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发愤著书说

更新时间:2024-04-24 17:24

发布时间:2022-11-10 17:17

传奇大儒顾炎武:40年死不降清,妻妾多人顺治康熙明史黄宗羲网易

研究经学、文字音韵学、历史地理学,为清代乾嘉汉学开启先河。著书撰文注重独创,反对因袭、盲从和依傍。一生著述丰富,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亭林诗文集》等书。

发布时间:2023-03-09 06:00

实学典故丨温陵居士李贽

期间,李贽一方面研读经典,一方面著书讲学。虽然他的讲学在当地颇受欢迎,但因为“离经叛道”也常遭到官府等保守势力的反对而要被驱逐。1602年,李贽被捕入狱,他那些被认为“异端邪说”的著作也被一并烧毁。之后不久,李贽就在狱中自刎而

发布时间:2017-09-22 04:11

名词解释发愤著书说作业帮

发愤著书:(作家)怨愤郁结,借著书立说发挥疏通.与“发愤著论”词义相近.“愤”指作家意有所郁结,心理上受压迫而不得伸展,怨愤郁结,借著书立说发挥疏通,这样才能恢复心理平衡.“愤”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同时也显 解析看不懂

发布时间:2024-04-01 19:57

“发愤著书”说学术百科知网空间

"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最主要的文学思想,该思想明确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动因问题,并在中国古代文艺学史上首次完整论述了"愤书"说,在文学理论上具有重要价值。"发愤著书说"的产生离不开司马 详情>>

发布时间:2019-03-09 00:00

我国古代文人发愤著书说道客巴巴

文学 评论·古典文 学我 国古代文人发愤 著书 说杨 丰 收摘 要:在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一直存在着 发愤著 书的 传统。在任何 文化区域中著书立说都是最具有文化色彩 的社 会 活动,也是 最富 有创造色彩的精神 活动。本文着重

发布时间:2023-12-20 00:00

“发愤著书”说源流探析及文学理论意义手机知网

“发愤著书”说是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理论中的一个传统命题,在孔子的“诗可以怨”和屈原的“发愤以抒情”的基础上由司马迁系统提出。在司马迁看来,历史上伟大的作家的作品的产生都是由于作者“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当作者远大的政

发布时间:2022-05-03 16:33

“发愤著书”说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免费在线阅读收听下载喜

“发愤著书”说 主要见于《屈原列传》《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司马迁继承屈原的“发愤以抒情”而提出了著述创作与作家情志之间关系的著名观点。他把文学创作视为抒发抑郁之情的一种方式,是遭受压抑以后的情感爆发。这种文学理论在汉

发布时间:2021-12-04 00:00

浅谈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1、 浅谈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娄幽泉摘要: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继承论语“诗可以怨”的传统,他对前人改进创新,对后人也有很大的影响,意义深远。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陈师道的“其穷愈甚,故其诗愈

发布时间:2023-08-04 22:00

试论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成因及其影响

摘要:司马迁提出“发愤著书”说,源于历史文化滋养奠定的人文基础,受儒家学说的底蕴和荆楚骚风的影响。同时又受到时运不济的直接驱动。“发愤著书”反映出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与儒家“入世有为”的思想一脉相通,具有强烈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1-09-12 10:12

文学创作论文司马迁“发愤著书”说及其理论意义飞创论文

“发愤著书”说是由司马迁提出的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理论中的一个传统命题,从古至今无数的文人艺术家受到其理论意义影响,“发愤著书”揭示着作家苦痛人生经历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是司马迁自身结合历史总结出来的文学理论,本文从司马迁的“发

发布时间:2022-07-17 18:03

(八)西汉前期道家的文学观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哔哩哔哩

“发愤著书”: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达意通道。 一是作者的崇高志向与抱负不能施之于事业,没有在实际上实现,这才借“述往事,思来者”的著作作为寄托。二是作者的志向就是要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提出自

发布时间:2018-07-21 11:20

“发愤著书”说之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成书过程】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是我古代文化艺术的一个巅峰。当时,各种学术流派林立,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当时的名士均以结交门客、著书立说为荣,且攀比成风。战国“四君子”因礼贤下士、广交门客,在列国间享有极高声望

发布时间:2022-10-14 15:07

中则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的思想,提出了“”论。上学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___”之论;在《送孟东野序》中则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的思想,提出了“___”论。查看答案更多“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___”之

发布时间:2016-12-02 00:00

古代各大家文论

1、发愤著书说 ①阐述了社会生活、个人经历是文学创作的原动力。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和《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强调个体写作的决定因素,可以说是开魏晋文论自觉意识的先河。 ②苦难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悲愤痛苦的情感往往使作者能够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20 17:16

在《送孟东野序》中则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的思想,题王网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之论,在《送孟东野序》中则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的思想,提出了“()”论.发布日期:2020-04-11查看答案 确定 试题解析答李翊书 《答李翊书》是唐代文学家

发布时间:2023-02-12 19:25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资料1360文档中心

12、韩愈的“不平则鸣”论,从实质上看是和司马迁提出的“发愤著书”说一脉相承的。 13、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主要集中在他的长文《与元九书》中。此外在《读张籍古乐府》、《寄唐生》、《新乐府序》等诗文中,也体现了同样的思想。

发布时间:2020-05-20 00:00

发愤著书的结晶――《程千帆全集》

中国自古就有“发愤著书”的传统。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发布时间:2020-09-25 17:41

如何去读书?——以对《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第四章的阅读为例

第一节 西汉前期的道家文学观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为什么经学到西汉发展至鼎盛? 为什么会主要受楚辞影响?仅仅是因为统治者出身楚地,喜欢楚地文学吗?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刘安这个

发布时间:2022-02-16 00:00

2014年贵州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普通专升本希赛网

10. 下列作家中提出了文学创作“发愤著书说”的是( ) A. 司马迁 B.班固 C.贾谊 D.晁错 11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老舍的是() A.《骆驼祥子》 B.《四世同堂》 C.《阿Q 正传》 D.《茶馆》

相关推荐
  •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昭明文选》),是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

  •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句式长短不齐,韵脚多次转换,给人一种参差错落、曲折跌宕的感觉,有助于表现坎坷生活和悲凉郁塞的心情。唐宋诗醇 云:“极无聊事,以直写见笔力,入后大波轩然而起,叠

  •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农事诗∶《诗经》还有农事活动的歌咏,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周人农业生产活动的情状,如《豳bīn风·七月》、《周南·芣苢fú yǐ》、《魏风-十亩之间》,《小雅》的《信南山》、《甫田》、《

  • 儒家典籍对后世学术思想的影响

    此外,汉武帝还命令天下学校必须按照儒家经典进行教育,儒家经典成为官员任用考试的主要内容,确保了儒家思想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总之,汉武帝“独尊儒术”对中国古代学术文

  • 儒家经典著作

    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有无数的经典书籍流传于世,这些先哲们的智慧结晶经过历代淘沙,能完整流传下来的少之又少。在这些流传下来的经典中的经典有很大一部分是儒家的著作。汉朝以后,儒学正式成

  • 大学原为儒家经典中的一篇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

  • 《大学》是儒家思想的纲要性文章

    “大学”是人类先锋。《大学》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为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子所著。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作之一,《大学》承载着儒家思想的深厚底蕴,传承着中华文明的智慧之光。 “大学之道,在

这里是最全的发愤著书说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发愤著书说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