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的意思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4-24 00:43

发布时间:2022-03-28 10:37

《论语》:礼义之本子贡言可复道义公义恭近网易订阅

信近于义,信,诚信。一个人能做到诚实守信,就接近道义了。做到了“信”,然后对照一种标准——“义”,达到另一种结果(利于己的结果)——言可复也。 源头在于这个“信”字,朝向“义”之所在。本在于信,末在于——“言可复也”

发布时间:2022-02-10 21:47

《论语》道门解读——第十三篇哔哩哔哩

十三、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yùan)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主旨〕 说明待人接物的准则。 〔注释〕 (一)「言可复也」的「复」是实践的意思。

发布时间:2022-06-29 18:01

信用研究谈古论今说“信用”

言,构意为滴漏计时器中的刻标,由滴漏声响譬喻可表言语。所以金文“信”可以有两种构意解释:其一,“言”由言语义引申表传话,整体构意与甲文一样,也表传话之人。其二,“言”由刻标义引申表符契或信件(古代信件用简牍书写),整体构

发布时间:2023-04-15 00:00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③因:依靠之意。 ④宗:主。可宗,可靠。【翻译】有子说:“约言符合道德规范,这种约言才可兑现。态度谦恭符合礼节规矩,才不会遭受羞辱。所依靠的都是关系亲密的人,也就可靠了。” 【解读】

发布时间:2023-04-23 19:59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所以这个信就是不欺的意思,不欺是不欺骗道义,这个义就是合宜,这个复可以当作验字讲。所以「夫信不必合宜,合宜不必信。若为信近于合宜,此信之言乃可复验也」。他讲这个复,当验,就是检验的意思。信不一定是有义的,符合道义;

发布时间:2022-04-17 21:05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1.13)简书

原文为: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意思是有子(孔子学生)看来,只有合理的约定,才能贯彻;过分的恭敬,就是种耻辱;亲近应当亲近的人,并以他们为目标。

发布时间:2013-03-13 14:05

“因不失其亲”的句法及其他手机搜狐网

本文首先考察《论语·学而》篇中“因不失其亲”的句法结构,从句法的角度论证这一语句是复句,而不是单句;根据语义限制和结构平行对应性,本文认为该句前文的“信近于义”“恭近于礼”二句也是复句。 历代注家对《论语…

发布时间:2019-06-21 13:10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论语品诗文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出自:《论语》名言名句《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译文如下:

发布时间:2022-09-24 20:26

信近于义原文及译文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程明道曰:“因恭信而不失其所以亲,近于礼义,故亦可宗。”伊川曰:“因不失于相近,亦可尚也。”又曰:“因其近礼义而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况于尽礼义者乎

发布时间:2022-07-25 23:09

容斋随笔·卷二·信近于义在线阅读,翻译及赏析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程明道曰:“因恭信而不失其所以亲,近于礼义,故亦可宗。”伊川曰:“因不失于相近,亦可尚也。”又曰:“因其近礼义而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况于尽礼义者乎

发布时间:2021-04-29 00:00

較洪武正韻四書正文:較洪武正韻四書正文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有子目信适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断不失其亲亦可宗频 3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患无求安敏于禹而慎于记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隐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国可也众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性子贝星剪啸如切扣差借琢如磨其

发布时间:2016-03-31 00:00

儒家的仁心与墨子的侠义论语第十三句

有子曰 信近于义 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 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 亦可宗也 仁义两个字常常连在一起用,但推敲于精细,这两个字是两回事儿 1)仁指的是博爱、慈爱,以对他人、人类社会的发自内心的爱出发,这是里仁、仁心的仁

发布时间:2019-07-11 00:00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小人喻于利。”“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今天,《辞海》解释义有六种含义:1.公正的道理,正直的行为,合乎正义或公益的,如见义勇为,义务,

发布时间:2016-03-22 00:00

《论语译注(杨伯峻)1980校对稿终》.doc

”(页8)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页8)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页9)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

发布时间:2020-10-05 12:54

论语双日课言出不必行,除非符合“道义”《学而篇》1.13章

《说文解字》:信,诚也。从人,从言。會意。 1.13.1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那个复,是什么意思呢?践言。也就是我说过的话我就去做,遵守你的诺言的意思了,说到做到。但是呢,你讲的这个信用,必须要近于义。义者,事之宜也,该

发布时间:2024-04-21 19:15

杂剧·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拼音版阔阔古诗词网

。((下xià))((鲁lǔ云yún))黄huáng文wén,,你nǐ见jiàn乔qiáo公gōng说shuō关guān公gōng如rú此cǐ威wēi风fēng,,未wèi可kě深shēn信xìn。。俺ǎn这zhè江jiāng下xià,,有yǒu一yī贤xián士shì,,复fù姓xìng司

发布时间:2017-09-22 04:11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作业帮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的意思? 《论语》里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是其亲,亦可宗也”,是何意?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

发布时间:2024-04-15 15:15

《论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yǒu有zǐ子yuē曰::xìn信jìn近yú于yì义,,yán言kě可fù复yě也;;gōng恭jìn近yú于lǐ礼,,yuǎn远chǐ耻rǔ辱yě也;;yīn因bù不shī失qí其qīn亲,,yì亦kě可zōng宗yě也。。

相关推荐
  • 信近于义恭近于礼

    冉有问政时,孔子先强调“富之”再强调“教之”。在孔子的思想中,物质与精神均不容忽视,但更倾向于精神,当两者必选其一时,孔子做出“去食”的选择,这体现了儒家“舍生取义”的思想主张。

  • 有子曰信近于义翻译

    弘毅 评论有子曰:“信近于义:创新怎么解释 “亲”怎么翻译 菲你莫属 评论有子曰:“信近于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 lq 评论有子曰:“信近于义

  • 信近于义原文及翻译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

  •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四书训义》曰:国之所立者,礼也;礼之所自生者,让也。欲合一国之心,则唯退以自处,而可容馀地以让人,此先王制礼之精意,感人心于和平,而奠万国于久安长治之本,言治者其可忽乎?

  • 论语有子曰信近于义

    《论语信述》1.13 学而篇——信近于义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白话】 有子说:“说话讲求信用但要近乎道义,所说的

  • 有子曰信近于义

    【原文】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释义】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浅解】关于“大信”与“小信

  •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意思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意 有子说:“讲信用要尽量符合道义,这样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礼节,这样才能避开耻辱;如此,人非但不会众叛

这里是最全的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的意思是什么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的意思是什么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