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译文

更新时间:2024-04-24 00:42

发布时间:2023-04-23 19:59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解释翻译。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

发布时间:2024-04-15 15:15

《论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yǒu有zǐ子yuē曰::xìn信jìn近yú于yì义,,yán言kě可fù复yě也;;gōng恭jìn近yú于lǐ礼,,yuǎn远chǐ耻rǔ辱yě也;;yīn因bù不shī失qí其qīn亲,,yì亦kě可zōng宗yě也。。

发布时间:2023-04-15 00:00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③因:依靠之意。 ④宗:主。可宗,可靠。【翻译】有子说:“约言符合道德规范,这种约言才可兑现。态度谦恭符合礼节规矩,才不会遭受羞辱。所依靠的都是关系亲密的人,也就可靠了。” 【解读】

发布时间:2022-11-30 18:21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所以

发布时间:2019-06-21 13:10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论语品诗文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出自:《论语》名言名句《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译文如下:

发布时间:2022-04-15 00:00

《学而篇》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注释】 ▲义: 一、道义,正义。 二、同“宜”,适宜,适当。 ▲复:恢复,兑现。 ▲远:远离,避免。

发布时间:2022-09-24 20:26

信近于义原文及译文

信近于义原文及译文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程明道曰:“因恭信而不失其所以亲,近于礼义,故亦可宗。”伊川曰:“因不失于相近,亦可尚也。”又曰:“因其近礼义而不失其亲,亦可宗

发布时间:2013-11-19 11:25

论语释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千江水新浪博客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5)可宗(6)也。” 注: (1)近:接近的意思。 (2)义:义是儒家的价值观。是指言行符合了正当的标准。

发布时间:2021-09-05 00:00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注释: 信:需要遵守的诺言 近:符合 义:道义,符合于礼 复:实践,履行 恭:恭敬 礼:礼节规矩 远:使之远离,避免 因:依靠 宗:可靠 译文: 有子说:“

发布时间:2012-04-24 14:07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

【译文】 言可复也:与人有约而求能信,当求所约之近于义,俾可践守。复,反复,即践守所言义。 远耻辱也:恭敬亦须合礼,否则易近于耻辱。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因,犹依。宗,犹主。谓所依不失为可亲之人,则缓急可待,亦可

发布时间:2017-09-22 04:11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作业帮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的意思? 《论语》里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是其亲,亦可宗也”,是何意?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

发布时间:2024-04-02 22:37

论语学而篇1.13译文信近于义,恭近于礼喜马拉雅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信,所要遵守的诺言;近,符合;义,《礼记·中庸》:“义者,宜也”,依然是符合于礼;复,实践诺言,朱熹《论语集注》:“复,践言也”,正是此意.“信近

发布时间:2021-07-20 17:49

《论语》我思:《学而篇》13信近乎义恭近于礼因不失其亲简书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若说:“信守的诺言符合道义准则,这样的诺言就会得以实现;恭敬的心符合礼仪准则,就可以避免遭受耻辱;所依靠的都是亲近的人,这样的人就有了

发布时间:2015-07-10 17:49

国学经典:论语(一)论语第一至第五篇译文

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发布时间:2022-04-23 20:48

孔子名言点评晶羽科技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发布时间:2022-11-25 10:08

孔子的经典语录

(三十)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三十一)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三十二)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发布时间:2022-07-22 10:18

论语关于诚信的句子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习,学业就不会巩固。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要不怕改正。 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

发布时间:2022-12-17 00:00

论语学而篇朗读,论语1一20章原文指间文库网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 chǐ rǔ yě yīn bù shī qí qīn yì kě zōng yě 耻辱也;因 不失 其亲,亦可宗也。 【注释】近:符合,接近。复:实践,实行。远:用作动词,使……远离。因:依靠,凭借。宗:

发布时间:2022-07-28 17:30

孔子语录

『1.13』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发布时间:2023-11-30 07:28

《论语》中关于诚信的句子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习,学业就不会巩固。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要不怕改正。” 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发布时间:2022-03-20 09:36

《答司马谏议书》翻译及知识点归纳

1.不复一一自辨辨通“辩”,辩解 2.于反复不宜卤莽卤通“鲁”,粗鲁 3.故今具道所以具通“俱”,详细 二、古今异义 1.故略上报 上报:古义:写回信。今义:向上级汇报 2.于反复不宜卤莽 反复:古义:书信往来。今义:多次重复

发布时间:2021-11-27 00:00

论语中关于信的句子人人文库网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习,学业就不会巩固。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要不怕改正。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

发布时间:2015-01-08 09:16

诗歌翻译:《论语》英文译文(四)英汉翻译素材可可英语

(十三)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十四)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十五)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

发布时间:2016-04-06 00:00

《论语·学而第一》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2)华语网

【原文】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道义。说的话才可以实践。恭谨要符合礼制,可以远离耻辱。只有不失去所依据的,才可以不失为可遵守的好方

发布时间:2018-05-28 23:24

一起读经典《论语》学而第一上游新闻汇聚向上的力量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参考译文】 有子说:“守信用要符合于道义,这样说出的话才有兑现、实现的意义;对人恭敬要合乎礼仪,这样才能够避免招致耻辱;因为照这样做,不失为亲近

发布时间:2022-01-26 10:26

读《论语集释》(論語集釋)书评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若这句话还是讲一个中庸的道理,值得一提的是朱熹的集注:“此言人之言行交际,皆当谨之于始而虑其所终。不然,因仍苟且之间,将有不胜其自失之

发布时间:2013-11-20 00:00

《论语》说解(一)②济南大学文学院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近、远,皆去声。信,约信也。义者,事之宜也。复,践言也。恭,致敬也。礼,节文也。因,犹依也。宗,犹主也。言约信而合其宜,则言必可践矣。

发布时间:2023-01-01 00:00

2023年名人对于论语的评价古人评价论语的名言(29篇)

义,则是针对这种高位价值观而作出的具体表现,是对客观行为表现的性质判断尺度。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篇》) 礼,便是对仁和义所做出的具体要求。有子曰:“礼之用,

相关推荐
  •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出自哪里

    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解释翻译。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曰

  •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

    yǒu有zǐ子yuē曰::xìn信jìn近yú于yì义,,yán言kě可fù复yě也;;gōng恭jìn近yú于lǐ礼,,yuǎn远chǐ耻rǔ辱yě也;;yīn因bù不shī失q

  •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感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复:实践,履行。 远(yuàn):使远离,可以译为避免。 因:依靠之意。 宗:主。可宗,可靠。 有子说:

  •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2、相信,信任 例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例2、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课外例子: 《谏太宗十思疏》:信者效其忠。(讲信用) 《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任

  • 信近乎于义,言可复也全文

    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解释翻译。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曰

  •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什么意思

    所以这个信就是不欺的意思,不欺是不欺骗道义,这个义就是合宜,这个复可以当作验字讲。所以「夫信不必合宜,合宜不必信。若为信近于合宜,此信之言乃可复验也」。他讲这个复,当验,就是检验的

  •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的意思和造句

    2、相信,信任 例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例2、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课外例子: 《谏太宗十思疏》:信者效其忠。(讲信用) 《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任

这里是最全的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译文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译文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