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信近与义言可复也

更新时间:2024-04-24 00:43

发布时间:2022-11-30 18:21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所以

发布时间:2024-04-15 15:15

《论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yǒu有zǐ子yuē曰::xìn信jìn近yú于yì义,,yán言kě可fù复yě也;;gōng恭jìn近yú于lǐ礼,,yuǎn远chǐ耻rǔ辱yě也;;yīn因bù不shī失qí其qīn亲,,yì亦kě可zōng宗yě也。。

发布时间:2022-09-15 12:00

清华读书会:浅谈《论语》中的“信”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孔子用牛车和马车作喻,虽然有牛或者马拉着车,又有轮子可以滚动,还有辕、衡,但如果没有輗与軏(古代车辕前与车衡衔接处的关键,在大车即牛车上的

发布时间:2022-08-04 00:00

再读《论语》(5)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这一章说的还是“仁”,虽然冠以“信”“恭”“亲”名号,都在讲人际关系的核心“仁”的表现方式与分寸拿捏。

发布时间:2019-06-20 10:38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发布时间:2017-08-19 13:04

論語注疏:一ChineseTextProject

有子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踵复犹覆也义不必信信非义也以其言可反覆故日近义恭近于礼还耻辱也惮恭不合礼非礼也以其能远耻辱故日近礼也因褐矢其亲亦可宗也区孔日因亲圣舌所亲不失其亲亦呵宗哉富霸骊酬之近下及注同又如服反

发布时间:2023-04-15 00:00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③因:依靠之意。 ④宗:主。可宗,可靠。【翻译】有子说:“约言符合道德规范,这种约言才可兑现。态度谦恭符合礼节规矩,才不会遭受羞辱。所依靠的都是关系亲密的人,也就可靠了。” 【解读】

发布时间:2020-06-11 09:06

领导干部应会的49个典故,再不怕讲话没水平文章没文采了!司马迁

【出处】(清)陈澹然《寤言·迁都建藩议》 【原文】方今国势,无复雍乾财富之盛,骤语建置,微特黎民滋惧,即殊识之士亦徘徊瞻顾而不敢为。惟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诚欲延国命于累卵之巅,举危疆

发布时间:2019-04-15 10:09

孔子及其弟子名言录简书

11.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有子)1.13 When credit is based on just grounds, a promise can be fulfilled. 12.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1.14 A man of virtue does not seek to eat to his heart’s content or dwell

发布时间:2024-04-23 06:47

孔子五十岁的心思到底是什么?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ThePaper

12.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13.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14. “贫而乐,富而好礼”; 15.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 《尧曰》讲的是:

发布时间:2023-10-06 21:54

御選古文淵鑒:卷三十五至卷三十六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曰居父毋复恶可也少方靖言之誓如之何子曰瑕书枕于不定天游酢襄仕弗与共天下也遇八己日言周官调人凡杀人而义人尝季秘诸市轴州不灰丘一而删国妄亡陟蝇行一老令妙警譬之则死暴乱之人以公法冶之苟别船又见诸子史不可胜数未有

发布时间:2014-04-24 00:00

近史所刘巍:《孔子家语?后序》之可靠性与孔安国“撰集”说

因悟古文《书传》与安国《论语注》、《孝经传》俱系一手伪书,特于《家语·后序》著其篇目,又伪造《尚书孔序》,彼此牵缀以实其言,冀取后人之信。《家语》本肃所伪撰,则此古文《书传》亦肃所私造而托名安国者也。且《后序

发布时间:2023-03-16 16:55

文言文短文翻译

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发布时间:2022-12-06 18:44

关于孔子的语录

3、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孔子《论语》 4、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论语》 5、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孔子《

发布时间:2021-03-15 00:00

“语”近人言治平重要信息转载新闻中心四川省情网

一个根本原因是因为字母文字、拼音文字虽初学甚易,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却缺乏像汉字一样独特的稳定性。汉字的音、形、义三维结构使得汉语文明的智慧结晶虽历经岁月磨洗,却依然可以历久而弥新,既可“‘语’近人”,又可“言治平”。

