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信近于义原文及翻译

更新时间:2024-04-24 00:43

发布时间:2022-11-30 18:21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所以

发布时间:2023-04-23 19:59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解释翻译。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

发布时间:2024-04-15 15:15

《论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论语原文带拼音及翻译,【论语】yǒu有zǐ子yuē曰::xìn信jìn近yú于yì义,,yán言kě可fù复yě也;;gōng恭jìn近yú于lǐ礼,,yuǎn远chǐ耻rǔ辱yě也;;yī

发布时间:2022-07-16 01:30

读《论语》: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恭近于礼,是为最吉祥;恭远于礼,是为耻辱也。 抗日战争的时候,汉奸对敌人卑躬屈膝,真是恭敬到了极点,但是“远于礼”,现在看来,真是耻辱。 三、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结合前面两句“信近于义”、“恭近于礼”,“因”与“亲

发布时间:2023-03-28 05:56

信近于义《容斋随笔》全文翻译

【原文】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1)。程明道曰(2):因恭信而不失其所以亲近于礼义,故亦可宗。伊川曰:因不失于相近,亦可尚也。又曰:因其近礼义而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况于尽礼义者

发布时间:2024-01-14 00:00

《礼记》·《表记第三十二》原文注释和翻译礼记可可诗词网

是故君子恭俭以求役仁,信让以求役礼。不自尚其事,不自 尊其身,俭于位而寡于欲,让于贤;卑己而尊人,小心而畏义;求以 事君,得之自是,不得自是,以听天命。《诗》云:‘莫莫葛藟,施于条 枚;凯弟君子,求福不回①。’其

发布时间:2022-07-25 23:09

容斋随笔·卷二·信近于义在线阅读,翻译及赏析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程明道曰:“因恭信而不失其所以亲,近于礼义,故亦可宗。”伊川曰:“因不失于相近,亦可尚也。”又曰:“因其近礼义而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况于尽礼义者乎

发布时间:2022-10-29 20:25

诡信反经原文翻译及赏析集大家书法

诡信出处:反经 原文: (议曰:代有诡诈反为忠信者也。抑亦通变适时,所谓:见机而作,不俟终日也。) 孔子曰:“君子贞而不谅。”又曰:“信近于义,言可覆也。”由是言之,唯义所在,不必信也。(议曰:微哉!微哉!天下之事也,不

发布时间:2024-03-11 09:21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全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全文及翻译译文 《孔子世家》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孔子,曾受业于老子[1],学习吸收夏、商、周三代文明与知识。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世

发布时间:2022-08-11 11:51

论语中有关诚信的句子论语网

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原文及翻译】 2、言必信,行必果。【原文及翻译】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原文及翻译】 4、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发布时间:2022-05-07 12:12

论语二十章原文及翻译(精选9篇)

“placebo”投稿了9篇论语二十章原文及翻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论语二十章原文及翻译,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论语》十章原文翻译 《论语》十章原文翻译 《论语》十章原文翻译

发布时间:2023-06-05 08:52

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大学(精选10篇)

篇4:关于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发布时间:2019-12-30 22:42

《韩非子·五蠹第四十九》译文与赏析作品鉴赏品诗文

【原文】 且民者固服于势,寡能怀于义。仲尼,天下圣人也,修行明道以游海内,海内说其仁、美其义而为服役者七十人。盖贵仁者寡,能义者难也。故以天下之大,而为服役者七十人,而仁义者一人。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国,境内之民莫敢

发布时间:2023-11-10 23:09

《反经·诡信》的翻译注解译文和原文学诗词网品读

孔子曰:“君子贞而不谅。”又曰:“信近于义,言可覆也。”由是言之,唯义所在,不必信也。(议曰:微哉!微哉!天下之事也,不有所废则无以兴。若忠于斯,必不诚于彼,自然之理矣。由是观之,则吾之所谓忠,则彼之所谓诈也。然则

发布时间:2020-07-17 18:18

论语集释全文在线阅读论语集释原文及翻译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发布时间:2023-08-22 00:19

《论语》原文及翻译现代文阅读及答案语文网

【原文】 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注解】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

发布时间:2021-11-20 17:06

学而篇原文,注释,翻译论语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发布时间:2020-07-09 10:46

