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

更新时间:2024-04-24 02:10

发布时间:2022-07-03 08:00

论语别裁(颜渊篇1920)

第二天他就把皇帝下的条子同奏本,一并送给皇帝,结果皇帝看了他的奏本反而笑了,这件事也就算了,这两个人命也保住了。(至于骆养性的晚节好不好,是另处一回事, 在此不加讨论。)

发布时间:2022-09-11 00:00

国学名句“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出处和解释可可

【名句】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 语出《礼记·缁衣》。下级对待上级,不是顺从他的命令,而是顺从他的行动。说明上级领导应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事:奉事,对待。从:顺从。

发布时间:2011-11-22 17:34

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古文名句东篱网

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 核心提示:【名句·出处】 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礼记·缁衣》)【原文·语境】 子曰:“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

发布时间:2012-02-28 22:41

“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意义如何?爱问知识人

“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 出自好《礼记·缁衣》。事:对待。意思是:下级对待上级,不

发布时间:2019-06-14 10:15

《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

《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句子出处:《礼记·缁衣》,言传身教类名言句子 下级对待上级,不是真正服从他的命令,而是真正服从他的行动。

发布时间:2020-10-06 18:38

子曰:“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

子曰:“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子曰:“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遂焉,岂必尽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甫刑》曰:‘一人有庆,兆民赖

发布时间:2022-08-16 00:00

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书摘诗句金句摘

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礼记·缁衣》 意思翻译 下级对待上级,不是听从他的命令,而是顺从他的行为。说明领导应当以身作则。 英语翻译 A subordinate treats a superior not by his orders, but by his actions.

发布时间:2020-09-26 00:00

《群书治要》第三章贵德(原文及解读)

109. 子曰:「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而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卷七 礼记) 【白话】孔子说:「下级侍奉上级,不是光看他怎么说,而是要看他怎么做。上级爱好某一事物,下级

发布时间:2019-11-14 10:41

下之所以为,惟上是视礼记·缁衣有来自廉洁上海微博

【下之所以为,惟上是视】《礼记·缁衣》有云:“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意即,在下位的人跟着上位的人做事,不是服从于上位的人发号施令,而是信服

发布时间:2022-04-20 14:45

大学原文及译文

上自教养万民的领袖,下至平民百姓,都是怀恩报本,涵养性天的纯厚。如果根本扰乱,天子元首,替天行道,教养万民,不先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次第做起,内圣功足,以不言化诸国,以立身教万民,而能治理好家国天下的,是没有的事。

发布时间:2021-01-24 15:01

《礼记》·缁衣原文带拼音解释汉程国学

子曰:「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子曰:「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遂焉,岂必尽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甫刑》曰:『一人有庆,兆民赖

发布时间:2021-05-02 16:28

禮記注疏:禮記注疏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一阻但上泽更出尤之薛宝并蚩方土奸仲孔注普逞责防舄凋满驯蚩柯删一谢则非九黎乏予孙董每宝一子曰视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卖吉民化府不拘树言耻关辅关关雕同上好是物下必有其丑矣圄喜者甚于君也例关丑关故上之所好

发布时间:2023-10-20 22: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二十二年,晋公子重耳出亡,卜适齐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 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

发布时间:2019-05-14 14:09

四年级上经典诵读[合集五篇]写写帮文库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

发布时间:2023-08-16 13:29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上下册)最新章节袁行霈,国务院参事室,中央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 [68] ,上长长而民兴弟 [69] ,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70]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 [71] ,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

发布时间:2020-10-03 17:20

缁衣第卅三(一)全文翻译注释礼记正义全集

子曰:『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言民化行.不拘於言.〇行.下孟反.注同.又如字.拘音俱.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甚者.甚於君也.〇好.呼报反.下皆同.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言民之从君.如

发布时间:2024-04-19 17:12

上有所好下必趋之出自哪里专题上有所好下必趋之是什么意思高考

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 2013年12月26日 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 【原文】 子曰: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 ——《礼记·缁衣》 【译 上有所好,

发布时间:2023-07-19 13:10

《大学》拼音版360文档中心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 道也。 suǒwùyúshànɡ suǒwùyúqián wúyǐjiāoyúzuǒ shīwúyǐshǐxià suǒwùyúhòusuǒwùyúxià wúyǐcónɡqiánwúyǐshìshànɡsuǒwùyúyòu24.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wúyǐ

发布时间:2007-05-20 13:44

论语义说·德政篇(上)

……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表率)也。” 《大戴礼·礼察》:“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倍(怨恨而叛上),礼义积而民和亲

发布时间:2023-03-19 16:35

礼记·缁衣古诗文网

子曰:“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子曰:“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遂焉,岂必尽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甫刑》曰:‘一人有庆,兆民赖

发布时间:2017-09-22 04:11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作业帮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故治国在齐其家.

发布时间:2019-05-27 22:19

上有所好简书

《礼记·缁衣》:“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也就是说下面的人喜欢学上面的言行,在很多时候,不是顺从其下达的指令,而是跟随他的言行行事。上面的人喜欢

发布时间:2023-04-20 15:16

第一篇开宗明义原本大学微言实修驿站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 絜 拼音:xié,量物体的周围长度;也泛指衡量)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

发布时间:2021-09-06 00:00

虽不中,不远矣《大学》第九章原文+注音+各家注疏儒学

○身修,则家可教矣;孝、弟、慈,所以修身而教于家者也;然而国之所以事君事长使众之道不外乎此。此所以家齐于上,而教成于下也。 康诰(gáo)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zhòng)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发布时间:2019-05-22 20:32

国学典籍:《素书·正道》之“德信义才明”凤凰网

《素书·正道》有言: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一、德足以怀远 素书算是属于道家典籍,老子所言之“德”为天地之德,即不以人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而是以万物的角度来看待。顺应自然规律

相关推荐
  • 事可从经亦可从权

    可问题在于,他一方面有才干,有绝对的“权”力,以高压慑服朝野;另一方面,做事却缺乏“有经有权”的“权”,骄横、偏执、专断、寡情。整个体制中人,是明面不得已支持,可暗地里都不大愿意,

  • 人臣皆宜其能,胜其官,轻其任

    官员进入官场后,很多事情不是自己能决定的,朝廷一道旨意,皇帝一封谕旨,他们就要动身前往。雍正时,为了进一步解决人才流失问题,雍正皇帝直接下令:“嗣后外官告病,督抚查明据实具题令其回

  •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齐桓公不费一钱,就能让周王室富甲一方,这正是拜管氏玄妙经济思想所赐。(《管子·轻重丁》) 管氏经济思想,最玄妙之处在于,它还是一种武器,能征服敌人的有效武器。 齐桓公称霸一生,其最

  • 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观点,孔子在《泰伯》篇中已经提出过一次,不再多谈。这里主要说一下“君子思不出其位”,就其字面意思来解释,就是对每个有职位的人来说,只考虑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

  • 修身治国备在其中。一旦不讳更无所言矣

    ①在对待“畏惧”的问题上,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无所畏惧”,一种是“有所畏惧”。年轻的时候,听到的多是对无所畏惧的推崇,加之年轻气盛,便总有一种大无畏的劲头。待过了知天命之年,身

  • 耻之於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摘自《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七节》 译文羞耻对于人关系大极了。玩弄权术诡计的人,是到处不讲羞耻的。 完善

  • 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谨慎小心,是无咎之法 易学云: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君子每时每刻小心谨慎,勤勉不懈,永远保持警惕,这样虽然存在着危险,但是并不会有灾祸。亊情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并不一直都一

这里是最全的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