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有子曰信近于义

更新时间:2024-04-24 00:43

发布时间:2020-06-17 13:24

每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原文】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释义】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浅解】关于“大信”与“小信”的问题,亦即“信”的通权达变问题,我

发布时间:2024-04-15 15:15

《论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yǒu有zǐ子yuē曰::xìn信jìn近yú于yì义,,yán言kě可fù复yě也;;gōng恭jìn近yú于lǐ礼,,yuǎn远chǐ耻rǔ辱yě也;;yīn因bù不shī失qí其qīn亲,,yì亦kě可zōng宗yě也。。

发布时间:2024-01-01 00:00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爱问教育

1、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2、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3、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4、”信,所要遵守的诺言;近,符合;义,《礼记·中庸》:“义者,宜也”,依然是符合于礼;复,实践诺言,朱熹《论语集注》:“复,践言也

发布时间:2022-05-10 07:16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上)简书

《论语》学习之101301 【原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白话】有子说:“说话讲求信用但要近乎道义,所说的才可以去践守

发布时间:2019-07-11 00:00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笔者注】本章对信与恭两种行为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指出了信与恭的适用条件。主要意思是:与人交往要恪守信用,但不是任何时候都要恪守信用,只有当恪守信用符合义的要求时,才有必要恪守信用,履行自己的承诺。如果答应别人的行为是非正义的

发布时间:2022-11-30 18:21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发布时间:2022-04-15 00:00

《学而篇》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注释】 ▲义: 一、道义,正义。 二、同“宜”,适宜,适当。 ▲复:恢复,兑现。 ▲远:远离,避免。

发布时间:2024-04-01 00:00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介绍历史典故词典网

近:接近,符合。复:实行,实践。 所守的诺言要符合于义,这诺言才能实践。 古人认为讲“信用”要以“义”为标准。语出《论语.学而》:“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宋.田锡《直论》:“夫君子之直,以智

发布时间:2017-09-22 04:11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作业帮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的意思? 《论语》里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是其亲,亦可宗也”,是何意?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

发布时间:2024-02-06 01:47

113信近于义《论语》朗读与讲解免费在线阅读收听下载喜马拉雅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点我:进入吉劭居的喜马店铺<<< 吉劭居节目录制初衷: 记得二年前,我想把自己和女儿一起学习论语的资料和成果录制出来,与大家共享。之所以说是学习的资

发布时间:2022-07-22 10:18

论语关于诚信的句子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习,学业就不会巩固。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要不怕改正。 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

发布时间:2015-07-10 17:49

国学经典:论语(一)论语第一至第五篇译文

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发布时间:2022-10-25 13:49

论语中关于诚信的句子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习,学业就不会巩固。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要不怕改正。” 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发布时间:2021-07-15 00:00

《论语》中华善文化官网中华善文化官网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发布时间:2021-05-03 23:41

駁呂留良四書講義:三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此狭犹即此见留良之多诬也昨一有子曰信近于义章辩骂喜登去此节都在言行文际尤悔极弊处作傍理募过之思是降一步谥不是尽头道理不则义礼如荷口至嚣霸茹何云不失乎故可字远字亦可字从洲近字不失宇生来而近与不失字又从信祉

发布时间:2023-08-22 00:00

《学而》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四书五经名篇可可诗词网

(十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十三)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发布时间:2021-11-20 17:06

学而篇原文,注释,翻译论语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发布时间:2021-07-11 19:40

言而有信的原文和翻译

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

发布时间:2015-01-08 09:16

诗歌翻译:《论语》英文译文(四)英汉翻译素材可可英语

(十三)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十四)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十五)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

发布时间:2022-01-29 16:08

读书笔记:《论语》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

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吾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

发布时间:2010-02-12 11:43

读《论语》

7.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skills)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参加朋友聚会,有些时候出于大家共乐的心理,报名参加;结果没参加,言不可复。

发布时间:2011-05-27 16:46

昌臻老法师《论语》: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手机搜狐网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一个恭敬的人待人接物上就可以远离耻辱,就不会遭到人家的污辱,因为谦恭待人,以礼待人,当然就会避免遭受耻辱。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由近…

发布时间:2023-02-04 11:12

论语全文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3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发布时间:2007-05-20 13:27

朱熹《论语集注》学而第一

毫厘有差,则失其中正,而各倚于一偏,其不可行均矣。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近、远,皆去声。信,约信也。义者,事之宜也。复,践言也。恭,致敬也。礼,节文也。因,犹

发布时间:2021-11-11 00:00

《论语》中的“礼”

第二处为,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此处强调了人们的行为举止做到合于“礼”在平时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人们要是能做到恭敬守礼,就能恰当的远离诋毁侮辱。

发布时间:2020-08-17 00:00

论语全文诵读可直接打印版(49页)原创力文档

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 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论语》 全文 整理:Mr.李 第 1 页共 49 页 mò 没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 ,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有子曰

发布时间:2020-07-09 10:46

《论语》全文翻译完整版(二十篇)

【原文】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注解】近:接近、符合的意思。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

相关推荐
  •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意思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意 有子说:“讲信用要尽量符合道义,这样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礼节,这样才能避开耻辱;如此,人非但不会众叛

  • 信近於义言可复也

    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解释翻译。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曰

  • 信近于义

    言,是有意义的音,音,就是所有的音,所以,音是指从舌头里面发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音,所以音是一切音,而言,是指有意义的音,所以君子一定是敏于行而讷于言,少说话,说了就要算数,所以叫人言

  • 见义不为无勇也的意思

    “见义勇为”源于先秦孔子的《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意思是人们应该去做有“义”的事情,如果不做,即为“无勇”之人。“见义勇为”一词最早见于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

  •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译文

    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解释翻译。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曰

  •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出自哪里

    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解释翻译。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曰

  •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

    yǒu有zǐ子yuē曰::xìn信jìn近yú于yì义,,yán言kě可fù复yě也;;gōng恭jìn近yú于lǐ礼,,yuǎn远chǐ耻rǔ辱yě也;;yīn因bù不shī失q

这里是最全的有子曰信近于义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有子曰信近于义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