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的意思

更新时间:2024-04-24 02:10

发布时间:2019-09-13 10:28

每天学点国学:居下位而不获于上网易订阅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 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悅,弗信于友矣。悅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悅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

发布时间:2024-04-12 11:03

收藏常考的《孟子》中的小古文都给你汇总好了!

孟子谓齐宣王曰1:“王之臣有托其妻子2于其友而之3楚游4者。比5其反6也,则冻馁něi7其妻子。则如之何8?” 王曰:“弃9之。” 曰:“士师10不能治士11,则如之何?” 王曰:“已12之。”

发布时间:2020-10-22 23:36

《古代汉语上》第四单元《孟子》翻译合集哔哩哔哩

七十岁的时候都能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的,是不曾有过的事。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贵族们)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

发布时间:2022-11-08 00:00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翻译】 处在下位的人不能得到上面的信任

发布时间:2023-03-01 19:56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

他说一个人“在下位”,在下面的老百姓们,下面社会上一般人,“不获乎上”,有意见、有痛苦不能够达到上面,领导人不知道,皇帝不知道,那就完了,他说“民不可得而治矣”。实际上一个领导人就是大家庭一个家长,每个家庭的成员的痛苦

发布时间:2017-09-22 04:11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

《中庸》翻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

发布时间:2021-10-16 19:38

《中庸》10句话,懂得其中道理,获益良多!财经头条

9.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礼记·中庸》 身处上位的人,得不到下位人的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人民。 10. 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礼记·中庸》

发布时间:2019-06-21 13:33

《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出自:《孟子》名言名句《居下位

发布时间:2023-03-28 05:27

《中庸》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礼记)古文之家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发布时间:2019-05-18 00:00

《中庸》译注:第二十章问政

(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语言不畅;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出现困窘;行动先有准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走投无路。)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者的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民众。)获乎

发布时间:2022-05-13 18:11

中庸全文1到33章原文阅读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发布时间:2019-06-27 18:53

再谭《中庸》全文凤凰网

在朝办事还需要“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下级得不到上级的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百姓。但是“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要得到在上级信任之道是: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级的信任。又进一步讲“信

发布时间:2023-03-27 12:13

中秋作文结尾十篇

《大学》“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中庸》“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c用在疑问句、陈述句末尾 《大学》“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中庸》“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发布时间:2023-05-15 00:00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诗词名句词典网

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

发布时间:2009-04-26 00:24

读《论语》疑惑(一)传不习乎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

发布时间:2020-11-16 12:14

第十九讲哀公问政全文翻译注释中庸赏析全集

继绝世继绝世:延续已经中断的家庭世系,举废国举废国:复兴已经没落的邦国,治乱持持:扶持危,朝聘朝聘:诸侯定期朝见天子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

发布时间:2021-09-14 08:52

《中庸》学习笔记第37课:诚身有道简书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发布时间:2021-02-01 00:00

#学国学#《中庸第二十章(八)》——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发布时间:2022-12-16 06:0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

发布时间:2023-12-06 20:10

《中庸》与中国文化

“在下位不获乎上,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处在下位的臣子,如果得不到处在上位的君主的信任和肯定,就不可能获得民心,从而统治百姓。所以,君子不可不

发布时间:2023-07-24 16:42

张晚林: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论《中庸》对世界作为超越性存在的确

由此,儒家的“道德的形上学”才得以完成,而“道德的形上学”的完成,也意味着儒学圆教的完成。 一、 对人自身作为天命在身者的确证 《中庸》第二十章有两段相似的文字,列举如下: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

发布时间:2021-03-02 00:00

中庸精读2024尔雅答案MYTG–逍遥子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的“豫”本意为大象。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中“获”意为()。 “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中“顺”释义为()。 儒家传统思想认为个人修养是一个由外向内、由人及己的

发布时间:2021-08-12 00:00

《中庸》第二十章原文+拼音+各家注疏儒学自习室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相关推荐
  •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这句话是什么

    三里之城[1],七里之郭[2],环而攻之而不胜[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4],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儒家忠恕的含义

    中国儒家伦理范畴,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最早将忠恕联系起来的是中国春秋时代的曾子。他在解释孔子“吾道一

  • 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作文800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作文800字 第1篇 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或愿意做的事,但也有不想做的事或不愿意做的事,然而,在面对自己不想做的事的时候硬加到别人身上,别人心里往往会有

  • 忠恕出自于哪里

    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 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总起来说,忠

  • 忠恕兼明德是什么意思

    《礼记·中庸》引孔子的话:“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讲的也是同一意思。此一理念体现了孔子思想乃至中国文化的异量之美,西方思想界将孔子的这一思想称作属于全世界的道德

  • 忠恕违道不远什么意思

    这段原文,首先为我们提出了忠和恕的概念,为什么说“忠恕[shù]违道不远,”我们来看什么是忠和恕? 首先,忠在国家层面是因为感恩,所以奉献,你感恩国家的养育之恩,所以要为祖国作出奉

这里是最全的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的意思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的意思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