发布时间:2015-07-10 17:49

国学经典:论语(一)论语第一至第五篇译文

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发布时间:2022-03-31 00:00

头条文章

然而我仍然'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频频起身接待来访的人,唯恐失去天下有才能的人。"说明周公懂得尊重人才,诚心待士和对人极为重视,也说明人才对治国平天下极为重要。 11、非人情,不可。非人情,难近。非人情,难亲。——《史记

发布时间:2023-04-23 19:59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解释翻译。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

发布时间:2022-11-08 10:00

孔子的名言热门

3、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孔子《论语》 4、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论语》 5、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孔子《

发布时间:2022-10-26 04:08

董仲舒仁义之学

董仲舒之学非常重视对仁、义、礼、智、信即所谓“五常”之道的论证,认为“五常”是帝王执事和国家政治追求的唯一目标:“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

发布时间:2021-11-17 00:00

说不尽的《论语》(之六2)如东日报

《论语·学而》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48.举一反三 反:类推。从一件事可以类推出许多同类事理。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9.君子固穷 固:坚持,安守。君子安于穷困,守志不渝。

发布时间:2022-03-15 08:44

论语诚信名言句子

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6、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8、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发布时间:2020-06-25 00:00

邓小南:信息渠道的通塞——从宋代“言路”看制度文化历史理论

,也都曾行之有效;但这并不意味着“无一日而不可对,无一人而不可言”臣自初秉政即尝奏陈,以谓先帝听用王安石,近世罕比。然当时大臣异论者不惟有迩英讲读,犹获亲近清光,若复瘖默不言,则是耳目殆废。(47)

发布时间:2022-07-05 04:56

国学网——学者春秋——孔子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注释】 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发布时间:2021-11-20 17:06

学而篇原文,注释,翻译论语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发布时间:2022-07-28 17:30

孔子语录

『1.13』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发布时间:2021-10-19 00:00

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

特自不佞观之,则孔子此言,实无可议,不但圣意非主愚民,即与“诲人不倦”一言,亦属各有攸当,不可偏行。浅人之所以横生疑谤者,其受病一在未将章中字义讲清,一在将圣人语气读错。何以言之?考字书,民之为言“冥”也,“盲”

发布时间:2022-10-25 13:49

论语中关于诚信的句子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习,学业就不会巩固。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要不怕改正。” 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相关推荐
  •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的意思是什么

    信近于义,信,诚信。一个人能做到诚实守信,就接近道义了。做到了“信”,然后对照一种标准——“义”,达到另一种结果(利于己的结果)——言可复也。 源头在于这个“信”字,朝向“义”之所

  • 信近于义恭近于礼

    冉有问政时,孔子先强调“富之”再强调“教之”。在孔子的思想中,物质与精神均不容忽视,但更倾向于精神,当两者必选其一时,孔子做出“去食”的选择,这体现了儒家“舍生取义”的思想主张。

  • 有子曰信近于义翻译

    弘毅 评论有子曰:“信近于义:创新怎么解释 “亲”怎么翻译 菲你莫属 评论有子曰:“信近于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 lq 评论有子曰:“信近于义

  • 信近于义原文及翻译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

  •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四书训义》曰:国之所立者,礼也;礼之所自生者,让也。欲合一国之心,则唯退以自处,而可容馀地以让人,此先王制礼之精意,感人心于和平,而奠万国于久安长治之本,言治者其可忽乎?

  • 论语有子曰信近于义

    《论语信述》1.13 学而篇——信近于义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白话】 有子说:“说话讲求信用但要近乎道义,所说的

  • 有子曰信近于义

    【原文】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释义】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浅解】关于“大信”与“小信

这里是最全的信近与义言可复也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信近与义言可复也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最新文章