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论语有子曰信近于义

更新时间:2024-04-24 00:43

发布时间:2021-05-30 10:28

《论语信述》1.13学而篇——信近于义

《论语信述》1.13 学而篇——信近于义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白话】 有子说:“说话讲求信用但要近乎道义,所说的才可以去践守;对人恭敬且能近乎礼仪,才能够

发布时间:2024-04-15 15:15

《论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yǒu有zǐ子yuē曰::xìn信jìn近yú于yì义,,yán言kě可fù复yě也;;gōng恭jìn近yú于lǐ礼,,yuǎn远chǐ耻rǔ辱yě也;;yīn因bù不shī失qí其qīn亲,,yì亦kě可zōng宗yě也。。

发布时间:2022-07-16 01:30

读《论语》: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第一》 一、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有子是个灵活的人,不会被固定的规则套牢。 有子说:言而

发布时间:2023-04-15 00:00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 lq 评论有子曰:“信近于义:“因”有沿袭的意思。《论语》中也有这样的话,“与夏礼,所 黑暗骑士 评论有子曰:“信近于义:泛爱众 还是 泛爱从? 豪情 评论有子曰:“信近于义:姻不失其亲

发布时间:2023-04-23 19:59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作者:佚名论语名句[挑错/完善]八字精批2024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姓名 性别 男女 生日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

发布时间:2023-10-29 00:00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语译 有若说:接近于大义的诺言值得践行。接近于礼法的恭敬,不会招来耻辱。姻亲关系如果(走得)亲密,也可当做血缘关系。

发布时间:2024-04-01 00:00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介绍历史典故词典网

近:接近,符合。复:实行,实践。 所守的诺言要符合于义,这诺言才能实践。 古人认为讲“信用”要以“义”为标准。语出《论语.学而》:“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宋.田锡《直论》:“夫君子之直,以智

发布时间:2022-10-25 13:49

论语中关于诚信的句子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习,学业就不会巩固。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要不怕改正。” 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发布时间:2021-07-15 00:00

《论语》中华善文化官网中华善文化官网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发布时间:2015-07-10 17:49

国学经典:论语(一)论语第一至第五篇译文

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发布时间:2015-01-08 09:16

诗歌翻译:《论语》英文译文(四)英汉翻译素材可可英语

《论语》 (十三)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十四)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十五)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发布时间:2012-01-12 00:00

《论语》题集泉州七中

1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问:①如果从“义”和“利”关系角度来解读,孔子的观点是什

发布时间:2022-09-14 12:08

论语讲义(1,可与辜鸿铭做对比)哔哩哔哩

【按】此四端皆言色之诚中形外,于人信而不欺。仁者人也,故不害仁,自无巧言令色之弊。再此章提出鲜仁之人,正与前章崇仁互映,或编者类聚有意。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发布时间:2007-05-20 13:27

朱熹《论语集注》学而第一

毫厘有差,则失其中正,而各倚于一偏,其不可行均矣。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近、远,皆去声。信,约信也。义者,事之宜也。复,践言也。恭,致敬也。礼,节文也。因,犹

发布时间:2013-11-20 00:00

《论语》说解(一)②济南大学文学院

所以,没有礼,谈不到乐;没有秩序,谈不到和谐。 原文: 1.13有子曰(1):“信近于义(2),言可复也(3)。恭近於礼(4),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5),亦可宗也(6)。” 注释: (1)有子:姓有,名若,孔子弟子。(2)信:说话有诚信

发布时间:2022-01-29 16:08

读书笔记:《论语》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

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吾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

发布时间:2010-02-12 11:43

读《论语》

7.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skills)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参加朋友聚会,有些时候出于大家共乐的心理,报名参加;结果没参加,言不可复。

发布时间:2023-08-22 00:00

《学而》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四书五经名篇可可诗词网

(十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十三)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发布时间:2021-01-26 00:00

论语二十章全拼音版无译文下载Word模板73爱问文库

yǒuzǐyuēxìnjìnyúyìyánkěfùyěgōngjìnyúlǐyuǎn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chǐrǔyěyīnbùshīqíqīnyìkězōngyě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zǐyuējūnzǐshíwúqiúbǎojūwúqiúānmǐnyúshìér

发布时间:2023-02-04 11:12

论语全文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3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发布时间:2021-07-11 19:40

言而有信的原文和翻译

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

发布时间:2023-07-29 17:38

以朱子论“义”为中心孟子论语汉儒仁义义理朱熹宋朝

汉代以后,以宜解义还是较为多见的。《论语·学而》有子曰“信近于义”,皇侃疏: 信,不欺也;义,合宜也。[5] 邢昺疏: 人言不欺为信,于事合宜为义。[6] 《论语·先进》“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邢昺疏

发布时间:2020-08-17 00:00

论语全文诵读可直接打印版(49页)原创力文档

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 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论语》 全文 整理:Mr.李 第 1 页共 49 页 mò 没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 ,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有子曰

发布时间:2021-11-11 00:00

《论语》中的“礼”

第二处为,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此处强调了人们的行为举止做到合于“礼”在平时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人们要是能做到恭敬守礼,就能恰当的远离诋毁侮辱。

发布时间:2020-07-09 10:46

《论语》全文翻译完整版(二十篇)

【原文】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注解】近:接近、符合的意思。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

发布时间:2022-08-10 23:17

论语中关于礼的句子和翻译论语网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翻译】 10、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翻译】 11、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翻译】 12

发布时间:2022-10-12 00:00

说不尽的《论语》(之十五)如东日报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学而》1.13) 译文:有子说:“所守的约言符合义,说的话就能兑现。态度容貌的庄矜合于礼,就不致遭受侮辱。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相关推荐
  • 有子曰信近于义

    【原文】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释义】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浅解】关于“大信”与“小信

  •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意思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意 有子说:“讲信用要尽量符合道义,这样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礼节,这样才能避开耻辱;如此,人非但不会众叛

  • 信近於义言可复也

    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解释翻译。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曰

  • 信近于义

    言,是有意义的音,音,就是所有的音,所以,音是指从舌头里面发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音,所以音是一切音,而言,是指有意义的音,所以君子一定是敏于行而讷于言,少说话,说了就要算数,所以叫人言

  • 见义不为无勇也的意思

    “见义勇为”源于先秦孔子的《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意思是人们应该去做有“义”的事情,如果不做,即为“无勇”之人。“见义勇为”一词最早见于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

  •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译文

    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解释翻译。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曰

  •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出自哪里

    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解释翻译。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曰

这里是最全的论语有子曰信近于义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论语有子曰信近于义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