时间:2024-04-23 21:12

发布时间:2021-06-18 19:31

文化于仲文断牛案之借鉴

宋代郑克《折狱龟鉴 》中的《擿奸》篇,记载了于仲文断案的一个故事,读后给人以很大启示。在故事结尾,郑克还写到“此亦用擿奸之术者也”。所谓“擿奸”,指的是使用一定的手段,揭露隐秘的奸人与坏事。

发布时间:2024-02-23 06:27

冯梦龙的“无讼”思想及其实践孔子教化息讼明朝编剧剧作家小

任寿宁县令后,冯梦龙在治县过程中一直贯彻“无讼”思想,其自撰对联“讼庭何日能生草,俗吏有时亦看山”便体现了他对“无讼”的向往。《寿宁待志》亦记载了冯梦龙教化防讼、化事息讼的事迹。此外,冯梦龙在《喻世明言·蒋兴哥重会

发布时间:2023-04-10 00:00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注释及翻译

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翻译】 孔子说:“算了吧!我从未见过看到自己有错误便能自我责备的人。” 【解读】 要学会自我批评 在本章中,孔子再次提到了自我检讨的问题。他觉得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但是

发布时间:2024-04-15 15:15

《论语》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原文带

zǐ子yuē曰::yǐ已yǐ矣hū乎!!wú吾wèi未jiàn见néng能jiàn见qí其guò过,,ér而nèi内zì自sòng讼zhě者yě也。。 译文 孔子说:“完了,我还没有看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而又能从内心责备自己的人。”

发布时间:2020-09-29 06:00

岁月‖《论语》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简书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孔子说:“算了吧,我还没有看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便能发自内心自我责备的人。” 这段很明显是一个断章的对话,可以理解可能有人跟孔子讲,“我是一个非常善于自我批评的一个人”

发布时间:2020-11-12 19:23

5·27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子曰:“已矣乎已矣乎:算了罢。已,止。矣、乎都是语助词,“矣”相当于“了”,“乎”表示感叹之深!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内自讼:内心自我责备。讼,争论是非曲直,这里指责备者也。”

发布时间:2019-09-25 00:00

《论语》5.27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所以自讼就是自责。「言人有过,莫能自责也。」这就是夫子所说的,我『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就是孔子说『已矣乎』,罢了,唉声叹气,罢了、罢了。说我没有见过有人能见自己的过失,而在内心中责备自己,就是这句话的意思。

发布时间:2023-10-23 14:30

《论语》公冶长05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哔哩哔哩bilibili

《论语》公冶长05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视频播放量 85、弹幕量 0、点赞数 0、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0、转发人数 0, 视频作者 三叶学思李明正, 作者简介 经律论藏浩如烟海,各取一叶波罗蜜多。释道儒易微妙通玄

发布时间:2019-04-29 19:48

《见其过而内自讼·论语》原文译文注释赏析论语鉴赏品诗文

[五·二十七]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鉴赏〕“已矣乎”表示没有希望了,反映了孔子极度失望的心情。“自讼”是自责的意思。孔子特别重视内省的修身方法,提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希望人

发布时间:2023-04-09 07:13

2023年孔子的名言10句汇总(十四篇)

38、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39、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4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41、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

发布时间:2022-04-23 20:48

孔子名言点评晶羽科技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 6.急需孔子名言、翻译及赏析 [孔子名言名句]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名言名句]学而时习之! [孔子名言名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发布时间:2021-07-15 00:00

《论语》中华善文化官网中华善文化官网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雍也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

发布时间:2020-08-16 13:56

第十五册:利安当《天儒印》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佚名

3、自讼以获天主慈恕 惟夫知忧知惧,则潜痹隐慝不容留伏于心意之间,仰不愧,俯不怍。始于忧惧,而卒于无忧惧。由是生顺殁宁,诣于常生,而永苦不足以撄之,夫可忧惧之有哉?孔子又云:“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发布时间:2023-03-21 08:28

古代经典励志句子(精选20篇)

7、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孔尚任》 8、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曾国藩》 9、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 10、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斜阳

发布时间:2023-07-24 12:05

论语·公冶长第五篇二七章未见其过而自讼者二八章十室邑必有忠信(完

5?27、【原文】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译文】孔子说:“算了吧!我从来没有见过发现自己有过失而在内心里自责的人。”【解读】这一章孔子谈论的是人对过错的态度问题。安德义解读论语将人对过错的态度

发布时间:2022-08-15 17:06

修身养性的名言

44、见其过而内自讼。 45、见人不是,诸恶之根。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46、见事贵乎明理,处事贵乎心公。 47、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48、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发布时间:2023-02-02 00:00

内讼是什么意思内讼的解释汉语词典词典网

《论语·公冶长》:“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何晏集解引 包咸 曰:“讼,犹责也。言人有过,莫能自责。”《晋书·蔡谟传》:“且归罪有司,内讼思愆。若遂致之于理,情所未忍。”宋 王安石 《感事》诗:“内讼敢不

发布时间:2023-05-09 11:06

孔子的语录,孔子的语录被收录为佳句品与读

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 孔子名句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赤之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发布时间:2024-06-08 00:00

中华传统美德·自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祭拜网

古人十分重视“自反”,认为“自反者,修身之本也”。 孔子将道德自省的方法归结为“自讼”,亦即自己与自己打官司,“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荀子则认为自省修身应以扬善为主:“见善,修然必自存也;见不善

发布时间:2022-12-27 17:20

2022年孟子的名言警句及解释(15篇)

15、 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孔子 《论语》 16、 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孔子 《论语》 17、 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

发布时间:2022-11-08 14:26

孔子的名言警句

4. 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5. 乞之四邻,以应求者,用意委曲,非为直人。 6.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出处:论语 7.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发布时间:2023-06-16 00:00

见贤思齐题目答案解析,见贤思齐题目答案解析112题库

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以上都有 D.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题目: 子曰:“见贤思齐焉。”人们也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由此可见,杰出人物对他人的影响是巨大的。那么你

相关推荐
  • 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而无不治也

    第三部分至“非上之所以畜天下也”,提出帝王无为、臣下有为的主张,阐明一切政治活动都应遵从固有的规律,强调事事皆有顺序,而尊卑、男女也都是自然的顺序,这不仅违背了庄子“齐物”的思想,

  • 一日克己复礼

    出自《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颜渊向

  • 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

  •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

    14.36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注释】 ▲公伯寮[

  • 仁者其言也讱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

  • 仁者先难而后获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

  •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shi

    “无为”也可以看作一个词汇,老子借用了词汇“无为”,将它用于标志无为概念,或者老子通过下定义的方式对词汇“无为”的意义进行了新的界定,从而为其赋予了新义,使它升格为概念。所以,在老

这里是最全的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