《论语》全文翻译完整版(二十篇)

【原文】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注解】近:接近、符合的意思。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

发布时间:2022-10-29 08:26

《容斋随笔》节选原文及翻译(推荐18篇)

“樱井妙鲜包”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容斋随笔》节选原文及翻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容斋随笔》节选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容斋随笔》节选原文及翻译

发布时间:2013-01-16 00:00

《弟子规》全文和解释

(论语: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注:复者实践也,约定的事情要合乎义理才能实践。)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所谓:‘词

发布时间:2018-01-13 00:00

报任安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

1、 本文实词的用法、通假字现象以及“至激于义理者不然”等被动句式较多,因此授课时着重一些常用的重点文言词句及被动句的翻译,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同时,本文是司马迁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信。在信中,流露出司马迁对朋友爱莫能

发布时间:2021-05-30 10:28

《论语信述》1.13学而篇——信近于义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白话】 有子说:“说话讲求信用但要近乎道义,所说的才可以去践守;对人恭敬且能近乎礼仪,才能够远离耻辱;姻亲(虽然是因婚姻关系而成)却不

发布时间:2019-03-11 00:00

《孟子》译注

⑸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引自《诗经。周颂。我将》。⑹《诗云》:以下诗句引自《诗经。大雅。皇矣》。⑺赫斯:发怒的样子。⑻爰:语首助词,无义。 ⑼遏:止;徂(cu):往,到。莒:古国名,在今山东莒县,公元前431年被楚国消灭。 ⑽

发布时间:2022-02-17 15:53

论语,阅读,翻译穆身自扶持起居,能适其志,或通夕不寐,未尝有倦惰之色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

发布时间:2021-08-24 11:20

活水源记原文翻译及赏析朗读刘基文言文古诗文网

圣人道:"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去食去兵,不可去信"。"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今将军全无仁义之心,枉作英雄之辈。荆州久借不还,却不道"人无信不立"!(正末云)鲁子敬,你听的这剑戒么?(鲁云)剑戒怎么?(正

发布时间:2022-12-02 13:08

赴单刀会》《杂剧·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原文翻译及赏析爱诗词

圣人道:"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去食去兵,不可去信"。"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今将军全无仁义之心,枉作英雄之辈。荆州久借不还,却不道"人无信不立"!(正末云)鲁子敬,你听的这剑戒么?(鲁云)剑戒怎么?(正

发布时间:2014-05-04 00:00

《论语》(全文及译文)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试译:有子说:“守信接近于义,说到做到。内心谦恭接近于礼,可以免受耻辱。因为它们接近礼义,还是值得推崇的。”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

发布时间:2023-01-11 12:29

杂剧·死生交范张鸡黍原文翻译赏析宫天挺古诗古诗文网

(张元伯云)哥哥,您兄弟在家杀鸡炊黍等待哥哥相会。哥哥,你休失信也。(正末云)兄弟,为人岂敢轻言!可不道: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去食去兵,不可去信。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唱)

相关推荐
  •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四书训义》曰:国之所立者,礼也;礼之所自生者,让也。欲合一国之心,则唯退以自处,而可容馀地以让人,此先王制礼之精意,感人心于和平,而奠万国于久安长治之本,言治者其可忽乎?

  • 论语有子曰信近于义

    《论语信述》1.13 学而篇——信近于义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白话】 有子说:“说话讲求信用但要近乎道义,所说的

  • 有子曰信近于义

    【原文】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释义】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浅解】关于“大信”与“小信

  •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意思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意 有子说:“讲信用要尽量符合道义,这样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礼节,这样才能避开耻辱;如此,人非但不会众叛

  • 信近於义言可复也

    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解释翻译。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曰

  • 信近于义

    言,是有意义的音,音,就是所有的音,所以,音是指从舌头里面发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音,所以音是一切音,而言,是指有意义的音,所以君子一定是敏于行而讷于言,少说话,说了就要算数,所以叫人言

  • 见义不为无勇也的意思

    “见义勇为”源于先秦孔子的《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意思是人们应该去做有“义”的事情,如果不做,即为“无勇”之人。“见义勇为”一词最早见于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

这里是最全的信近于义原文及翻译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信近于义原文及翻译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